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批判

 为什么73 2019-09-08

按:弟子规者,沐猴而冠、断章取义、歪曲圣贤,奴才教育、伪汉文化是也。

弟子规是个啥东东,貌似清朝之前还没这玩意,后来有个姓李的秀才让其问世,后来广受欢迎,经过修改后,风行各个私塾,大有取代三字经的势头。可是观其内容,三字经内容范围非常丰富,有道德礼仪,还有历史和很多日常知识,而弟子规通篇都是礼教的灌输,三字经里活泼丰富的内容都没有了,而弟子规还收到满清ZF的推崇,成为清代蒙学第一读物,说明了它的内容正是满清所喜欢的,而它所培育出来的人,也正是满清所需要的,下面就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分析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首先指明该书是按照圣人的教诲编撰的,圣人是谁,当然是
孔夫子了,这句话引用了孔子论语中的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如果真的是以孔子的精神来编写的,那肯定不算坏事,但真的是这样吗?弟子规是阐述了孔子儒家的核心精神,还是对其进行歪曲误导呢?还是看内容吧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这些话每句话单独说出来没啥问题,可是用排比的方式连续地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死板,可以说是唯父母命适从,这就是孔子孝的精神吗,肯定不是,要是这样孔子不配当圣人。孔子曾说过,要是父母有错误而不指出,那就是不孝,看到了吧,和弟子规所灌输的正好相反!第一句话问题就这么大,可见其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孔子的旗号反孔子。这些迂腐的言论,除了甘愿做奴才的人,都需要摒弃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
前面说的没错,对父母的无微不至关怀是应该的,也不难做到,把搞对象泡妞追帅哥的精力,一半拿出来,就可以做的差不多了。后面的有些死板,有这态度就行了,大体上说的还算对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
前面的大概是从诫子书中毋以恶小而为之搬过来的,从道理讲是没错的,关键是这个道字,看你信仰和弘扬的是神马道,是真正的道义,还是虚假的伪道。后面的依然死板至极,比前面的更过分,这么做,把孩子的天性都压抑了,孩子觉得一个东西好玩跟小兵张嘎似的藏在鸟窝里,有啥错?他母亲听到后最多哈哈一笑,有啥心伤的。如果是别人东西,当然不能拿,但是从上下文理解,貌似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这两段如果不放到孝道篇里,作为个人修养的提高,还是值得提倡的。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纯属胡说八道!父母的喜好就都对?父母喜欢吃翔你也去力为具?孔子绝不会这么教导他的弟子的,孔子向来倡导的是儒者应该不以人之好恶为己之好恶,君子特立而独行,而不是不顾原则地给父母拍马屁去尽那虚伪的孝道!后面的更加虚伪,前面的出自曾子的话,还好说,后面让我联想起中国人常用的一个词:面子,好一个面子,我干一件事时,先琢磨琢磨,哦,这么做是不是给咱爸咱妈丢面子啊,你说假不假?孩子从小就灌输这些世故的东东,怪不得把孩子们都给教坏了!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
这大概是借用了舜的典故吧,他母亲怎么欺负他仍然非常孝顺,道理没错,事情也很感人,对亲人应该宽容,但是不要死板的理解,儒家也是有大义灭亲这一说的,孝顺也是有原则的,也是讲究以直报怨的,如果舜的母亲做了十恶不赦的坏事,舜也绝对不会手软。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
哎呀,终于看到谏这个字了,不容易,不容易,内流满面啊。和颜悦色也是对的,毕竟是长辈吗。可是看到后面,呵呵,我又要崩溃了,这是啥啊,这是当子女的吗,倒是和过去财主家的丫鬟奴仆差不多。而那个觉着辫子的人,我看你不是当父母的啊,纯属是说一不二、独断专行的土匪恶霸!只有满清八旗在偷着乐啊,这些人,果然是好管理的不知反抗的奴隶啊。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
这句话同意,家和万事兴,因为点破钱害得家庭反目成仇的教训还少吗,谁不想和和气气地过日子,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争去的,没意思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
真是不经夸,刚夸玩,老毛病又犯了。死板,还是死板,我们尊重长者是对的,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坐也是本分,但没必要跟欠了钱似的事事低三下四,只知道讨好迁就吧,时间长了,准会把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憋出病来!第二句话,要是把长换成主子,那不就是奴才了,有啥区别?
这就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既要尊重长者,也要尊重自己,互相的关系应该是彼此关爱而不是绝对服从,对自己的人格都不尊重的人,还指望他去尊重别人?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
第一句前半段同意,基本的礼貌吗,遇到上岁数的不称大爷大妈师傅,也要家个老字吧,要是你对上年纪的直接指着人家叫名字,和挑衅找茬就没啥区别了,跟小流氓零距离啦,遇到女同志你就等着唉口水吧,遇到男同胞你就等着唉砖头吧!

 可是后面的半句让我大吃一惊,好家伙,只是儿童启蒙读物吗,活活的三国演艺孙子兵法厚黑学啊,尼玛把混社会耍滑头算计人的世故玩意来教小孩,祖国的花朵都让你弄臭了,你直接说出头鸟中枪不就得了,还扯什么圣人之名,虚伪!孔子让弟子们谦虚,不等于是教弟子们玩潜伏。这就好比一个大学生刚进一个单位,有位大哥点了根烟,对他说,小子,过来,我告诉你,你还嫩,这里的道道你都不懂,告诉你啊,谁和谁是冤家,谁在领导面前吃香,谁有大背景大后台,以后可要注意啊,呵呵,表面上是苦口婆心对他好,实际上是把你们这里见不得人的臭东东都给这位纯洁的年轻人熏陶了。
 第三句前半段,呵呵,说什么好,我咋觉得人为啥会这么不值钱呢,绝对的跪舔啊,还有尊严没有,赎罪赎罪,看到路上遇见,应快步向前问好这句,我怎么会联想起那个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呢?
 最后一句,不说别的了,和林黛玉进舅舅家的情况一个样,连个咳嗽声都没福气听啊,你应该再补充一句,主子吉祥,奴才该死!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
不说啥了,这待遇,就是赤裸裸的下人加奴才啊,你会说,怎么了,我给我爸我妈我大哥大嫂当奴才我愿意,我家里的事,你外人嘚嘚啥,你要愿意当自己当去好了,别来给孩子们灌药,另外告诉你,在家当奴才当惯了,出了门,也必然是奴才命!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
四个字,低声下气,其他不解释。奴才当到这里,很完美很完美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
呵呵,说啥来着,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不是,在家当奴才没当够,就跑到外边去享受一下这难得的乐趣啊,看来做奴才也是上瘾的,跟吸食了鸦片似的,一天不做心里不爽啊!快烂的柿子------贱!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
这点没错,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买了光阴有啥用,网页时时要刷新。不过早睡晚起只是告诉你了一个生活态度,困了还是要休息,养好身体,就有了本钱。
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讲卫生,预防疾病,都是生活常识啊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
这些和上面都差不多,都是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习惯问题,不过作为蒙学读物,是不是有些过于琐碎,扼杀孩子们天性的地方呢,但这些都是好习惯,所以就认可吧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
前面依然太压抑了,我宁可我的孩子是天真活泼玩玩闹闹的淘气鬼,也不希望他们是这个拘谨样,求你了,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后面同意,临危不乱,迎难而上,做事不轻浮,都是需要定力的。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
呵呵,前面两句怎么这么熟悉呢,对了,我奶奶经常告诉我的话啊,明哲保身啊,这也是人的一个避免危险的生存技巧啊,无可厚非,但是有必要把它提升到圣人训的高度,将其定位规矩吗?为啥社会这么冷漠,不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这么想吗?我的观点是,普通人聪明人可以不管不问,而有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人生格言的人和傻人可以管可以问,这都是每个人的选择,这些充其量是一些处世经验,干嘛非要在教材里说出来非要每个人都这样?让天下所有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究竟对谁最有利?
后面就不说了,这事情不用你说我也知道。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
这些都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都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基本同意,民无信不立嘛,花言巧语的人最招人烦了。只是话多话少这个不能绝对,毕竟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原则就是闲话少说,废话少说,装13的话少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