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剥苔(地图舌)是怎么回事?

 鉴益堂 2019-09-09

      花剥苔又称地图舌,是一种舌黏膜浅层的(丝状乳头)慢性边缘剥脱性所致,以小儿时期为常见。由于它的病损表现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游走性舌炎。其病程较长,常可反复多年不愈。

      发生原因:花剥苔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还有部分患儿的父母也曾患过地图舌,故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中医认为,舌为心之首,又为脾胃之外候,脾的经络从胃上行至咽部,系于舌体,而舌苦的形成,又属胃气熏蒸所生。若素体虚弱,先后天不足,脾气虚亏,胃之气阴不足舌苔生成有碍,滋发本病。

      临床特征:1.病变好发于舌尖、舌中央和舌缘。 2.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形红斑,单发或多发性,可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边界”,周边为白黄色稍微隆起的弧形边缘,中央为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但菌状乳头无改变。3.病损具有游走性,可在一昼夜间改变其原来的形态和位置。 4.病变区可有轻度麻辣不适感。5.反复发作,病程常可达数年之久。6.常伴反复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贫血、肠寄生虫病、微量元素缺乏等。

       辩证治疗1.脾胃气虚症状:舌苔花剥,时消时现,精神疲软,面黄少华,纳食呆滞,动则自汗,大便时稀,容易感冒,舌质淡,脉细软。调补脾胃。补中益气汤加减。2.气阴两亏症状:舌花剥如地图状,可呈多处剥脱,长年不消,游走多变,低热神疲,口渴形瘦,大便干燥,入夜盗汗,舌质偏红,脉细。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

       注意事项 : 1.多参加户外活动,接触新鲜空气与阳光,增强体质。2.积极治疗贫血、佝偻病、肠寄生虫病等。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锌制剂(如硫酸锌、葡萄糖酸锌)。3.保证饮食营养,纠正偏食、挑食,多食蔬菜与水果。

      重要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抑郁症、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及颅内肿瘤术后等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期开展“开心解郁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如果您:1、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元气亏虚,气血郁滞证诊断标准,3、年龄在18-70岁。就有机会加入我们的临床研究,并将获得:治疗前后安全性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检查、量表检查及研究用药全部免费。若有意自愿参加者,详情请于我院老年病科(门诊楼二楼9诊室-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楼十一楼18诊室-周一下午)咨询,亦可参照黄世敬医生个人网站《广安门医院招募抑郁症患者志愿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