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笑话:一个男孩说自己教了小狗讲话,当他的朋友要求小狗表演时,这条狗除了叫什么也不会。于是他的朋友说到:“我印象中你说过教过它说话的。”“是的,我教它了。我教过它说话,但我没说过它学会了。” 可见,教了不等于会了。回顾我们的课堂,有多少教师在滔滔不绝的讲,有多少教师在思考学生学会多少,收获多少。先生之教不在教书,而在教学生,教学生学,会学、学会。讲了不等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一切教学行为都要发生在学生身上,作用于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身上,教育才会真发生。 教师的“教”在学生的“学”中能起多大的作用?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任何人小时候都学过走步,我们学走步是父母教会的吗?不是。是鼓励出来的,是在自己多次的摸爬滚打中锻炼出来的,在多次失败的尝试中磨砺出来的,是在一次次小成功中积累出来。教是为了不教,为了更好的学。 教了不等于会,会也不一定教会的,学生获得的多数是自己学会的。苏格拉底说过: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颗小太阳,关键是你得能点燃了。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教师的作用是引燃,余下的放手让学生去做就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