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投资学习的不断深入,我自认为已经想明白了投资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不愿意没完没了的谈理念了,更愿意去多研究研究行业和多看看企业。
但是,最近跟雪球网友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网友觉得雪球上论道的人多,而具体讨论如何操作的术则很少。其实,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籍,雪球上的各种优质文章,真愿意下功夫深入学习一下,很多问题都是能找到答案的。
今天我想就投资中的道与术,聊聊我目前的浅显认识,算是对自己阶段性的梳理,当然也希望能为初入股市大门的朋友们,节省一点时间。
从行为上看,股市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投资的、投机的和赌博的。
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有过如下的定义:“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股市的态度。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投资者的核心在“资”上,决策是基于某种“资产”的性价比。而投机的“机”可视为所有“机会”的统称,可以跟资产本身的价值毫无关系。赌博者最简单,就是总幻想着会有一个傻瓜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自己手中的股票。 投机需要善于捕捉市场上的情绪变化,投资贵在领悟不变性的东西,就其本质而言,都有苛刻的要求。从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看,股市中会有成功的投资者,也会有成功的投机者,但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赌博者。
我自诩是个皈依价投的普通投资者,所以今天探讨的也是我理解的价值投资中的道与术。 众所周知,价值投资理论的四大基石是股权思维、安全边际、市场先生、能力圈原则。那么简单理解的话,我觉得股权思维就是价值投资的道,买股票就是买生意,你买入卖出的是一个个企业的股权而不是赌博的筹码,假如你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合伙人,那么合伙做生意,优先考虑的自然是成本、回报、风险等等,自然会想这个生意我懂吗?对方承诺的回报率靠谱吗?我需要用几年时间才能收回成本?有了股权思维也就自然有了价值投资整个思维体系的锚定点。至于安全边际、市场先生、能力圈原则,可以认为是术的范畴,是如何具体指导市场操作的方法论。
价值投资的道是如此之简单,简单到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用四毛钱购买价值一块钱的东西,就是价值投资。可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却很难做好甚至很长时间内不为大众所接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性的干扰、有市场的复杂性、有企业的经营波动等等,这些外力的干扰就需要术的应对了。
既然价值投资的道是如此简单,而又有朋友觉得雪球上论道的太多而论术的太少,下面我主要就投资中“术”的理解,谈谈我的看法。 一、股市获利的方法有哪些
想要在股市获利,最直白的表述,就是低买高卖,通过买卖之间的价差获利。但是何谓低?何谓高?前面讲过,价值投资的核心在“资”上,所以价值投资认可的低和高一定是与“资”的比较,即当前价格与内在价值的比较,从而做出买入或卖出的投资决策。
1、最简单有效的投资方法
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是格雷厄姆,他在估算内在价值时,偏重于用有形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格做比较,用远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同时辅以大量分散持股的策略,以对冲企业经营波动上的风险。
这个策略可以说是最适合缺乏企业研究能力和精力的普通投资者的办法。这个策略的缺点是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市场中成熟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数量占比的不断提高,很难再出现企业交易价格大幅折价的现象,以至于格雷厄姆的弟子们需要不断提高买入价格的标准,但是仍然不失为一个经受过长期实践验证的成功的投资方法。当前的各种宽基指数基金可以视为这种方法的简化版本,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买卖标准实现长期的合理回报。
2、更优化持久的投资方法
在格雷厄姆的基础上,巴菲特对价值投资做出了改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投资业绩,他是唯一一个通过投资,长期占据世界富豪榜并曾经一度登上榜首的人。他的投资思想可以表述为,以合理价格买入那些简单易懂的、具有我们能理解的经济商誉、且由德才兼备管理层掌管的企业,并长期持有。
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被认可和广受追捧的投资方法。研究巴菲特事迹和投资方法的各种书籍也是不胜枚举。在这里,我不想展开谈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和体系,只想用一个小故事说说我的看法。
在《巴菲特传》中有如下记载,格雷厄姆曾让巴菲特与他合著《聪明的投资者》修订版,他们通过写信互相联系,但是巴菲特发现自己与老师之间有一些根本性的分歧,比如巴菲特希望修订版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论述何为“优秀的企业”,而格雷厄姆认为这样的内容对于一般读者太过艰难了。又如格雷厄姆建议个人投资者的股票资产应占个人资产的上限是75%,而巴菲特认为某只股票价钱合适的话,他会押上全部身家。因为巴菲特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放弃了这本书合著者的身份。
通过这个小故事是否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哪?用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还是用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其实区别主要在于你自己是一个普通投资者还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我偶尔会想,假如股市投资也像从事其他职业一样,需要通过种种的资格考试,或许市场上的亏损者会大大减少吧?作家格拉德威尔在他的《异类》一书中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一万小时的锤炼,那么让我们简单的用这个定律来看看我们为投资到底付出了多少持续不断的努力吧,然后再来讨论是否专业的问题似乎更稳妥一些。
3、让巴菲特大受影响的投资方法
在投资的世界中,各种优秀的投资大师层出不穷,但是有一位大师是无论如何都会占据一个重要位置的,他就是菲利普.费雪。费雪以成长股投资著称于世,连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都自称受到费雪思想的很大影响。
费雪的投资思想可以概括为,买进管理优秀的成长型企业的股票,最后获得的利润远高于擅于运用统计数据发掘低估值股票的投资者,并提出了选择优良股票的十五个原则。
同时,在他的《如何选择成长股》中还有如下一些论述,“除非一家企业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能以优于行业一般水平的方式把业务做好,否则就不值得冒险持有这家公司的普通股”、“时间年复一年的过去,广大投资者慢慢明白过来,可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观点或理论致使股价涨不起来,预期中的经济衰退一直没有到来,市场已经奠定好了牢靠的基础,即将让长线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对于这家公司的潜力,我的判断可能是对的,因为接下来的几年的确出现了相当快的增长,但是这笔投资却是糟糕的,因为我为了分享这家公司美好的前景而付出了过高的价格”、“某家公司的股票价格看上去已经接近一个暂时的高点了,近期内可能发生大幅的下跌,但只要我相信长期而言它是有吸引力的,便不会卖出这家公司的股票”。
大段大段的摘抄书中的原文,一方面是向这位活跃于上世纪的投资大师致敬,另一方面,这些睿智的言语所提及的问题不是也仍然在广泛的困扰着当下的很多投资者吗? 二、投资中的术到底是什么哪?
我觉得假如把“术”理解为在投资中的具体做法,那么上面那些方法都是被长期的投资实践证明了的,优秀的投资策略。 那么为什么还有朋友觉得找不到很多对于“术”的解读哪?我想恐怕还是为投资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都不够吧。中外的投资达人其实都有对于投资的著作和论述,接下来需要的只是对号入座,你对具体的行业企业有哪些了解、对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是多大、愿意为投资成功付出哪些努力、对风险承受的力度是多少等等,决定了不同的投资人所需要的和匹配的投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本来还想聊聊对于我理解的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能力圈等价投基石的认识,但是文字写到一半时,偶然看到李杰老师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打消了我这个念头。关于投资的各种论述只要你愿意找,还是很容易能找到了,实在是不用我再赘述了。
套用李杰老师文章中的一段话做为对“术”的终极思考吧:“当大量的经典著作和投资大师们深邃的思想印入脑海的时候,就是思维境界不断攀升的过程。大量的阅读是最好的九阴真经,它也许不能让你一步登天,但至少可以让你少走十几年的弯路。比如,即便是在投资风格倾向上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们都告诫,不要频繁的短线操作、不要自以为可以预测市场、不要让自己的理智失控....要利用复利、要尊重常识、要远离风险....”。
李杰老师的文章我已经转发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仔细看看,虽然是几年前写的东西了,但是仍然觉得很好。
写着写着,突然就失去了兴趣,股票市场注定不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取得成功的地方,这些只能算是基础知识的东西,明白的不需要,不明白的可能也看不懂,那么我写下来还有价值吗? 我产生了疑问......随缘吧,哪怕只是为了向那些我初学投资时给予过我极大帮助的分享者致敬。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旅人,投资之路知易行难,愿所有有志于投资成功的人,始终保持着对于投资的热爱甚至是沉迷,始终保持着理性客观而无惧于市场的波动,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各种知识,祝愿大家在投资成长之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