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梦醉千年,万代终浮世——记泾河大峡谷一日游

 一滴水之二 2019-09-09


  谷雨初晴,轻雾缭绕,和风凝露,气润神清。点开微信,见群里有同学邀约出游,心思大动。时至暮春,想着自过年至今,诸事缠身,竟还未有一次像样的踏春,真是辜负了大好春光。陶渊明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这久居樊笼的人间虫子已是心驰神往,跃跃欲出了。于是,放下一切,说走就走!

  目的地很明确——泾河大峡谷。一路向北,穿周陵,过北杜,西行礼泉,再跨泾河桥,约一个多小时,到达郑国渠博物馆。其实对于郑国渠,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就听说过了,对它的理解,也不过是一文字概念而已。直至今日亲眼见到,心中的震撼自不必说,惭愧之情也油然而生,一天寻思着“我要去远方”,其实很多时候却是“踏遍青山不曾想,风景就在家门口。”贵远贱近的蔽俗,竟也难以幸免。

  自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成功申请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后,这个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齐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首,才破尘重现于世人眼前。它是战国时期韩国为自保而派出间谍郑国游说秦王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国力。不曾想,这项耗时10多年的疲秦阴谋并未得逞,却将秦送上了帝王之路。使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粮仓之一。成就了关中被为“天府之国”的美誉。

  如今的郑国渠景区,俨然已经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整个景区以古代水利文化、大秦文化、泾河文化为主线打造。景区由五大区域组成——泾河地质公园区、泾河峡谷观光游览区、黑沟奇峡区、文泾湖休闲度假区和北仲山后备旅游区。其中的泾河大峡谷以“一川碧水见灵秀,幽谷深峡谓奇观”而闻名。

  泾河大峡谷,是渭北旱塬一条险峻、秀丽的原始地带,似是长江上的巫峡,是寻幽探奇的天然生态林苑。它深得大自然的造化,挺拔、峻秀、群峰起伏、奇岩林立,怪石峥嵘。它是黄土地轰然诞生的奇石妙水景观极品,是舒展在泾阳大地的一轴绚丽的山水画卷。

  景区外一马平川,坐上景区观光车,驶入看起来并不险峻的群山,横穿通幽隧道,展现在眼前的是狭窄的弯曲的崖壁公路。路随山转,惊现的是落差千丈狭长犹如绸带的泾河水。两岸层峦叠嶂,绿意盎然,河水宛如翡翠,静卧于悬崖峭壁之间,崖高谷深,山路十八弯。车行至孔雀湾后停了下来 ,我们下车近距离触摸泾河的山水草木……

  孔雀湾龙须瀑布灵动飞扬,几经跌宕,激溅无数水花,化作多姿多彩水雾,引无数游人驻足围观、拍照。欣赏完龙须瀑布后,我们三人一致决定步行上山。于是拾阶而上,远远看到从山崖处又垂挂一千丈银瀑,未见其容,先闻其声,惊鸿一瞥,只见飞瀑于深涧峡谷中呼啸腾跃而出,气势如虹。待近观,才知其名曰:龙涎瀑布。呵,还真是名副其实。沿崖壁拾级而下,横穿山腰人工隧道,惊现在眼前的是震撼人心的万珠垂帘。移步水帘,氤氲盎然。帘外青山染翠,忽隐忽现,帘动景换,如入梦幻!

  时至午时,天仍未大晴。沿着谷底一路上近水探水,依山抚山,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倒是不冷不燥。游客三五成群,既不拥堵也不清冷,竟是游山玩水的绝妙时机。 泾岸险道也如同那远在天边的崖壁公路一般,有依栏栈道,也有狭窄隧道,隧道中每隔一段,便于那崖壁上凿一宽大洞口,透过洞口,依然可以观看河中碧水,怪石嶙峋,穿行在如此险道中,一路暗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远眺仲山深处,翠绿掩映,群峰争秀,怪石竟奇。泾河独特的水文状况与地质构造,历经千年沧桑,造就了如今的奇异地质地貌景观。随处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受风化、卸荷、流水冲刷等影响,河谷内山体崩塌堆积,因其岩溶具有北方岩溶的典型特征,岩块在泾河多泥沙水流的长期冲蚀下,形成了各种奇石形态:宝塔山、落花石、泼墨石、秘石阵、龟仙石等怪石林立,蔚为壮观。还有一些貌似粗糙,触之却光滑细腻的巨石,令人不免充满遐想……

以前只是在地理课本里见到过的断层岩,褶皱山,在这里竟是满目琳琅。不免幻想,啥时能把地理课中的地质地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搬到这里来上,一定是一节美妙绝伦的课了!呵呵,本来是出门放松,这职业惯性却趁机侵入。

  一路上,一会走河道石头路,一会又得摸索走过一段阴暗潮湿的隧道,大概行至中途,来到了曲折狭长的栈道。这时,阳光铺满山,微风抚全身,惬意之情油然而生。

  大约走了三个小时多,来到黑沟旅客服务区,乘景区旅游车继续向上。在观云台下车感受玻璃栈道。凌于泾河之上,两岸峭壁如削,泾水宛如绸带,谷底怪石嶙峋,星星点翠,如此深沟大壑,俯视之,令人目眩。

随后我们又随车来到这次峡谷之行的最后一站——文泾湖。真应了高峡出平湖一说,抬眼望去,湖面风平浪静,碧波粼粼,起初宽阔,至峡谷深处,陡然变窄。码头上,与途中的清静不同,竟然人潮涌动,非常热闹。有人手持话筒面湖K歌,有人三五成群拍照留念,还有人排队等候游船……大约半个小时,我们也随着游人泛舟碧波上,两岸峭壁铺翠,湖水轻漾涟漪,阳光时隐时现,人在画舫中,竟然摇摇欲睡!约四十分钟后,我们重回码头,这时,乘船前还阳光大好的天空竟又有些阴郁。担心山雨,我们也不多做停留,马上上岸等候返程巴车。

  下山后,我们原路返回,行至礼泉阡东镇,简单吃了今天唯一正餐,就放马回家了。

今日之行,印象中穷山恶水的“北山”令我刮目相看。没想到,家乡的人文景致居然也是如此令人赏心悦目又沉稳厚重。虽然景区好多设施还正在加紧建设,服务系统也不太完善,但,我乃秦人汉后,我愿为吾秦风汉韵写篇章,添华彩,尽薄力。

泾水涓涓,梦醉千年焕新颜;

仲山巍巍,尘封万载终浮世。

愿故乡的山水草木,文化历史,能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2019年4月21日王小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