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然,我只是个旁观者; 对于生命,我也只是个过客; 而对于美,我更像是一个孩子。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一个矛盾的国度, 在我的印象里更多的是樱花与军刀。 直到遇见日式美学“侘寂”这个词, 那里似乎又给了我新的向往。 在日本人的美学中, 最能代表自然之美的词为“侘寂”, 它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 世界观、思想哲学的重要根基, 由十六世纪茶圣千利休总集大成, 透过茶道空间与仪式来具体呈现“侘寂”之美。 “侘”是简朴, 豪华的对立面,超越外在; “寂”是古旧, 崭新的对立面,挑战时间。 “侘寂”是指一种超越外在和时间, 从而达到返璞归真高层次的美, 不虚张声势却历久弥新。 李欧仁·科纳在《侘寂》一书中, 用一个句子概括了她的本质精神: 削减到本质,但不要剥离她的韵, 保持干净纯洁但不要剥夺生命力。 如何打扫满是落叶的庭院? 首先用草耙把地清理得一干二净。 然后,摇晃其中一棵树, 好让少许树叶掉落。 这就是“侘寂”。 ![]() ![]() 首先割下一捆捆草, 将其竖立在原野上, 并把顶部绑紧束好, 就这样一座草屋出现了, 第二天松开草束后, 一瞬间草屋又回归为, 广大草原上的草堆之一。 这就是“侘寂”。 ![]() ![]() “侘寂”是一种事物不完美、 非永存和未完成之美。 那是一种审慎和谦逊之美, 也是一种不依循常规的即兴之美。 “侘寂”是一种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 强调事物质朴的内在, 并且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之美。 ![]() ![]() “侘寂”是一种对渐逝生命的审美态度, 与现代消费主义主张向外追求的理念相反。 她更多的是从人的内心去追求, 简单的“侘寂”的几个观念, 就可以转变人们对事物的态度。 ![]() ![]() “侘寂”理念运用到设计中, 就是简洁并让人安静的设计美学。 她是苹果、宜家、小米、魅族、 无印良品等简约品牌的发源地。 ![]() ![]() “侘寂”是一种淡泊明志与宁静致远的境界, 一种被古代雅士所推崇的佛教哲学, 一种教人修身、养性、无我的哲理。 一种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 ![]() “侘寂”是一种和式探索世界的方式。 你可以用她去欣赏一杯茶, 也可以用她去体察自己的内心, 还可以从中找到整个世界。 “侘寂”包含整个宇宙。 |
|
来自: 昵称35641324 > 《哲学与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