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眼草的样子,如下图。春天时,开黄花,花谢了,伞状的部分就没有了,只剩下茎和狭长的叶子。如果把茎折断,会流出白色的汁液,干后粘手。 【出处】出自《河北中药手册》 【拼音名】Māo Yǎn Cǎo 【英文名】Herb of Crescent-shaped Euphorbia 【别名】猫儿眼、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lunulat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熬膏外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3-9g;或入丸剂。 【附方】①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猫眼草煎熬成膏,适量外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②洽癣疮发痒:猫眼单研末,香油或花生油、猪油调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荐方人:无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