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 取穴:中府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肩峰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当云门直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是穴。 仰卧位,于乳头(指男子)向外2寸处,直上摸3根肋骨,于第1肋间隙外取穴。 中府穴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清宣上焦、疏调肺气的作用。 中府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胸痛、肺炎、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肺脓疡、嗳气吞酸、不欲饮食、腹胀、喉痹及肩背痛等。 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膺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结核等。 肺胸病: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胸闷,鼻流浊涕,喉痹,胸痛,咳吐脓血。 胃肠病:呕吐,不下食。 其他病:肩背痛,瘿瘤,胸中烦热,汗出,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 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中府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 配穴: 穴位养生:
|
|
来自: 昵称44384288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