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顺心,公司90后说走就走!人到中年却不得不捧领导的臭脚,毕竟上有老下有小,车房贷款还没还了。油腻的肚皮,隆起的富贵包,咔咔作响的颈椎,还有弯到30度就直不起的老腰!别慌,惨的还不只这些,有个病,也特别爱盯上你!它就是: 结 直 肠 癌 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引起死亡的病例中,结直肠癌在男性中可以排到第5位,女性排到第6位。 毕竟感冒发烧什么的,职场工作狂是绝对不会请假去看医生的。一般去医院,要么就是发现自己便血了(占48.6%,直肠癌患者居多),要么就是腹痛了(占21.8%,结肠癌患者居多),或者男生没有大姨妈光顾,却严重贫血,而且总感觉自己疲乏虚弱,一查发现自己患了结直肠癌。 (图|结肠的横截面图)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50岁以下人群的结直肠癌患病率一直在上升,但我国临床早期结直肠癌诊断率只有10%~15%,超过80%的人确诊时都是中晚期了。如果结直肠癌能早点被发现和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 年轻人中结直肠癌的诊断,不仅城市上升的比农村快,诊断率最高的还是收入最高的人群。年轻人中一半以上(51.6%)结直肠癌确诊时已经是晚期,而50岁以上确诊的患者晚期的只有40%。 (图|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值得庆幸:死亡率逐年降低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的数据,虽然发病率在上升,但是几十年来,女性和男性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大约超过100万人在结直肠癌中幸存下来。 死亡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提高/改善了筛查和治疗手段,早期诊断贡献很大,因而增加了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结直肠癌爱找上中年男女,得了这个病,早期跟没事人似的,但到了晚期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 (图|晚期结直肠癌相关症状,美国癌症学会) 要是这事儿发生在星爷身上,他一定会说:曾经有一份早期筛查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查出结直肠癌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结直肠癌如果能早期发现,70%无转移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肿瘤仅在肠道内壁时,及早治疗,10 年存活率大约 90%;肿瘤穿透肠道内壁时,早治疗的治愈率约 70%~80%;而当肿瘤向腹部淋巴结转移时,治愈率就下降到了30%~50%。 预防结直肠癌,每年做筛查 结直肠癌发生率40岁开始蹭蹭上升,60~75岁达到高峰。结肠癌更喜欢女性,直肠癌更爱勾搭男性,5%的患者同时患有结肠癌和直肠癌。 (图|结直肠癌诊断率和年龄的关系) 2018年开始,许多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早期筛查起始年龄从50岁改为45岁。 怎样早期筛查结直肠癌? 1. 肛肠指检 结直肠癌患者中有60%~70%是直肠癌,而直肠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中低位直肠癌。所以通过肛肠指检(一指禅),有近50%的患者可以被尽早发现。 2. 粪便隐血试验(FOB) 还有一种方法,没有“一指禅”辣么粗暴,那就是检查便便。粪便隐血试验(FOB)可以查出肉眼不可见的隐血。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便检。想化验结果准确一些,在留取便便标本前3天多吃高纤维食品、避免吃红肉,不过一些新型的FOB检查不需要避食红肉。 3. 乙状结肠镜检和结肠镜检 乙状结肠镜检查与FOB检查不同,只需要每5年做一次。有高危因素、患癌风险高的建议做结肠镜检,每10年做一次,它可以安全有效地观测到整个结肠及直肠的黏膜面。 4. CT结肠造影检查 通过一个特殊CT装置形成结肠三维图像,检查时需要服下造影剂,然后进行造影。如果你无法或不想忍受常规结肠镜检查, CT结肠造影检查是一个替代的选择,不过它的敏感度较低,而且高度依赖设备、无法进行活检。虚拟结肠镜不需要镇静剂,但检查前还是要把便便排空。 初筛如果有问题,医生或者体检中心会建议做进一步的诊断检查。 总结和建议 1. 生活方式改起来 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每天各半斤),多吃植物蛋白和优质动物蛋白(鱼虾、禽肉),避免吃动物脂肪(猪油)、用粗粮代替部分精制主食,不吃深加工食品,道理我们会在稍后的文章里讲。不抽烟、不喝酒,每个礼拜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2.定期早筛做起来 1) 普通人40岁后 每年做肛门指检及便潜血检查 每年做1次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 每3年做1次粪便DNA检测 2)普通人50岁后 每5年做1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每5~10年做1次结肠镜检查 3)高危人群从40岁起 每3~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每5年做1次CT 结肠镜检查 一直坚持做筛查并且结果正常的人,在75岁可以终止筛查,如果以前从没有做过筛查,建议根据年龄或者身体状况,考虑筛查到85岁。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早筛检查,中年危机?没在怕的! 参考资料: 1.https://www./articles/325816.php 2.https://www./home/digestive-disorders/tumors-of-the-digestive-system/colorectal-cancer 3.https://www./zh-hans/geihuanzhe/aizhengzhonglei/jiechangaihezhichangai#footnote10_q2oh74h 4.Virostko, J. , Capasso, A. , Yankeelov, T. E. and Goodgame, B. (2019), Recent trends in the age at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US 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 2004‐2015. Cancer. doi:10.1002/cncr.32347 (部分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