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发展到今天,它更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恰恰就是当代的我们对文字书写的不重视,有些人甚至处于漠视的状态。现实生活中,人们因多媒体等电子媒介的应用,以及忙于对工作的劳累奔波,大都没有余暇去顾及练字,写出来的字连自己都觉得难看者比比皆是。浮躁的时代,很难留下一片心静的土地,很多人失去了从前慢的生活,也就此对书写文字失去了乐趣。 【关键词】:笔顺交代;结构分配;书写结构;心态。 当今,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大好势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兴起阵阵的中国热。弘扬中华文化,积极推动文字艺术走向世界的大舞台。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去继承,需要自我提高,才能更好的扬外。但是我们生活中对文字的书写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楷书作为汉字书写的入门字体,很多同学都不懂得如何去书写。 (一)汉字的书写笔画交代的不够清晰。 很多时候,看到学生所写的汉字,笔画乱出一遭,纸面上像似散群的蚂蚁在爬一样。没有个准则可言,单个字看基本上都是有连着的笔画,更看不出笔顺是从何而来,使人无法捉摸。 写好楷书字第一个要点就是熟背汉字里的基本笔画,这也是学生刚开始练习写字时为什么先学习简单字的问题所在。楷书书写要做到把笔画一笔一笔的交代清楚,慢慢的把简单的笔画记下来。一个字好比筑造一栋高楼,打好地桩才能高建,最后才能装修。写字也一样,练习基本笔画,再到练习部首,最后就到整个字形。楷书里的基本笔画就是汉字里的最底层建筑,有了底层的基础,才有日后的高楼大厦。 第二个要点就是熟记汉字的笔顺。笔顺的错误存在于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当中,有时老师写一个字也会思考一小会儿,想想写出来的字笔顺是否是正确的。“下面是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看看你有多少字的笔顺写错了……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1] 相对上面的图片和文字所说的笔顺,它们只是汉字里的冰山一角,同学们不妨查查新的新华字典。 (二)书写需眼到手到 这里涉及到的就是临摹书法的问题了,在这里就得把“临”和“摹”两个字的概念理清楚。“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在中小学中,临与摹两种状态,其实最有效的习字的最好的效果是临。临需要眼到手到,眼睛观察字体的形状结构,判断字体写法。眼,还有智慧的象征,学习中需要不断的吸收新知识来增长自己的内心;手,就是要把所观察的东西尽量的写出来了,尽量做到无限的接近原作。眼高手低,手高眼低的两种状态都是不可取。“摹”是现课堂不可取的一种书写练习方法,据观察,很多学生是用“意识”写字,他们只知道是这样的字,但从来不去观察它的形状,从来不去想结构如何。在硬笔字帖里,前面跟着黑底字书写90%的学生还是挺好的,后面没有黑底字书写,他们就会马上打回原形,能够写好的只有20%都不到。 临字前期虽说辛苦,但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及时的发现不足。在这建议大家使用米字格本子与硬笔字帖结合来用,尤其在小学低段年级里,非常必要。五年的硬笔教学经验及观察,小学低段年级的学生对机械的书写具有很强的学习认知,在硬笔字帖里的字(通常也是米字格本)与田字格里的线条对比得出每个笔画的落笔位置,能让学生更好的为字定型。如下侧的“口”字,可以在下方的空格里依瓢画葫芦,让学生定好落笔位置,每个笔画去到那个位置,然后每字写两行,又让学生对字帖的字作对比,加强其学习的印象。同样“马”字也可按着同样的方法,找准位置落笔,不断练习就可很好的为所练的字定型。其他字也可依次学习,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楷书书写需要节奏。 节奏,解释为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中国历代书法家都非常注重书写节奏,拥有好的节奏,兴趣才会更浓。无论是在行书,草书、还是楷书里,都需要书写的节奏。楷书的书写结构主要是掌握汉字里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书写节奏也对是前面有提到的熟记笔画笔顺一个环节的延伸,孰能生巧,书写节奏是不的练习,不断的发现不足,不断的纠正错误的过程。 另外,很多人并未发现在楷书书写过程中,其横笔画并非水平直直的横过来。纵观历代楷书书家所写的字,都有向右上角作轻微的倾斜的迹象。书法家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抗肩”现象。“楷书的横画之所以要抗肩,与手控笔运动的方向本身并无关系,是为了表现的‘势’而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表达出字的一种动感。假如把字的横画全作水平处理,必然字就变‘死’了。”[2] (四)课堂下影响学生书写状态。 在中国,汉字作为贯通整个学习生涯的文字载体,尤其在幼儿到中学的阶段,学生都是在依瓢画葫芦,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接受着老师课堂上板书的书写,同时我以三年级4个班作为观察对象作出以下表格比较: 班级 | 教师板书特点 | 学生影响 | 考察结果 | 301 | 字形结构比较好,具有较好的笔锋,写字速度较慢,字形看得比较清晰。板书条理清晰有致。 | 不认真写字的学生较多,25%的学生写的作业较差,65%写字尚可,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做到字体美观整洁。 | 1 | 302 | 写字速度较中,字体结构尚可,字体落笔偏轻,笔锋尚有欠缺,偶尔有些连笔字。 | 书面整洁干净,字体美观的学生占到25%,超过80%的学生能够做到书面整洁。极少部分学生字迹相对较差。 | 3 | 303 | 板书整体很清晰,字体结构也相对比较好,能够一笔一画清晰的书写,字大。 | 学生的书面75%能够做到整洁,15%的学生还处在差字挣扎中,一小部分较好 | 2 | 304 | 写字速度较快,缺少板书章法,随意性较大,字体写出来也相对缺乏力度。 | 超过30%学生的字在作业中较为将就,字体潦草,书面整洁度低,甚至出现页面缺失。20%的学生写字较好。50%的书写尚可。 | 4 |
课堂书写是学生练习书法的主要阵地,老师的自身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给学生更好的条件反射,学生同样的也会跟着沦陷。同样以不好的那一面呈现出来,老师常说学生作业书写不好,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课堂上板书呈现给学生时也出现了同样的诟病。教师拥有良好的板书,学生同样会去模仿,如:302,303班,他们有板书好的老师作伴,学生的字迹自然也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304班就成了一份反面的教材。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作业也开始多起来,写作业的时间也相对变长,部分学生就开始不安分的产生了应付式作业,字迹自然也就变为散漫状态了。 (五)书写需要的几种心态。 决心,在汉语解释中指,坚定不移的意志。生活中正需要这样的勇气,坚定的去为一件事奋斗,哪怕是枯燥的书写活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书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活动,如若下定决心去做,在枯燥的文字里也能品味出味道来。 专心,《韩非子·忠孝》“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在这句子里意指一个人用心专一,一心一意。在书写练习时心不可存杂念,专心为练字而静心奋斗,认认真真的去努力。 细心,每个汉字都有其独到的美感,在练习字体时,需要练习书法者仔细的去观察每个字的结构,专心品味书法家对字体结构的理解,跟着书法家的思路体会书写的美感,学以致用,每个字的美感都要关注到细节的处理,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恒心,学书者,无捷径可言,有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写一手好字的人,在书写上一定是下过苦功夫的。不断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纵观书法历史长河,但凡在书法上有所建树者,必不可少在书写上下功夫的人,如:第一行书----王羲之、楷书大家----颜真卿等等,他们都是每天都与书写打交道,这无不体现了坚持的重要性。 书法,历代以来一脉相承,懂得运用毛笔书写者,硬笔书写结构绝不会差也。 参考文献: [1]、2014版《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 [2]、xhdo,写楷书基本笔画横为什么要抗肩[J],个人图书馆,2018-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