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两千年史》荷马时代1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荷马时代1

迈锡尼文明的结束、荷马时代的开始都是与社会发展处于氏族制经济阶段的多利亚人南下有关联的。多利亚人在民族上和迈锡尼人同属希腊族,但他们居住于希腊半岛北部内陆山区的伊庇鲁斯,社会发展较落后,犹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公元前12世纪南下,据希腊神话传说,多利亚人的南下是与著名英雄赫拉克利斯的后裔为伴,并以帮助他们夺回原来属于赫氏的伯罗奔尼撒王位为入侵的借口,这多少反映了多利亚人的入侵是和迈锡尼诸国内部的纷争相结合的。多利亚人首先侵入狄萨利亚和彼阿提亚,后来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灭亡了阿卡亚人建立的迈锡尼、太林斯等国家,毁灭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时代的城市和王宫、王陵消失了,精美的手工艺品不见了,连线形文字乙也被遗忘了。希腊本土和伯罗奔尼撒昔日繁荣昌盛的工商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商旅几乎断绝,市场十分凋弊,甚至线形文字的使用亦告绝迹。将城市毁坏后,多利亚人由于习惯于农牧生活,纷纷弃城而居乡野。

这时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各地盛行的是解体中的氏族部落制度。这时的氏族部落制度,在一些地区是入侵者多利亚人带来的。另一些地区,原来在迈锡尼文明时代并未进入阶级社会,本来就存在着氏族部落制度。过着氏族部落生活的居民,在迁移到移居地后保留了从家乡带来的氏族部落组织。而那些在迈锡尼文明时代建立国家的居民,当时还保有氏族部落制度的残余,他们在国破后被迫迁移的过程中是按氏族部落组织行动的。上述种种情况使得在迈锡尼文明终结后,希腊出现的是氏族部落盛行的社会。

 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00年的300年左右时间里,希腊的社会经济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农牧业有所发展,工商业则明显倒退了。多利亚人带来了进步因素,主要是铁器的生产和使用,其次是制陶业也表现出自己的风格特点,成为当时手工业经济的主要方面。

荷马时代的制陶业在手工业经济衰落的形势下仍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这与陶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有必然联系。此时制陶技术比过去有很大提高,在土质、火候、釉色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古代制陶业的较高水平。

多利亚人统治的军事民主制阶段,属于父系氏族社会发展到最后阶段的部落联盟。希腊部落划分为若干氏族,氏族合成族盟。希腊氏族的主要特征是:父系血缘;氏族养子权;享用全族公产权;交互继承权;选举罢免族长权;禁止族内通婚;彼此扶助、互相支持等。希腊部落是军事性兼宗教性的组织,氏族因部落而结合起来。部落是一种强固而孤立的社会结合体,部落之长是民众选举的酋长,而且身兼祭司和领袖要职。此外族人加入部落的权力要受到其所在氏族地位的限制,换句话说,只有具有一定地位的氏族的族人才享有这种权力。在氏族公社制度下,公社的最高权力属于参加公民大会以讨论和解决一般问题的全体平民。对一切重要问题,王往往要同氏族长老和全体平民协商解决。每逢遇有战争之类的重要事件,王便召开全民大会。在希腊,除了公民大会这种古老的制度之外,还有长者议事会。在讨论有关公社的大事之时,均有经验丰富的老人出席。遇到战事时,诸部落团结起来,选出一个全公社或全部落的统帅——巴西琉斯(巴赛勒斯)。

需要指出的是,荷马时代的巴西琉斯实际上并不是一国之王,只是军事民主制下的军事首长,是整个部落作战时的统帅,但是,那些受其率领的氏族人同他是一种平等的而非臣属的关系。巴西琉斯" 的权限还受到习惯及传统的多种限制。如果没有经过长老议事会及民众会议的讨论和通过,他是没有权力强迫其领导下的氏族成员接受自己的决策的。当然,更没有行政和立法的权力,既不能统治一个有一定疆域的国家,也不能制定法律。恩格斯曾就此作过一些评论:古代希腊的Basileus (军事首长)一词是跟现代意义的国王’(King)一词完全不相适应的。不过,巴西琉斯作为军事首长毕竟还是与一般民众有所区别的。除了体现在他有军事领导权之外,还体现在他享有以下两种权力:首先是他拥有宗教权,可以主持全部落的祭礼;其次他还享有司法权,能依据传统裁决争讼。总之,像这样的军事首长和普通氏族人的距离还不太远。当时,许多巴西琉斯及其家属有时也参加生产劳动,便是有力的说明。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瑙昔卡作为一个岛国公主,常到水边洗衣,她的母后则在宫里纺线;再比如奥德赛结婚的喜床都是他亲自做的,而他的妻子蓓涅罗帕则经常纺纱刺绣。这些都表明,在军事民主制下,巴西琉斯确实不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还没有成为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国王。

在氏族内部,普通成员靠公社分配的小块田地耕种谋生,氏族内的贵族则占有大片良田。不少氏族成员在陷入贫困、失去份地之后被迫去做雇工,和奴隶共同在田里劳动或放牧畜群。雇工的身份表面上是自由的,社会地位也高于奴隶,但受到的剥削与奴隶相差无几,氏族贵族和部落首领则拥有大批畜群和财宝。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海盗所劫夺的奴隶为数也不少。贵族或首领家中都有一些奴隶,男奴从事耕种和放牧,女奴则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及纺织。与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奴隶制不同的是,部落首领、氏族贵族和军事联盟领袖除了经常参与战争外,平时尚未完全脱离劳动,包括农业生产活动和手工业劳动,多利亚人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阶段。

约公元前16-15世纪,小亚细亚北部和亚美尼亚山区的赫梯人发明了冶铁术。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赫梯人禁止本地人将这种发明传给外族人,所以铁器极少外流,价值亦同黄金一样昂贵。赫梯近邻的米坦尼王国君主图什拉塔,曾以一只铁杯和一把铁刀作为重礼,赠送给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在这种情况下,埃及、西亚和印度等地的青铜文明各国都没有很快掌握冶铁术,腓尼基人在海上贸易和掠夺中,一直把铁列为贵重金属,价格是白银的2倍,是黄铜的60倍。在小亚的偏僻山区,赫梯王的势力难以控制,铁器和冶铁术得以在邻近的一些部族中悄悄扩散,慢慢地从小亚细亚传入东欧一带。公元前13世纪,迈锡尼文明的末期,赫梯帝国瓦解,许多冶铁工匠流落四方,冶铁术才在小亚细亚、叙利亚、腓尼基等地迅速传播开来,但迈锡尼文明却没有接受冶铁术的流行。这时,希腊北部的多利亚人则积极推广冶铁术,普遍使用铁器,并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直到公元前10-9世纪时,古希腊才较快地发展起冶铁业,雅典也很快成为冶铁工业的中心。事实上,荷马时代已经成为一个铜器和铁器交替的过渡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荷马时代的造船业超过了迈锡尼文明时期,因此,荷马时代作为古希腊铁器时代的开始,较之迈锡尼文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并使古希腊的经济得以加速恢复。

铁器在荷马时代的广泛使用,铁器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更高水平,在希腊的具体条件下,它给予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影响之大更是难以估量。由于希腊山地很多,耕地较脊薄,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开垦拓荒。只有铁器才能使农业生产出现一大突破。多利亚人侵入后,使迈锡尼原来的平川耕地多半荒废,铁农具的传播使开垦的速度加快了。同时,大批移民迁入新的居地也需要伐树开荒,将许多丘陵坡地变成较好的耕地,铁斧铁锄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对灌木丛生的坚硬土坡发挥了显著的功效。这也正是青铜时代希腊耕地开发还受较大限制的一个原因。现在有铁斧砍伐林莽,铁锄破土挖掘树根,荒地得以开垦,希腊农业生产就取得了超过青铜时代的进展。恩格斯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因此,虽然荷马时代的商业、建筑业及部分手工业的发展滞后了,农业生产却超过了青铜时代的迈锡尼文明。无论著名的荷马史诗还是考古发掘,都证明了铁器使用与推广的巨大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