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检查习惯的孩子,考试成绩至少比别人多5分!

 会当凌绝顶8 2019-09-08


关于检查,科科曾跟周围家长简单调查过。发现两个现象:


一种是家长在孩子写完作业后,代为检查,然后指出错误,让其改正。这个情况在小学年级比较普遍。


另一种是孩子压根没有检查习惯,觉得太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多些几道题。这种情况在初高中年级比较普遍。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中高考,都是总分制考试。想要取得一个好成绩,首先就应该学会不丢分,而检查就能帮助孩子减少丢分。


那既然检查好处多,孩子们到底怎样培养学会检查呢?



一、主流检查方式


主流检查第一步:看完整性


①是否漏题


策略:当孩子考试做完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来回翻一翻试卷,看看有没有漏题。光是科科知道的学生漏题情况,就不止一两例,而且还是在中高考这种大考中。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在平常就培养孩子这个意识,免得在正式考试中吃亏。


②是否漏题干


策略:当一道题不会做,感觉困难的时候,可以回头再仔细审一遍题,看看是否漏掉重要的已知条件。这个情况其实很多学生都有遇到过,有时候着急做题,忘了仔细审题,导致漏掉重要条件,陷入僵局。


③是否漏问题


策略:书写的时候按照第一问是什么,第二问是什么,一问一答。这样做的好处不仅是为了格式工整,还方便检查是否漏问题。


主流检查第二步:看正确性


①看方法


策略:检查不是再做一遍题,而是看看能否一题多解。如果一道题用两种方法解出来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那么肯定是正确的。


②看过程


策略:年级越高,对书写要求越高。像中高考考试中,都是按标准答案或者步骤给分。所以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一定不要怕麻烦,都要认真写好。


③看细节


策略:对于一些结果需要加单位的题目,一定要格外慎重,否则可能被判错。在平常考试中,因忘加单位导致错误的学生可不在少数。


二、非主流检查方式


1、代入大法


策略:这个是我们很多学生都会运用的一个简单检查法,就是把答案代入到题目当中,看看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答案正确。


2、测量大法


策略:在考查某个角等于多少度时,可以算完用量角器量一下。一般情况下,题目考查的度数多为整数,或者是常见的“30°、45°、60°、75°、90°、120°……”


三、降低失误是关键


其实说到底,检查在原则上,都算是补救手段。想真正拿高分,我们应该做到的是降低失误,尽量不犯错。


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学生不管是做作业还是考试,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写的字不够负责。


那么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对写的字负责呢?


零失误训练——训练强度大于考试强度


训练内容:做一页题目,只要写上答案,就不允许改。如果想改,就撕掉重新开始。如此反复,来达到零失误训练效果。


运用依据:当学生觉得可以改时,他就会放松警惕,觉得写错了检查还能查回来,所以先写上再说。这在考场上是大忌!因为会导致写的东西不过脑。


所以在平常训练中,就要保持紧张感,不随便犯错,减少失误。这样真正到了考场,才能临危不乱,正常发挥。


就像我们曾听过的练字案例,一个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练字,特意买了最贵的纸,让孩子练习。因而孩子每写一笔都非常慎重,生怕糟蹋了好纸。长此以往,孩子练字水平突飞猛进。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