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逐鹿中原 | 第五届全国书法名家提名展——李升国

 朝歌淇水悠悠 2019-09-08

李升国,字正衡,又名李泓君,别署泓庐、添墨轩,号三缘堂主人,1976年生人。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吉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报》视频课导师。

作品参展、获奖情况:
全国第三届、第四届正书大展(中国书协)
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全国书法小品展(中国书协)
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
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国书协)
普洱茶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中国书协)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展(中国书协)
西泠印社首届书法扇面、楹联、手卷展(西泠印社)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中国书协)
孔府金扇奖全国首届扇面书法艺术大奖赛铜奖(山东书协)
中国永乐宫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节优秀奖(中国文联、中国书协)
全国第五届、第六届银河杯书法大赛银奖(河南省书协)
首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大展赛优秀奖(书谱杂志社)
第四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优秀奖(吉林省书协)
吉林省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书法大展铜奖(吉林省书协)
吉林省首届临帖书法大展银奖(吉林省书协)
吉林省第五届临帖展银奖(吉林省书协)
书法作品多次在书法专业报刊上发表,多次参加慈善义卖活动,并有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国各大博物馆、艺术馆、画廊及国内外友人收藏。2010年被《收藏行情杂志》评为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著名青年书法家。出版有《李升国书法作品集》。

| 参展作品 |

吉林  李升国 参展作品  138cmX68cm

| 名家评论 |

致虚极,守静笃
                                      
——李升国书法漫谈
于大恒
      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听众们面面相睹,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一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公案,它的结果是——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升国的微笑来得迟,从临池之始,碑贴无言,又仿佛向他无尽地诉说,他看,他听,终于得以会心。而另一层面是,他始终热爱着那些富于表现的线条,时而激越,时而沉寂,这个过程中,微笑与之同在。他的参悟,应该算是渐悟一道,其间顿渐相杂,甘苦如怡。
     升国为人简淡,与魏晋风度不同,他的风度里没有不安,虽隐却不消极。他为人做书,若有禅意,安静,平和。他追求自由,毕业后不久,即辞去教职,徜徉于书道之中;他追寻内心的声音,沉迷于书法。古人书作,具有深厚的生命内质、文化内涵。升国在这方面孜孜以求,在他那里,禅是禅,禅不是禅,生活是禅,书法是禅,却又仿佛什么都不是,其实只是书法而已,只是自己而已,只是平淡生活而已。白蕉说:“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我人坐下身子,求其放心,要行所无事。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功;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像这样名心既澹,火气全无,自然可造就不同凡响。”升国是白蕉理论的印证者和实践者。在他的世界里,求与不求,法与不法,收放有致,似有求,却又无欲无求。他的一切平白无奇,其实正是寓居着难以言说的本真。
     升国好读书,不善言。他喜欢苏东坡,却不像东坡喜酒好友,游于人世间,施施然,自鸣得意。他低调,经常游离于人群之外。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但是,这掩不住他内心的热情,他将满腔的热情付诸钩划篇章,将内在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的、无限的线条的存在。书法成为他生命的外化,无法想像,那些跃动的线条展现的是怎样的生命律动。
     升国崇尚董其昌,董其昌的学艺过程和艺术结晶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书不从临古人,必堕恶道。”对于升国而言,临习古人书迹不止是一种学习手段,更可成为发掘创作源泉的途径。他承继前代书学,研习各家之技法理论,在前人以神、形、意、法为中心的临古基础上,逐渐突破,逐渐形成自己的书风。他在临古之前,对所临古迹的渊源有所了解,简言之,欲临古须先探其源。这同样也是董其昌的传世之秘。升国学董,无狐媚的习气,清正典雅,其心若空。升国不唯董,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平淡古朴,飘逸空灵,风华自足。在他的书法中,表现出了二王的中和、冲淡,苏米的俊逸奇姿,董其昌的秀逸、淡远。升国作书,抒情、自足、自适,自娱自乐,不刻意求成,因而,冲和、平静、自然、含蓄、优雅,无不在他的微笑中绽放出淡淡的墨香。这当然也是他的性格、文化内涵的表达。
    李升国的作品并非是刻意“创”出来的,而是蕴含内在生命冲动的抒发,是情性、个性的发挥,虽师古甚笃,却随兴所至,显示出对情意、对人格独立的高度重视。所谓求形者死,求神者生,升国深明其理,他将性情、感情、激情带入创作,师古临帖得其基础,求新略显矜持,其实这不是他不大胆,实在是太符合他的性格特点了。因而,这也是他的本来面貌,内心的形而上的面貌,以线条这样形而下的方式的表达,这使得他的书法不具有暴发性,却具有长久的魅力,而且愈久愈神。
    懂得升国的人,必在欣赏其书法时会心一笑。


| 作品欣赏 |

| 新书推荐 |

《二十四书品》

历时七载

增删十次

携手二十六位书坛高手

有点红楼梦的意思不?

七年了,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

可是才写了这么薄薄一册书。

第一版,没有上架全部订出!

第二版,正在热销中!

7年,不负心血,感恩师友。

感谢大家的信任和厚爱。

1

作者是啥样的人?

冯剑星

河南淮阳人,别署磨剑堂。

师从书法大家言恭达先生。

中原书法传媒主编,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诗集《龙湖吟啸录》;

书画评论集《说剑篇》(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书法理论专著《二十四书品》(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篆刻理论专著《论印绝句百首》。

有百余片评论文章、诗文随笔散见于《书法报》、

《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书法导报》、

《中国书画》等各大专业报刊杂志。

2

这是一本什么书?

……最讨厌写概述了!
你可以这样理解,这册书在书坛的意义,
约等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在诗坛的 plus版。
经典,要重新创造。
大佬周俊杰先生读了说:划分了书法的境界。
对,就是要告诉你,
书法,也是有境界的。
大约和高僧说禅,名妓谈情,
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经,有某大师把他的论文专著发我,
我说没空看。
因为你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不信,
自己都不看,凭啥让我看,让我信?
所以这册书,不枯燥。我自己偶尔也相信。
我宁愿批判性的看鬼子的爱情动作片,
也不愿意读当下学者教授的论文专著。
风骨,应该是文人的。

特别鸣谢26位书法家:

周俊杰  刘灿铭  郑培亮   张红杰  

杨科云陈    刘俊京  欧阳荷庚  

陈花容  王玺  韩戾军王志安  

方放  方建光  童德昭  杨明臣  

张铜彦刘京闻  程志宏  王卫军  

刘福生  刘成  冯岩  纪松

  曾翔 雪泥

3

内容都发表过吗?

都是首次发表————


欣赏一下精彩段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