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里的中秋节标配——1张牛皮纸、1根席草包裹4个月饼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9-09
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不仅是传统的民族节日,也是民间婚庆嫁娶礼仪活动乐于选定的良辰吉日。从2008年起,中秋节正式被列为法定假日。经过唐代以来的历史变迁,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举国欢庆的吉祥节日,它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观念、道德伦理,更传承着民俗文化和传统的节日美食。

月饼包装由俭入奢

月饼最早是中秋月夜祭祀神灵、先祖的贡品,后来逐渐流传民间成了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节日美食,时至今日更是成了象征团圆美满的节日礼品。作为礼品,适度的包装自然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前的商品柜台上,月饼的包装往往就是一个纸盒或纸包,包装材料简单、成本低廉。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迎合某些不良消费需求而出现的中秋节月饼“过度包装”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不良商家只讲商业利益,利用月饼包装和设计手段大做文章,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甚嚣尘上,原本最传统、最生态的月饼包装在城乡各地都很难再寻觅。

天价月饼金玉其外

本世纪初,天价月饼突然上了各大网站的热搜,一盒月饼最多六块,要价往往上千。由于月饼的配料平常,无非鸡蛋,火腿,莲蓉等都材质都非常廉价,要搭配这居高不下的价格,就只能在“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上下功夫,礼品盒的设计越来越精美、材质也越来越高档。

这些所谓的“高档月饼”在口味等方面往往与其包装装潢、销售价格极不匹配,但某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出手阔绰,进而达到送礼的目的,还是对其趋之若鹜。但节日过后,这些“高档”包装下的劣质月饼往往被当成垃圾扔掉了,既破坏的节日的寓意,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童年记忆,城中难觅

在童年的记忆里,往往是4个月饼、1张牛皮纸、1根席草,售货员熟练而讲究的包装好后,再贴个红纸代表吉庆。这样传统地道的包装捆扎方法不但非常实用、利于拆解,而且使用后的牛皮纸等包装材料还可回收利用,完全符合当今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希望能够重新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