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9-09-09

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留学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冲破层层阻挠,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们带回了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为新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科学家名叫王承书,她是为数不多的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女性科学家,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原子弹爆炸就是铀-235产生原子裂变而来,但因为国防保密需要,王承书的名字被埋没了。

她这一生放弃了太多,放弃了诺贝尔奖,放弃了专业,放弃了家庭,甚至隐姓埋名30年,成果丰硕却不能发一篇论文,贡献巨大却不能登上一张光荣榜。这一切,只为兑现回国时的庄严承诺:为祖国需要,我愿意牺牲一切!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我国杰出的核物理专家王承书

【一】动荡岁月里的独立女性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早年留学日本,母亲是扬州名门之后。父亲按照诗、书、礼、易的顺序给四个女儿取名,王承书是家中的二小姐。

受家庭熏陶,王承书小小年纪便比同龄人更有思想、更有主见。17岁的时候,她已经认识到,要想改变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命运,就必须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于是,保送到燕京大学后,王承书毫不犹豫选择了物理系。1936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硕士学位。

在燕京大学,王承书遇到了张文裕,两人在战乱中相爱,1939年成婚后一起去了昆明西南联大。张文裕在联大教物理,王承书则计划出国留学。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张文裕,我国高能实验物理开创人之一

年轻的爱人,总以为分别是短暂的。王承书哪里知道,未来的自己将与丈夫、孩子多次分别,最长的一次竟是30年,甚至连一句问候都不能有。

【二】不能等祖国建设好了再回来

1941年,王承书拿到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来到密歇根大学研究空气动力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乌伦贝克教授。博士毕业后,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

在学期间,她与导师共同提出了“王-乌伦贝克方程式”,一经发表就轰动了世界,被国际物理学界誉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1951年,王承书第一个证实了索南多项式。当人们知道这个重大成果来自一个年轻的中国女性时,所有人都觉得她的前途不可限量。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学生时代的王承书

所以,王承书提出要回到中国时,美国的教授们惊呆了。他们无法理解,一个拥有大好前程的空气动力学家,为什么要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那里根本没有科研的条件啊!

有的人甚至直白地劝她:“王,留在美国吧,你一定会拿到诺贝尔奖。

但对于王承书而言,如果不能报效祖国,得了诺贝尔奖又有什么价值呢?1956年,王承书递交无数次又被驳回无数次的回国申请,终于得到放行。她突破层层阻挠,踏上祖国的土地时,内心无比激动,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虽然那时候还没意识到这将是我真正有意义生活开始的日子。在离别了十五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荡,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和王承书一起回来的,还有装得满满的300多个包裹,里面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专业书籍和科研笔记。但后来,这些并没有用上,因为祖国的需要,王承书改行了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王承书(中)在天安门城楼观礼

【三】一生三次“我愿意”,无悔祖国重托

第一次:年近半百,一切从零开始

物理学的概念很大很广,有许多分支领域,有些互相之间毫无关联,根本不搭界,比如空气动力学和热核聚变技术。

1958年,我国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所。当时,它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是“人造太阳”,但这项技术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委婉地问她愿不愿意为了国家改行。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钱三强

要知道,已经46岁的王承书,在空气动力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如果改行,意味着放弃自己半生的研究,以半百的年纪,一切从零开始

王承书没有犹豫,她果断地回答:“我愿意!

接受了祖国的重托,王承书立刻带领一些同事到苏联进修学习。在回来的火车上,她花了7天7夜的时间,翻译完成了一本介绍美国相关技术的理论书籍,后来又翻译了著作《热核聚变导论》。不出2年,王承书成了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迅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合影左起邓稼先、王承书、杨振宁、张文裕

第二次:研制高能铀,赋予原子弹生命

1960年前后,我国原子弹研制工作进入技术攻关期,各领域的科学家都铆足了劲。但是原子弹的核心燃料,高浓度铀,研究进展却十分缓慢。关键时刻,钱三强又找到了王承书,邀请她来负责高浓度铀的研制,承担起这项在当时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工作。

如果王承书接受这项任务,意味着她又要改行,中断刚刚走上轨道的研究,再一次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她依然毫不犹豫,果断回答:“我愿意!

1961年,49岁的王承书告别了丈夫和孩子,一个人悄悄来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室,第二次从零开始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王承书(前排中)和同事们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提到过,原子弹爆炸就是铀-235产生原子裂变而来。但是,铀矿石中的铀-235含量非常低,只有0.7%,需要经过几千台机器的浓缩提纯才能达到可使用的丰度,即90%以上。

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已经全部撤离,能带走的都带走了。虽然留下带不走的几千台机器,但我们不会用,那就是一堆废铜烂铁。王承书刚来到研究室时,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她其实也不会用,但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懂核心理论、掌握关键技术。

王承书向所里的同事借来他们跟苏联专家抄的笔记,自己从零学起,用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完成了大量的工作,算出了设备的稳定态。

几千台机器分5批启动,终于运转起来了,铀-235的含量上来了,但还是有杂质。王承书这才发现,那没有启动的几百台机器,是提纯用的。又是夜以继日的大量计算,终于算出了怎么操作才能分离杂质。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早年科研使用的计算机

很多人不理解王承书的理论研究到底有什么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没有理论先行,后面的所有试验便无从谈起。

没有王承书,我们可能还是“瞎子”

1964年1月14日,第一批合格的高浓度铀出厂了。王承书带领团队,提前113天完成任务,凭借非凡的智慧和毅力,突破了被超级大国垄断的核技术,使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造原子弹的国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研究所里一片欢欣鼓舞,其中却没有王承书的身影。王承书“消失”了,连丈夫和孩子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而这一走,再见竟是30年后。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高度浓缩的铀-235

第三次:隐姓埋名30年,奉献一生

王承书51岁那年,钱三强第三次向她发出邀请,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从事核研究。但这一次,时间会很长,还需要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

王承书明白,隐姓埋名是国防保密的需要,她再一次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1992年,已经80岁高龄的王承书,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她是天生和时间赛跑的人,一方面争分夺秒搞科研,做技术储备;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做人才储备。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坚持在科研前线的王承书(右)

1994年,王承书在病危之际留下了一份简短的遗嘱

一是将自己一生的积蓄,留8000元给大姐补贴生活,交完最后一次党费,其余全部捐给希望工程。

二是书籍和笔记留给科研院所。

三是不要任何形式的丧事,遗体捐赠给医学研究,充分利用可用的部分。

1994年6月18日,奉献了一生、清贫了一生、默默无闻了一生的王承书,就这样悄悄地走了。

科学家之光|她是杰出核物理专家,却埋没一生功绩,遗书令人唏嘘

图:王承书的遗书

【四】结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