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谈气虚,可分为3个方面!补气:不妨艾灸几个穴位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9-09-10

中医理论中的气,包括宗气、元气、卫气、营气,而人的生命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气出入升降的运动。

如果气虚,就容易产生虚证,使气的防御、推动、温煦、固摄和气化功能都会受到减退,最终致使脏腑亏损,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让身体失去防备。可以说,中医认为“气”,是健康的基石。

一、什么是气虚

中医谈气虚,大多分为以下这3个方面:

1、肺气虚

肺气虚为中医证候名,指肺的生理功能减弱,也成为肺气不足。肺气虚的主要表现:常感觉气不够,稍微活动一下就喘气,声音低怯;自汗,即排除生理性出汗后,出汗太多不合常理的情况;整天做事提不起劲,皮肤干燥、瘙痒;容易感冒,痰液是清稀的,面容苍白无华。

2、脾气虚

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所引起。脾气虚的主要表现:食欲减少,没有食欲,食后常感觉胃脘不适,吃的明明很少却容易腹胀,日常生活工作中容易疲倦没力气,大便不成形,面色萎黄。

3、肾气虚

肾气虚,生长生殖功能下降,摄纳无权等所表现的证候。肾气虚的主要表现:耳朵嗡嗡响、腰酸、气不足、自汗、容易头晕、常忘记事情、晚上起来上厕所次数增多、感觉双腿发沉,手脚经常冰凉、骨质疏松等。

二、补气,对症可以艾灸这些穴位:

中医补气,常采用药用、按摩、针灸等方法。针灸法通过刺激人的经络穴位来达到治疗效果,需要找正规的医生。穴位按摩法可以在家操作,但要找对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1、肺气虚艾灸太渊、肺俞

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桡侧腕区肌腱的外侧,拇长展肌腱内侧,主补肺气兼滋肺阴,通过按摩或艾灸此穴位,可以起到改善呼吸系统疾病(如扁桃体炎,肺炎)、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肺俞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纯补肺气少兼理气,通过按摩或艾灸此穴位可以缓解肺系疾病,如咳嗽、感冒、气喘等症状,除此以外,肺俞穴还可用于缓解肩颈疼痛等局部病证。

2、脾气虚艾灸合谷、足三里

合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善补全身之气,通过按摩或艾灸此穴位,可以起到缓解身热、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呕吐、便秘、痢疾、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痛经、闭经、皮肤瘙痒、疔疮;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但是艾灸合谷穴要注意,孕妇是忌用的。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也是健脾和胃的必选穴,擅长补益肠虚,胃脾虚证。按摩或者艾灸足三里,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还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生发胃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

3、肾气虚艾灸肾俞、关元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此穴主治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通过艾灸此穴位,可以起到增加肾脏血流量,调理腰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关元是人体的保健穴位,艾灸此穴,可以起到养肾培元,温阳固脱、强健身体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曾晓虎. 面口合谷收[N]. 大众卫生报,2015-05-28(006).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