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生涯后半场,您做好准备了吗?

 timtxu 2019-09-10

点击上方“人生赢家”,马上关注

职业生涯后半场,您做好准备了吗?

有人说得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尽早做好打算,别到头来委屈了自己。如果我们不趁早为我们的后半生做好打算,做好第二事业的规划,我们可能就会失去改变我们人生的机会。

01

朋友找我喝酒,聊起了工作上的烦恼。

项目上不断有新的课题出现,让朋友压力徒增。然而这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感觉正在失去对项目的掌控,这让他更是倍感焦虑。

部门已经派人来支援他们的项目,这本来是一件好的事情,但这样一来,他的工作更加受制,而且表现的机会也更加少了。

“本来一个人能做好的工作,现在有几个人一起来参与,你说结果可以好很多吗?”

朋友说,“部门领导评价的时候,会说我的工作负荷比较小,但实际上,我除了要做好项目的工作之外,还要应付其他人的要求,花很多精力去配合他们,跟他们沟通。一个人花一个小时就能干完的事情,现在得几个人花几个小时来干,我纵使有抱怨,也没办法说出来。”

“在这样的压抑下工作,你说我的心情能变好吗?”朋友很无奈。

很明显,他职业生涯遇到了瓶颈,领导对他并不器重。

我默然良久,然后跟他分享了早上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

02

既然选择这个工作,就只能想办法打好手中的牌,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付工作中所有的问题。

至于心情不好,焦虑和压力等等,其实就是长在内心的杂草。既然看着难受,那你把它们都拔掉吧,种上快乐的种子,让它接受阳光的洗礼,露水的滋润,生长起来繁茂起来,让杂草没有生存的空间。

退一步来讲,你心情不好,你感觉到焦虑和压力,这对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又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我们不能选择一种轻松积极的心态来对吗?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和压力都来源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受制,对环境的无能为力。然而,实际上无论什么环境,我们都有选择的空间。

朋友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其它选择,只能在这个单位这个岗位继续干下去。

很多人都想当然的认为公司和组织比员工更长寿,大多数人都从不挪地方。

而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劳动者的寿命远远超过了公司和组织的寿命。

我们的人生有上百年这么长,而我们在现在的公司呆的时间能有多长呢?三年,五年,还是十年?

搞不好某一天,你所在公司就转型,破产或者不存在了呢?

所以,有人说得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尽早做好打算,别到头来委屈了自己。

特别是像朋友这样,已经工作了许多年,正当而立时候,却遇到了职业的困境,更应该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为自己的后半生做好打算呢?

03

有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他认为只要继续从事你一直在做的 工作就行了,不必为自己 的后半生担心。

如果够幸运,能在能在企事业单位辛勤工作 40 年后撑下来,你就可以快乐地度过 余生,什么也用不着干。

然而,如果真的连续工作40年,你不会感觉厌倦吗?

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经理人中年危机的谈论, “厌倦”这个词在其中频频出现。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脑力劳动者,快40岁左右时,发展的好的都已经到了经理的级别。

有不少人45岁就可能已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他们也知道这一点。在做了 20 年完全相同的 工作之后,他们已经得心应手。

但是他们从工作中得不到挑战,学不到新东西,也没有什么新贡献, 因而也谈不上满足感。

相对于年轻人,他们更缺乏一种冲劲,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高。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一旦公司有一些风吹草动,需要裁员,公司首先要下手的就是这批高薪的经理人。

考虑到这前面还有还有20到25年的职业道路要走,作为成功人士的他们,都要考虑开始发展第二事业了。

普通人,如果晋升到中高层的机会不大,那就更要考虑第二事业的发展了。

04

发展第二事业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完全投身于新工作。这常常只需要从 一种组织转到另一种组织。简单点说,就是换一个公司工作。

当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要充分的利用的上。例如,原来是做会计,可以往审计甚至财务总监的方向去发展。

可以换一个公司换一个行业,但不必换自己的职业。

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入完全不同的职业。

例如,在以前公司,我有一个比较要好的同事,他是生产部门做品质检验的。在空余时间,他自学法律,失败一次之后,他考取了律师执照。

几年之后,最终成为了一名律师,在朋友的合伙公司里面工作。待遇高了不少不说,工作自由度,以及工作带来的满足和快乐,更是以前的工作所不能比的。

05

还有许多人在第一份职业中取得的成功有限,于是改行从事第二事业。这样的人有很多技能,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工作。但是如果要换另外一种职业,他们就得面临新的挑战。

如果还未掌握另外一种职业相关的技能,贸然转行,风险是非常大的。

所以比较推荐的是,发展第二事业的第二种方式,保留目前工作的同时发展平行的职业

如果觉得目前的职业是不可或缺的,转行也不现实,那就可以继续从事原有工作。如果选择不了全职,就可以考虑兼职,或者只是当顾问。

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会开创一项平行的工作。

去开一个小公司,小餐馆,或者与原来的公司业务相关的工作室。或者干脆自己抽空一个人来干,比如做设计,运营网站和自媒体,每周抽出十个小时就可以为自己的下半生做好准备。

06

最后一种方法是社会创业。社会创业者通常是 在第一职业中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都热爱自 己的工作,但是这种工作对他们已经不再有挑战性。

在许多情况下,他们虽然继续做着原来的工作, 但在这份工作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同时 开创了另一项事业。

比如有位高管,因为自己喜欢红酒,就经营一些红酒生意,给自己的生意伙伴和朋友供货。全新的事业对他很有挑战性,而且在打理自己的事业的同时,他也收获了更广阔的人脉网络,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管理好自己后半生的人可能总是少数。多数人可能“一干到底”,数着年头一年一年过去, 直至退休。

但是,正是这些少数人,这些把漫长的工作寿命看做是自己和社会之机会人,才会成为真正掌控自己生活的人生赢家。

管理好后半生有一个先决条件:你必须早在你进入后半生之前就开始行动。人们在同一个企业里面就业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已经是一个趋势。

如果我们不趁早为我们的后半生做好打算,做好第二事业的规划,我们可能就会失去改变我们人生的机会。

很多第二事业转型的成功者,创业者,都是早在他们原有的事业达到顶峰之前就开始从事他们的 第二事业。

07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发展第二事业之前,我们还要尽早发展我们的第二兴趣,为开拓我们的第二事业做好准备。

要知道,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指望在生活或工作中很长时间都不遭遇严重挫折。

即使是很能干的员工,也可能会因为公司的名额限制,年纪比较大,错失了晋升的机会。就算在工作中一帆风顺,也难保其它变故。

在这样的时刻,第二兴趣——不仅仅是业余爱 好——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我们可以挖掘能够让我们成功的其他机会,让我们有更强有力的支持抵御未知的变故。

在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里,拥有各种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成功的地方,就会有失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成功还是比较难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避免失败,提前做好规划。

如果现在的工作做得不开心,不顺心,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就准备换一个更好的公司。这种准备不仅仅是信息的收集,简历的更新。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方面的提升,让优秀的公司主动来找优秀的你。

如果现在的工作干的还可以,那么不妨挑战一下自己的舒适区,发展一下自己的第二兴趣,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一点,也为自己的后半生多寻求一些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