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效能有目共睹,陕西血研所30年来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以升血小板胶囊、骨髓重健胶囊配合升血小板汤剂加减,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达76%以上,对于血小板严重低下者以激素、免疫球蛋白输注、输血小板悬液等紧急治疗措施,再进行中药治疗。中药已经成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方法,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用药,不同药材往往所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那治疗血小板减少有效的中药材都有哪些呢?
水牛角:中药犀角的代用品,具有清热轻度、凉血定惊、抗感染的功效。牛角水解物能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小板而呈现明显的止血作用。此外,还具有强心、
降血压、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等作用。
青黛:也称靛花,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是升血小板胶囊的方中君药。
茜草:属于止血类药物,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袪瘀、止血、通经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支气管扩张之咯血,溃疡性结肠炎,肾脏损害出现的尿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白芍:味苦、酸、微寒,归肝经。平抑肝阳、养血收阴,具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病有助治疗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
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梢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桂圆肉: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白芨: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此外,如贯众、花生衣、鸡血藤、枸杞子、川芎、苦参、刺五加等中药材对于血小板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作用。
需要提醒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是,以上中药材治疗血小板减少患者虽然有效,但患者个人体质不同、用药也大不相同,且单纯的一味中药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甚微。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需要合理的搭配对应药方,包括剂量及其他药材的综合应用等才可发挥最大效果。因此,血小板减少患者需结合自身病情遵医嘱用药,切记自行服药,以免造成不当的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