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思维养成系列之一:孩子,你需要把自己放在关系中思考问题

 lwdalian 2019-09-09

人的社会属性是一种关系属性,什么时候你学会思考关系中的对方,你就成熟了。

——吉大秋果

师生关系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早在3月份复试结束之后就有很多学生写信想考虑导师的事宜,而通常每周二晚我会给师门学生开读书会,于是我很客气地问写信的学生们周二是否有时间,如果有就可以周二晚上见面。但是周二晚上我既没有看到学生,也没有收到最终确认的信件是否要“相约星期二”。我想,学生可能就改变想法了吧,这很常见,尽管我觉得沉默也不是解决这个事情的最妥当的方法。结果开学了之后,之前写邮件的学生又开始联系我要约见面,并且告诉我上次的时间不妥当,不方便。这是典型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学生,即使不方便也要在当时给到对方一个通知和确认,而不是默不作声。通常这种邮件我是不回的,我的存在不是为了跟你约面,也不是为了等你的邮件,这说明你并没有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关系中,也没有考虑关系中的对方。这种学生调教起来比较费劲,光磨合思想认识就需要几年,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专业学术训练,很累心。

还有的学生给我发邮件,告诉我他选择导师有一个标准,得是博导,而我恰巧是。我也是默默地关上邮件,不会回复。“博导”并不想要你这样的学生,我需要一个能照顾到对方感受,能把自己放在关系中思考问题的学生,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还有的学生玩消失,你找不到人,这样的人我也不喜欢,师生是一对关系,要时时刻刻让别人对你保持有可预见性,如果你总是给人感觉不靠谱,没交代,没反馈,别人是不可能对你产生人身信赖的,你的导师也怀疑你能否顺利毕业,是否会砸在导师手里一直毕不了业直至抑郁。这种学生也很难带,因为他不从别人角度尤其是与他有联系的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在中国,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不能算做真正的社会关系,因为在这种关系中偏爱、倾斜太多,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退让太多,有时候甚至没有原则,这就导致了孩子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几乎不用在乎他们父母的感受,尤其是当这个孩子学习很好的情况下,父母几乎能够包容孩子身上其他任何“缺点”,而不去考虑是否要纠正。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压力太大,反馈到每个家庭就表现为孩子必须成才,一个孩子如果不成才将会对家庭,尤其是父母的老年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每个家庭,尤其是中产阶级在培养孩子,关注孩子成绩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另一方面,中国旧有家庭传统和秩序已经被打破(我父亲小时候接受的私塾教育,家庭礼仪非常严格,否则会有家法伺候,我在小的时候,家里规矩也很大,现在则完全没有了),新的、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进入,但是同样是西方的秩序和规则意识在中国家庭中却没有确立起来。导致了中国家庭其实是以爱为名义,但是行为却时常没有界限,无论大人或孩子。

这就导致了,在这种文化背景,来到我们学校的一些大学生,他们多半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在思想上和行为规范上却极其地没有界限,他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对关系中对方产生的影响,别人是不可能如父母般对你包容忍让,也不可能因为你学习好就包容你所有的缺点,这社会有自己运行的规则,完全不一个人意志为转移。单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怎样就怎样,完全忽略关系对方的感受,完全忽略关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成绩再好,也很难成才,这样的孩子也注定会吃很多苦头,受很多磨难才能成长出来,还有一些成长不出来的,把这些磨难归结于关系对方,而不是从自身思考问题,努力改变自己的孩子,他们将终身被困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不得解脱。

说了这么多,无非几层含义,我虽然不愿意带这种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学生,因为面对他强大的原生家庭,以及大学作为教育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做的改变真的不多。但是,我还是愿意分享一个成熟中年人的感受和看问题的方法,给到这些孩子一个启示,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到社会的关系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尽快脱离原生家庭的思维和行为惯式。另外一方面,我始终担忧中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所谓的自由、平等、爱和包容的理念太多,但是却忘了秩序、规则和界限。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尽管成绩优秀,也难堪大任。因为未来孩子面对的舞台是社会,而不是家庭,社会中的关系是讲究界限,秩序的,你让别人不舒服,越过了行为的界限,最终只会让自己也不舒服。所以,这不仅是一个我带研究生发现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社会问题。

PS:大学生在大学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养成思维,秋果从今天开始会陆续写一些思维方面的帖子,希望能对本科生,研究生小朋友们有帮助,真心祝愿你们能够开花结果,做一个自性圆满并对社会有益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