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州飙车记(下)

 fsffjwfkw 2019-09-10

                         前       言 
有朋友私信给我,问我文章中能不能再多增加点美片。
我真的很不好意思,其实姐姐是摄影爱好者,她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可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下载,只好先把手机中随手拍的照片加上来。
估计姐姐和会摄影的朋友会很心痛,真是暴殄天物,这么好美景被我糟蹋了!
forgive me !


                         五
第3天我们的车到期以后就及时的还了。
然后我们就踏上了去黄石公园、科罗拉特大峡谷以及拉斯维加斯的旅游线路。
在跟团游期间,得到一条不好的消息,好友R美女因为特殊原因要回国,不能陪我们,9月底才能回来。
R美女住在洛杉矶附近的一个漂亮的小镇。她把自家的钥匙放在邻居那里,让我们开车走1号公路到她家,以她那里为据点,玩洛杉矶和周围的一些城市。
经过了在伯克利开车的经历,姐姐和我都有点犹豫不决。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加州人开车的彪悍,超快的速度让我们有点胆寒。
然而R美女描述的加州1号公路的美景,实在是让我们非常向往。
特别是姐姐,她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若错过这样的美景,是多么遗憾啦!
(可实际上最后我们都担心开车去了,还是没有欣赏到沿路的美景。)


再加上R美女说1号公路好开,路很宽,比国内强多了。姐姐又在网上搜到一些帖子,其中有个帖子说的真是有意思,该女士说她自己车技很差,而且胆小如鼠,美国1号公路路宽车少,特别好开,国内车技不行的人可以到美国1号公路上来练车!
(后来我们惊心动魄地走完了1号公路,再想找这个帖子居然找不到了,否则一定要在她后面留言-----胡说😁😁)
正是这样的帖子,让姐姐吃了定心丸。因为她就是不喜欢开伯克利这样的山路,如果路很平,那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她很高兴地去查看美国一号公路的旅游攻略,优化设计路线!
从黄石公园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就匆匆忙忙跑去租车。
还是在同一家租车公司,我们要求租同一辆车(已经熟悉了该车车况),可惜该车已经租出去了。
这次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柬埔寨的小伙子,他好心地帮我们找了一款同一车型蓝色的日本本田。(就是封面照片上的车,海鸟停在我们的车上面)。


该车是手动手刹。我很喜欢,上坡起步的时候我回到以前开手动挡车的状态。
从1号公路开到洛杉矶,导航给的时间是将近7个小时,我们中途还要在卡梅尔小镇和月亮湾海滩住两个晚上,所以肯定是需要两个人换着开车。
所以租车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爬起来,趁着早上人少,一个人开车在伯克利的街区转圈圈,熟悉车况。
这车比我们家自动挡的SUV要小一点,比手动档的车少了离合器,因此觉得开起来还顺手。
上文说了,我开车的基本功还挺扎实的,不怕坡。停在坡上,手刹脚刹一起用。
要启动车的时候,松脚刹,踩油门,松手刹一气呵成,我找到了当初练车时的那种流畅的感觉。
所以我也慢慢地找回了自信,不过有一点得承认:美国的公路的设计确实好,直行道就是直行,拐弯道是专门有一个弧度拐进去。不会搞错。
不像我们国内所有的道都是直的,然后拐弯道只是在路面上画个箭头,有时候到跟前已经来不及变道了。
于是后来帮女儿的室友拖行李,带她们去大华超市买东西以及去宜家购物,都是我开的车。
除了有一段开往宜家的路,要上高架车速非常快,我有点害怕之外,其他的时候感觉还可以。


                 六
女儿开学以后,我和姐姐走一号公路去洛杉矶。我们俩是这样分工安排的:城市里面我来开,姐姐看导航;高速上姐姐开,我来导航。
所以其实我们两个人都休息不了。
第一天比较轻松,我们只需要开两个小时的车到蒙特利,玩水族馆和17英里,最后在卡梅尔小镇入住。
R美女先前说,如果想节约一点成本的话,其实玩了蒙特利之后可以开两个小时车回来住。我们想着既然能够开回来住,这一段路很近,应该是好开的,所以第一天我来开车。
我原以为像在武汉要到黄石等周边的城市去那样,先在城市里开个半小时,停停走走,然后再上高速,到达目的地。
早上起来开车,有了半个小时的磨合期,车感就好了。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导航只过了不到两分钟我就上高速了。
高速双向16车道,单向8车道,那些车开得是风驰电掣,犹如电影里的快镜头在眼前一闪而过。快速飞驰的汽车如瀑布般倾泻在美国宽大的公路上。
在美国行车用的是英里数。高速上我的车速达到65-70m/h(国内110码)。可是感觉到我的车开得是最慢的,其他车道的各种车不断地在超过我。
在这种飙车的情况下,变道是非常困难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后面冲上来的车给挂了。
我这人有一个毛病,一紧张就想上厕所。坚持了半个小时之后,我实在是受不这样的车速了,然后找了一个出口下去。


下去以后我仍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开车,换姐姐,姐姐虽然也很紧张,但是她比我强多了,坚持开了两个多小时到了蒙特利。
后来R美女告诉我们,虽然高速大部分路段最高限速65m/h,可彪悍的加州人几乎都把限速理解为最低时速。
她每天送孩子上学,要开半个小时,车速在100m/h(国内160码)以上。刚开始,她也很害怕,后来没有办法就跟着车流往前赶,现在已经习惯了。
大家开车都这么快,所以R美女说的两个小时车程,我们可能花三个小时。
事实证明,我们第一天以及后面多次开车的时长都比R美女预估的多一倍。
经历艰辛万苦终于到了蒙特利,海边风光的确令人陶醉。


风光明媚的蒙特利半岛被称为世界上陆地、海洋、蓝天的集大成者,并被公认为理想的度假胜地。
碧海蓝天、鲜花礁石、随处可见松鼠海鸟和海豹、悬崖峭壁、古老的的松柏、构成了迷人的画卷。


蒙特利是美国1号公路的起点。

据说一号公路犹如一条丝线,把沿途的各个景点串联起来,似一条上帝遗落人间的珠链镶嵌在加州的海岸线上。十七英里就是其中闪亮的一颗。

它是美国著名的风景区,它的路长是17英里,因此17英里的名字不胫而走。

其黄金海岸的沿线,海水湛蓝,绿地林木相连,阳光沙滩毗邻,空气清新,气候怡人,世界富豪在这里圈建的豪宅云集,一座座美国顶级高尔夫球场星罗棋布在散落在海滨,大大小小十几处,每一处球场都是绿草如茵。

车进17英里收费10美元。

我开车沿着17英里海岸线开了近一个半小时,有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停下来拍照,这一段路程人少,车速随自己。再加上已到黄昏,所以说感觉特别美。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有点害怕,因为我觉得眼睛有点看不清楚,于是我们马上把车开到卡梅儿小镇休息!

                           七

第二天,我和姐姐很早就起来,在卡梅尔小镇上去欣赏美景。


卡梅尔是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许多风格独特的艺术家和作家住在这个依山面海的充满波西米亚风情的小城市中,奇特的建筑物和景色美得如童话一般。

在海滩,有位摄影师在水中拍海鸟,她路过时,看见我们也拿了照相机拍照,穿着内裤的她还特地过来对我们说一声,不用管她,我们随意拍,不用担心她的肖像权的问题。

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在照相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些,看到什么拍什么,真惭愧!

我们很悠闲地走走停停,拍照,还蛮惬意的,昨天的紧张的情绪也荡然无存。

在回到住处过马路时,怕耽误司机停留时间,我一路小跑跑到街对面。谁知司机过马路后,在附近的超市停下来。他下车向我走过来,我心里又是一阵紧张和害怕,“难道我又做错了什么吗?过马路还有什么规矩吗?”

那位先生走到我面前,微笑着对我说,女士,你过马路的时候不用慌张,我们会停下来耐心等待,让你慢慢过的,请优雅缓慢地走过去。

原来虚惊一场,我连忙感激地向这位先生道谢。心想,优雅就算了,只要我不犯错就好了。

从卡梅尔海滩出发之后,我们就开上了名副其实的美国一号公路。前面内容都是飙车记的前奏,真正的大片从此刻才开始。

记得吴教授让我不要开车走1号公路,因为有段路很危险。不过大量的帖子及R美女都跟我们说,危险的地段可以慢慢开,其他的路段非常好开。

有帖子这样说:公路的一边是高耸的山脉,一边是陡峭的悬崖,悬崖下是惊涛拍岸的太平……奔驰其间,风景美不胜收。

既然是奔驰其间,那应该路比较宽,离海边有段距离。所以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车慢慢地开上去后,停在某一道悬崖峭壁处看风景!
万 万 没 想 到 是 在  悬 崖 边   ~开 ~车。
于是,我们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天!
早上从平静的卡梅尔海滩出发,姐姐开车,原以为我们只要在1号公路上慢慢地开,再惊险的路段也不用害怕。谁知道虽说美国的1号公路平缓路段限速是55mile/h(应该相当于国内的90码吧),有的危险路段(如到big sur那段悬崖峭壁)限速到25m/h。
前文说过,加州人开车特别彪悍,所有的车都呼呼的往前开,才不管限速多少呢, 我们前一辆车转个弯道,它就不见了,速度快得吓死我们了。又是个单行道, 不好超车, 周围全是海边悬崖峭壁,诸多的z字型的弯道,让人提心吊胆,生怕一不留神掉到海里去了。
(据说美国的某个影星就是在1号公路上开车不专心,最后冲入海中)


我们强打着精神开到了40m/h,还是有很多车嫌我们慢,在后面按喇叭不说,  居然逆行超车,看着我们心惊肉跳! 
传说美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蜿蜒曲折、风景最秀美的这段公路,我们完全无法欣赏,姐姐紧张地开车,我吓得捂住眼睛,外面再美的风景也不敢看!并且一动都不敢动,生怕自己稍微动一下,这个车就会失去平衡翻了。
有时,我壮胆瞅了一下后视镜,在我的视线中我们的车后跟了六七辆车,姐姐像一个车队的领头(开慢了,把后面的车压住了),若是电影长镜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场景:一辆蓝色的小轿车后面跟了数量大小不一的车辆在蜿蜒崎岖的海边悬崖山路上蜗牛般地挪动着!
好不容易开了45分钟到了big sur,  原以为最惊险的路段过去了,从来不吃冷饮的我也买了个冰淇淋给自己压压惊。


没想到小憩之后,还有近一个半小时这样的山路, 真没想到姐姐会有如此强大内心和顽强毅力,在夕阳最后一刻落下之时我们赶到了酒店,一颗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我在心里发誓说:明天1号公路走完,今生再也不去了!

                               八
第二天一大早,为了忘却昨日的紧张,我们悠闲地在海边的酒店White Water Inn 周围散步拍照留念,可惬意了!
随后去海象滩看了慵懒的海象们晒太阳,很有意思!


下午又去看了一下赫氏城堡,气派壮观,比英国女王住的温莎城堡豪华气派多了,有土豪金的味道,非常值得一看!


从城堡出来后,我开着车,踏上了去R美女家的路程,全程近5个小时,准备到圣巴巴这段2个小时的路程我来开。
起先我还挺紧张的,可是后来发现昨天惊心动魄的1号公路,今天这一段特别地轻松,我一般都开到了70mile/h(相当于国内120码),关键有两个车道,所以我就在慢车道里“慢慢”开,不用担心速度慢了,后面的车主着急,不过也有段山路稍微要紧张一点,但比昨天不知道好哪里去了。
开着开着,夜幕就降临了,到圣巴巴拉已经7点多了,还有200多英里(320公里)的路程才到家。
换姐开车,姐姐真倒霉,昨天开海边悬崖山路,今天居然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开夜路,中途有很多地方都开错了。
美国的高速公路夜晚特别复杂,开始开车是8个车道,一下子变成了6车道,后来又变成8个车道,过一会儿,又变成4个车道了,感觉得时不时就要变道,而且诸多分叉路口……因为视线不好,我们放眼望去,前面的密密麻麻车尾灯闪烁,繁星点点,完全看不到路。
也许是不是周末大家都下班急着回家,车辆数一点没减少,车速如白天一样快,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完全只有靠导航来指引我们前进。
最危险的情况是这样子的:本来 8个车道,导航上显示我们还有两英里路要从右边的岔口下去。由于车速太快,两英里一下就到了,所以为了防止到时候变道不及时,我们提早的到了最外面一个车道。
谁知道还没有到两英里就有一个分叉路口,而且是右边两个车道分出去,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直接下了那个路口。走错了,然后重新开始导航,又花时间回到原来的高架上来。
后来我们吸取教训,不到最右边的道,而是在倒数第2个道行驶,可是这样又不行,因为有时是三股道分出去了。
这时,我们实在没办法,真地不能再下高速了,否则半夜都到不了家。所以有时到了路口前,发现走错了,只好强行向左走直线。危险系数陡增。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当时的危险场景……
快到洛杉矶那一段, 一直堵车,导航上显示到达的时间不断地在推迟。
在高速上,为了赶时间,姐姐车速基本上在85m/h (国内的130 -140码),速度快是我害怕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令姐姐害怕的,她总觉得车有问题了,踩油门不能提速,缓坡上速度反而下降。
(有关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到家以后和我家先生深入了讨论了半天),我就是反复问姐姐刹车怎么样,她说那没问题,但是这堵车一下子提速,一下子踩刹车,刹车会不会失灵,她也说不清楚……
这一路上我心惊胆战,比昨天还要害怕,只好用手机放音乐节目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根本都不敢睁开眼睛,万幸的是,我们终于在晚上10:10圆圆满满到达了R美女家。
到家后,我和姐姐痛定思痛,分析了这次出行的问题。决定下次回旧金山的时候,一定要早早出发,安安全全地回到旧金山!


                     九
经过了1号公路历险记之后,我们对自己车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回旧金山的那一天,7个小时的车程(R美女说4个多小时她就能开到),我们决定早上7:30出发,哪里都不去,直接开到伯克利去还车。
R美女听到我们这样的安排,她觉得非常遗憾,建议我们还是顺路到洛杉矶几个有名的景点再去打个卡。后来我们还是听取了R美女的建议去打卡。
一路上我开车该犯的错误又都犯了,我真地非常惭愧,心里一直骂自己,开个车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
到了服务区,就是上了厕所,也没有休息。到打卡的点,只是去照了相,就离开了,没有任何的停留。没有吃午饭。
就这样,我们早上7:30出发,一直开到下午6点差5分才到还车的地方。(6:00还车)
我再也不想开车了!
回到旧金山,我和姐姐一直不断反思开车的过程。姐姐认为,帖子上很多人说1号公路好开,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开过悬崖边近两个小时的危险路段。特别是从蒙特利到big sur那一段。
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我一直认为是我们的车技太差了。如果大家都没有开过悬崖边的那段路程,(因为只有那段路是真正的沿着海边开,其他的路段都跟海隔了好远呢)
那所谓的风光旖旎的1号公路与其他的公路有什么区别呢。
最起码我认为R美女是肯定是开过的。
可万万没想到,R美女还真没开过最危险的那路段,因为她去的时候山体滑坡,路被破坏了,在修路,不能通行!
幸亏是事后才知道她没有去,否则,我们的心理压力会更大。
R女士后来感叹说, 没有想到,开车居然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压力和障碍。
美国1号公路对于R美女来说是美的不能够再美,一定要开车去游玩数趟的地方,又从来没有碰到过危险,所以善良好客的她希望朋友们玩好,建议一定要去1号公路好好欣赏美景。事实证明,她说得非常正确!
对于吴教授来说,因为他的车在1号公路上坏过,他觉得非常危险,所以他劝我们不要开车去冒险。事实证明,他说的也正确!
没想到我们老了老了,才真正地在生活中体验了一把小马过河的道理。
所以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光听别人怎么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知道怎么回事,大到孩子们的成长,小到对菜肴的喜好,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所以永远不要羡慕别人光鲜的生活,如正在读此篇文章的你,也不要羡慕我潇洒自由的旅游生活,因为这一切只有自己体验才能明白,是多么令人恐惧和害怕!
愿你、我、他永远不要过这种冒险的生活,生命是最可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