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鹿茸图书馆 2019-09-10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畅聊“诗意滁州”

2019年09月09日 18:28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作者:高洪波

诗意滁州

滁州是个很有诗意的地方,十一年前的2008年4月,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曾率一批著名作家走滁州,不为别的风景,只为凤阳县的小岗村,一个十八个农民为承包土地秘密结盟盖手印的地方,同行的作家记得有王充闾、陈忠实,以及当时还很年轻的安徽作家许辉。

这一次重走滁州看小岗便是许辉召来的,接待我们的是一群“90”后,凤凰网安徽站的员工们,十一年前这批青年还在上小学,十一年前我在作家团队里尚属中年,如今左右一看,居然成为第一长者,岁月如此不堪,除了慨叹岂有它哉!

图为高洪波在滁州游览

幸亏有诗。

当年顺手写过一组小诗,今抄录如下:

这组旧体诗名《皖行杂咏》,第一首是《小岗村印象》:“葡萄架外菜花黄, 喜雨过后炊烟香。处处架梁起新屋,乡人笑指蘑菇房。”其二是《生死盟约》: “三十年前生死盟,至今犹闻滚雷声。颗颗指印红似血,际会风云一握中。”第三首《万里题词石》:“只为果腹奔小康,塌天大祸一身搪。小岗走后忆万里, 幸有铁肩敢担当。”紧接着一首名《大包干纪念馆》:“须记‘民以食为天’, 方有高效大包干。个中苦辛谁记取?岂可浪名效井田。”以上几首灵感得自于小岗村,记得当时沈浩还在担任书记,他引进了三个大学生种植蘑菇。小岗过后看农村文化站,于是有了第五首《观花鼓灯》:“珠花摇曳走旱船,文化站里锣鼓喧。俚曲秧歌信口唱,农家鼓腹乐尧天。”第六首名《说凤阳》,是参观皇陵有感:“欲说凤阳语还休,花鼓声里赞风流。中都城外斜阳暮,六百年前旧濠州。” 凤阳古称濠州,朱元璋称帝后改称凤阳,建中都城,遂称名胜。

最后一首诗名《滁州口占》,因我突然奉命回京,匆匆取道滁州赴南京,在滁州吃了一顿便饭后离开,时间虽紧,但还是到著名的醉翁亭转了一下,当时公园置放不少饲养鹦鹉的鸟笼,故诗中写道:“环滁皆山山葱茏,鹦鹉声透翼然亭。文人到此休提笔,斗酒千樽学醉翁。”补充一点,当时尚无“八项规定”,便饭亦可小酌,遂有“斗酒千樽”一句。

图为滁州琅琊山风景区

诗意滁州在十一年前对我不薄,居然写得七首小诗。此行滁州,仍然有诗。而且比当年还多了一首,八首诗一个标题:《滁州纪行》,不过顺序小变,第一首即《醉翁亭》:“一亭遮城醉太守,让泉至今水淙淙。坡公书法惊天下,弟子恭书礼醉翁。

宋朝第一狂傲的苏东坡,却独对座师欧阳修敬重有加,故恭敬书写《醉翁亭记》,成为书界名帖,他曾论书法称“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推求”。可独独书《醉翁亭记》时中规中矩,体现了东坡敬畏座师之真诚。

第二首《小岗村》:“十一年前走小岗,葡萄满架蘑菇香。岁月磨洗旧擦痕, 静傍当年茅草房。”第三首因沈浩得句,名《红手印》:

小岗闻名红手印, 生死状上留深痕。

此行又逢三五通, 只因沈浩得民心。

当年走小岗,只看到一张盖红手印的生死文书,而今在新建的“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里,见到好几张盖着红手印的小岗村民申请书和请愿书,全是挽留沈浩不让他离开小岗村的,这首小诗写的便是又见红手印的感觉。在陈列馆看到沈浩孝顺老母,爱护乡亲,忘我工作的事迹,感到他本人以生命为笔墨,以小岗为纸张,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不忘初心的共产党人长诗,沈浩不朽,小岗长青。

图为大包干纪念馆

第四首与第五首与中都城和明皇陵有关,中都城正进行考古挖掘,我在《中都城》中写道:“斜阳偏照中都城,紫禁门外众鸟鸣。皇恩远去无多意,凤阳郊外花正红。”第五首诗名《读朱元璋碑文》:“草莽原来真性情,字字锥心放悲声。以孝治国昭天下,洪武郁文愧儒生。”明太祖朱元璋虽身世贫穷,但他绝非是大老粗,这篇《大明皇陵之碑》就写得情真意切,“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动遥苍……”至今听来,依然有无尽的凄楚悲凉。

在滁州三日,除小岗村与皇陵之外,还参观了两座湖泊,一为八岭湖,一为池杉湖。八岭湖得诗两首,其一《八岭湖》写道:“嘉山佳水八岭湖,诗情画韵百道河。枫杨舒枝迎远客,飞身滑落青草坡。”八岭湖有滑草场,射箭射击场, 有形状奇异的枫杨(当地叫鬼柳),还有大片的油桃林,遂有了第二首《采摘乐》:“满园红桃绽笑意,唤我枝头勤摘取。一桃更比一桃硕,何劳食客费心机!” 采摘美味油桃的感觉,一如几年前在广东惠州荔枝节上采荔枝,手忙眼乱,其乐无穷。

第八首诗写于池杉湖,此地原名大黄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美国引进可在水中生长的池杉,几十年来蔚然成林,同时引来水鸟成群,成为一处靠近江苏最近的景点。此外池杉湖以近二百种莲花的种植出名,所以最后得诗句《红莲湾》:

池杉湖上红莲湾, 印度睡莲美梦酣。

鸟语齐赞幸福地, 八万池杉送平安。

这诗中有几个故事,一是八万池杉,二是鸟语齐赞。盖因当年池杉被承包者砍伐之际,被现在池杉湖的负责人逐棵以高于一倍的价格买下,他买的目的很单纯:保护水禽栖息地,遂有了现今壮美的树、水、天、禽一色的美景。不仅如此,管理者还种植许多柿树,让冬季的鸟儿们有柿子可食,这种境界与情怀,说一句“鸟语齐赞”,当不为过。

池杉树形奇特,像啤酒瓶般的树身,下粗上细,八万株池杉形成的阵容,加上树间穿行飞动的各种水鸟,是一种何等壮观的奇景,你尽管去想象好了。我在广东新会见过小鸟天堂大榕树,在江苏兴化见过水杉森林,但前者鸟多树单,后者有树无鸟,都逊于池杉湖一二分颜色,故此行滁州,大自然景致中池杉湖最让我惊诧,据说秋天的池杉由绿变红,能保持两个月的嫣红身姿,应是比北京香山红叶更卓异的奇观吧!

诗意滁州,美不胜收,当东道主请我们一行作家写下一句感言时,我随手写道:

一座亭子名震天下

一位太守醉守太平

一个诗翁勘破人生

于是滁州化身为一座

历史文化名城

在岁月的长河中

巍然屹立

在山水的画卷里

色彩鲜明

这是真诚的感言,如果可以算作一首新诗的话,第九首应运而生。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副主编,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及冰心、陈伯吹、庄重文文学奖、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特别贡献奖等奖项。先后出版过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为二十一世纪祈祷》、《柳桃花》、《避斋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责任编辑:徐媛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