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浣花溪畔杜少陵

 老鄧子 2019-09-10

【导读】

杜甫草堂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来到成都,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二百四十余首,这些流传至今的不朽佳作赋予该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历来文人的遭遇,最能反映时代的特性,杜甫的一生犹如一面多棱镜,将一个时代所混杂的各色一一还原。本文中,笔者将带领大家透过成都草堂品读杜甫一生,相信每个人都能从这位诗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触发心底最深处的共鸣。

如果有人愿意做这样一个调查:在街头随机拦住过往的行人,请他说出一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相信“杜甫”这个名字一定会以较高的频率出现。的确,若唐诗是华夏文明的DNA,那李杜则为唐诗意象的双螺旋。很少有人,如杜甫一般把自己置于乱世并以悲悯的视角去端详众生,把读者的感知从模糊的群体拉低到冰凉的个体,以致于他诗句中所迸发的悲鸣竟转化成一个时代的符号,这对他自己而言,恐怕是始料未及的,在他的时代,“杜甫”这个名字远远没有今天的份量。

杜甫一直是以自己的家世为荣的,家族中两个重要的成员反复在他的文章中出现,一是晋代名将杜预,另一个则是他的爷爷杜审言。由于年代的久远,杜预与杜甫之间至多也只是一丝血脉关联,对于杜预的推崇,主要是由于杜预盖世功业及其当时的声望。而杜审言则不同,虽然爷孙两人从未见过面,但杜审言对于杜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杜甫也从不掩饰对爷爷的崇拜,“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这句诗就把杜审言推到“诗冠古”的高度。作为“初唐四友”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人,唐诗的韵律、对仗在杜审言那里得到较大的规束,直接影响唐诗的走向,说他为唐诗的空前繁荣打下坚实基础也不为过。公元708年,杜审言逝世,4年后,杜甫出生。

【童年】

到了杜甫的父亲杜闲这一辈,杜家实际已经衰落,但由于杜闲官任县令,较之周遭也算大户,因此杜甫的童年还是有较好的生活环境。杜甫年幼时身体不好,母亲在他尚不知事时就已离世,他幼时曾生过一场大病,几近丧命,幸好有姑姑照料,才得以康复,但跟他同时得病的姑姑的儿子却没能活下来,所以杜甫一直对姑姑有种复杂的感情,既觉亲近又抱愧疚,可惜长大成人后的杜甫没能大富大贵,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当然也没有能力去回报姑姑,这也成为杜甫一生的遗憾。
                               

【青年】

和很多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一样,杜甫在年轻时即显露出极高的文化素养,他曾在洛阳住过几年,在这段时间里杜甫的才华得到部分洛阳名流的赏识,甚至有人把他比作班固、扬雄再生。这个时期的杜甫,既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又有少年得志的心境,再加之家学渊源,可谓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似乎一切都走向美好。但现实总归是残酷的,事实上,这是杜甫一生中最得意的几年,从此往后,他将倍尝人世间的艰辛苦涩。

三十岁以前,杜甫有过两次长期游历,一次是在他二十岁左右,地点在江浙一带,原因是杜家有不少亲友在那一带供职为官。另一次是在他二十六岁左右,地点在山东一带,因他父亲杜闲那时正在山东做官。这两次游历,虽说也有赏山玩水,广交天下的惬意,但更多的还是为自己铺垫人脉、谋划前途。但结果并未给这位年轻人带来任何实际帮助,恰逢朝廷组织考试,杜甫便赶回洛阳参考,考试结果却不理想,前途一片茫然,好在父亲杜闲为官,生活虽不富裕,生存倒也没有问题。此时的杜甫时常感叹前途暗淡,唯有回忆昔日的风光,才能略感快慰。以至于他在《壮游》中这样写道:

《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中年】

在洛阳浑浑噩噩地生活了几年,不觉间已而立之年,然仕途没有起色,文坛没有地位,只得用文章向达官贵人献媚换些打赏讨生活。三十三岁的时候,杜甫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前辈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余岁,当时的李白已然名满天下,而杜甫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后进晚辈,可想而知杜甫见到李白时的心情。在与李白、高适二人短暂云游之后,于兖州与李白分开,终生未再见面。三十五岁时杜甫前往长安,开启了十年京漂生活,希望用文章博取仕途的他屡屡遭遇冷眼。不久,杜闲去世,这对杜甫来说无疑雪上加霜,连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也断绝了,所幸,当时的社会对读书人还有些尊重,达官贵人们也愿意和有才气的文人交流,有时也会给些打赏,正是靠此,杜甫才得以继续生活下去,但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以至于杜甫的妻儿到长安和他同住一年后,因为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离开,留下杜甫一人继续讨生活。

【入仕】

在长安住到第九年的时候,杜甫终于谋得一个官职,担任右卫率府冑曹参军,这是一个管理兵器库房的职位,从八品。此时杜甫已经44岁,冰冷的现实早已击碎了他曾经对仕途的种种幻想,接受这个职位,纯粹是为了生计,已谈不上理想抱负。他在上任前特意去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一路目睹国家满目疮痍,曾经的开元盛世之景已随风散去,到得家中又闻听小儿子已被饿死,巨大的悲痛之下,杜甫把此次探亲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划时代的长诗巨作《自京赴奉先咏怀》,洋洋五百字,把自己的遭遇、国家的破落、百姓的悲苦逐一刻画:

《自京赴奉先咏怀》(节选)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从此,杜甫开始把他的眼光由皇权、高官、理想转投到苦难的人间与破碎的河山上,可以说,也正是残酷的现实迫使这位诗人渐渐由卑微走向崇高。
 

【三吏三别】

返京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朝野震荡,由于唐军基本部署在国境线上,来不及回撤,致使叛军连连攻城略地,直逼长安。杜甫外逃失败,被困京城。这期间他做了很多诗,既有怀念亲友妻儿的感伤,也有描写百姓生活的沉重,但更多的还是对国家命运的哀叹,《春望》便是他困居长安时期的代表作。

安史之乱第二年,唐军收复长安,肃宗回朝,时局逐渐稳定下来,在乏新可陈的工作之余,杜甫结识了与他晚年生活产生极大关联的严武。然随后不久,杜甫因官场争斗受到牵连,被派往华州(今陕西渭南)担任司功参军,管理当地闲杂事务。工作勉强干到冬天,他便请假回洛阳探望亲友,这一路满眼尽是破碎的山河以及流离失所的百姓,唐军和叛军多年相持,已经把这个国家消耗殆尽。也正是在这次旅途中,杜甫完成了他文学生涯中的巅峰之作,组诗六首——“三吏三别”。其中,“三吏”是以一位旁观者的角度描述官差如何抓丁,以及被抓者如何与家人告别的情景;“三别”则使用第一人称口吻,分别以新婚女性、归家败兵和充军老人的视角刻画出百姓于乱世之中的悲苦。

《垂老別》(节选)
男儿既介冑,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堂成】

年近五十的杜甫最终辞去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但无论家乡河南还是长安都陷入战乱,若想维持生计似乎只有南下一条路。他先到达秦州(今陕西天水),但秦州也不太平,居住不到半年,便不得不另寻生路。恰好此时同谷县令来信相邀,便当即动身前往,哪知到了同谷衣食依然无着,一家老小只能靠野果充饥,更惨的是连野果也非想挖就能挖得。同谷只住一月便决意前往成都,一是因为他在四川还有些旧友,二是因为当时蜀地虽也战祸连连,但相较中原,环境还是好不少。一路辗转,终在成都落脚,依靠亲戚朋友的帮助搭建草堂,但拮据的杜甫连最基本的工钱都拿不出,茅屋建起后,又要四处寻找树苗,当然也是靠人接济,这样忙了几个月草堂终于落成,几年的流亡生活,终于告一段落。好事成双,不久旧识高适与严武亦被调至成都任职,好友相伴,或论政,或谈诗,杯觥交错。杜甫是好酒之人,生活有了着落,酒也有人送,仗着和严武的关系,这段时间的生活也算安逸。

《堂成》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晚年】

入蜀两年之后,严武去世,在成都失去依靠的杜甫,又不得不再次选择离开。此时的他已然54岁,进入了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长期的流亡和辛劳导致他疾病缠身,身体佝偻,听力下降,视力模糊,死亡随时可能造访。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两年有余,但战乱并未终止,唐朝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混战,家乡河南仍然回不去。此后数年,杜甫分别在四川奉节和湖北荆州度过,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念着他的故乡,盼着回到他出生的巩县,回到他意气风发时的洛阳。

《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这是杜甫生命最后时期的诗作,他知道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把涕泪洒在湘江两岸。公元770年,杜甫去世。

【结语】

纵观诗人一生,其生命基调可以说是从灰暗走向灰暗,即便是偶尔出现一丝明亮,也转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却并非如此,我们依然能从他的诗文中找到各样元素:浪漫、凝重、洒脱、狂妄、卑微.....

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理想在他身上交织出一条复杂的影像。他跳脱不出时代的框架,青年时一心追求功名,却屡屡受挫。中年后经历国家动荡,目睹山河变色、百姓蒙难,理想的崩塌令其文风发生转变,他不再拘泥于风花雪月,而把文字紧密关联于时代巨变之中,作品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晦暗,时而明快。杜甫在世时,并未受到充分理解,即便大文豪李白也从未给他正名。直到晚唐以后,杜诗的重量才逐渐显现。

读杜诗,能深切地感受到生命之痛。杜甫的很多作品几乎是用白话写就,通俗易懂,但在简单文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崇高灵魂投下的长影,正是这样的灵魂让普通的文字有了超越时空的穿透力,直到今天,仍把读者的心口扎的隐隐作痛。“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这是杜甫的灾难与创伤,也是天下寒士的困苦与彷徨。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