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第秀才发明一个汉字,连输入法也打不出,很多人甚至不会读

 小天使_ag 2019-09-08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这所有的文化都是通过文字传承下来的,中国的汉字四四方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关于汉字的发明,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古代的汉字是仓颉发明的,他原本是黄帝麾下的官员,为了记录黄帝的功绩,于是他发明了汉字,据说仓颉造字时雷神震天,阴风怒号,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关于仓颉造字只是传说,不过就算是真的,他一个人也不可能把所有汉字造出来,根据《中华字海》里的记录,汉字一共有85568个,不过我们常有的汉字也就两千多个。汉字有数万个,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个都认识,但一般用电脑的输入法可以打出来,不过凡事均有例外,历史上有一个汉字,据说是一位落第秀才发明的,连输入法都打不出来。据说这个字的拼音是“biang”的姓氏,读音是第二声,当然小编说了输入法打不出来,只能上图给大家看看,如下图:

据说古代有位秀才屡试不中,虽然饱读诗书却还要为生计发愁,由此科举落榜后回乡,途中太饿了就到一家面馆吃面,吃完之后,竟然发现没带钱。秀才怎么说也是读书人,死要面子,于是他跟店家说赊账,但店家不同意,于是秀才问他:“你这碗面叫什么名字?”店家回答:“这叫biang biang 面。”秀才又问:“这个‘biang’字怎么写?”因为从来没有这个字,店家自然不懂,便回答说:“做这种面时,用木棒拍打,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所以我们都这样叫,根本没这个字。”

秀才说:“那么我把这个字写出了来,就抵了这碗面的钱,怎么样?”店家心想,这字根本没有,任你一个落魄秀才,又怎么写得出来,便同意了,还想要看他的笑话。于是秀才提笔,他想起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满腹经纶却不被任用,心中惆怅酸苦,眼望朝廷奸邪当道,污吏横行,民间疾苦不堪,顿时诗兴大发,提笔挥舞起来。

秀才一边写一边念念有词:“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待秀才念完,也刚好写完这个“biang”字,周围的食客看得都惊呆了,店家看到秀才果真写出一个“biang”字,顿时惊得合不拢嘴,从此以后这个“biang”字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这个秀才创造“biang”字只是民间传说,不过这个“biang”字在中国历史上是真的有,只不过它一直未被官方收录,甚至《康熙字典》中也没有这个字,所以输入法也打不出来。要知道每个汉字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这个“biang”字按理说应该被字典收录的,那么官方为什么至今也不收录这个字呢?实在令人难以想得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