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好了明理 2019-09-10

(5488字,字数较长)

我们都清楚,时间对于战争来说,有着“决定姓”的作用,所谓兵贵神速。

早到战场,既能提前观察战场形势,占据有利地形。又能根据地理形势,采取针对性的战略战法来迎击敌人。

既然时间对军队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行军“,便是将帅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了。只有行军有组织、有效率地进行,才能保证“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

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看书的标题就明白这是一本将如何练兵的书。其中练营阵(行营)篇,将如何训练士兵“行军”归纳了十八个要点,包括怎么开启行军、行军途中如何发布命令、如何分兵等都做了详细描写。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更早的《孙子兵法》亦有行军篇,其中更是详细介绍了行军中对天气、地势、环境(树木草丛等)的利用。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行军的基本指导原则

现代化行军,有着各种运输工具,汽车、火车、飞机、军舰等等,同时也有着发达的交通网络。因此,现代行军是极为便利的

但古代就没这么快捷方便,除了辎重与骑兵外,其他士兵全部都靠步行。另外古代行军不一定走大路,也会走小路。路况不是很好。因此古代行军可谓是困难重重。

尤其是需要执行“奇袭”任务的部队,那真的是哪里难走走哪里,否则被敌人侦查到,非但任务完成不了,自己还可能会陷入危险(奇袭一般人数都不会多,核心便是“奇”)。

要想取得战前的目的,行军前的“组织”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那么行军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吴子兵法·治兵》认为:“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吴子认为,行军的关键在于保持合理的速度,保证士兵的饮食适度以及士兵有充足的体力。

若仅仅从行军方面来看,吴子的说法算是完整的。但从整个战场来分析,却提到对敌人的警惕心。若敌人突袭,仅仅以上三点是不足以保证军队有反击的能力的,或许敌人一发动攻击,己方就开始逃散,无法组织反攻。

西汉名将赵充国(麒麟阁功臣之一)指出:“行必为战备”,这才是行军的核心原则。只有时刻保持警惕,随时为进入战斗而准备,才能保证行军途中的安全。

因此,将吴子与赵充国二者的言论合二为一,便是较为稳妥的“行军之道”,也就是行军的基本指导原则。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军队都是按照特定的队列编组起来的,但行军中却不能按照平时演练的作战阵型行军。必须根据外部情况(地理环境或者敌情等等)与内部情况(辎重车马的多少,兵种的配备)来合理安排行军时的编组。

当然,在行军之前既要考虑到突发情况。比如遇到敌袭,如何调整队列。也要为侦查、联络等工作提前做出部署。

行则发哨远探,止则息马抄粮”,“不许多携辎重……恐压牲口不轻便也”都是对行军中具体操作的要求与描述。

行军中如何保证路线的准确性

行军除了队伍的组织外,最重要的便是按照“特定”的路线前行。若迷失道路,轻则贻误战机,重则陷入困境、全军覆灭。

西汉飞将军李广,就因为“惑失道”,贻误战机,导致“单于遁走”,使卫青消灭匈奴单于的计划功亏一篑。最后李广更是因此而自杀。

明将李文忠追击元军,率军进入陌生的漠北,结果“迷失道”,导致“乏水,渴死者甚众”。

这些都是因脱离“行军路线”而导致失败的案例。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那么如何保持正确的行军方向?

一、辨明方向与指南针的应用

古代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离不开其在军事领域的巨大作用。《武经总要》卷十五,专门讲解“军队行军”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比如夜晚如何辨别方向,“当视北辰及候中星为正”。若没有星辰只因,则“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看来“老马识途”在军中是“常识”啊。

其中更是有指南针的制作方法,《武经总要》称其为鱼法:

鱼法,用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中,火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醮水盆中,没尾数分,则上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当南向午也。

行军中想要不迷失道路,首先便需要找准“东西南北”。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二、作战地图的应用

行军作战前,将帅第一要务就是看地图,辨方向。对于陌生的环境,只有通过地图才能找出最便捷、最安全的道路,为己方的行军减少阻力。

早在春秋时期,管仲所作的《管子·地图》中就列举了“地图”的重要性: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地图,便是出土自马王堆汉墓的《驻军图》。《驻军图》用黑、朱红、田青三色彩绘而成,算的是一部“彩色地图”。驻军图上更是表明依托地形,部署兵力,若这种地图被敌人得到,那么己方的虚实就会被敌人掌握,给自己带来致命的危险。

东汉名将马援,更有制造“沙盘”的记录。“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 《后汉书·马援传》)

可见,地图用于军事在古代早已有之。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若说关于地图的段子,莫过于三国“张松献图”了。正是有了张松的地图,刘备对“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有了详细了解,才减少了拿下益州的阻碍。

刘邦能打败项羽,萧何功劳最大。萧何之所以功劳大就在于其眼界。刘邦入咸阳,萧何不拿金银财宝,专门收集秦朝的“图书”。这才有了“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戹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史记·萧相国世家》)

三、乡导(现在的向导)的选择以及主帅的选择

现如今的向导就是脱胎于最初军事的乡导。乡导在古代行军中,多指孰知附近地形的本地人。《孙子兵法》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不知地利,便不能轻易行军。若要知道地利,便需要借用乡导的指引。那么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乡导了?当然不是。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古代乡导其实有两类:本地人和敌军俘虏。对于陌生人尤其是敌人俘虏,必定不能轻易相信,需要一一鉴别。

项羽冲出刘邦的“十面埋伏”,率领数百骑逃跑后,就是被人故意指错了方向,进入绝境,被刘邦部队包围,最终自杀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田父”这个本地人,不可能不知道“左”路不通,他如此必定是恨极了项羽。

那么如何利用乡导?又如何防止乡导是“敌方间谍”?

这些便是主帅的任务了,首先需要“赏之使厚其心,备之使严防其诈”(《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同时指出乡导不一定非得本地人,只要“谙彼山川之险易、敌之虚实”就可拿来当乡导用。

除了收买与防备,将帅更需要“鉴其色,察其情”,然后“参验数人之言,委曲相合”,只有这样才能信任这名“乡导”。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西汉名将卫青,为何能够长途奔袭,直达匈奴右贤王营帐?就因为卫青的军中有“出使西域”的张骞存在。

张骞在帮助卫青之前,已经在匈奴、大宛、月氏等地生活了十几年,完全算的上本地土著。

有了张骞这个乡导,卫青行军才能无往不利,不仅能找到匈奴踪迹,还能找到水草之地,保证军队水资源的补充。

可见一个合格的乡导,对战争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若李广有个乡导,是不是就不会迷路了?)

如何选择行军道路

若仅仅是普通行军或是在本土作战,便可以选择平坦的大道,比如秦朝修建的军事大路——直道。因为这种行军,不需要隐蔽性,那么宽敞易走的大路自然是首选。

需要谨慎选择行军路线的大多是客场作战,因为对地形不熟悉,不知哪里会突然冒出敌人来,因此便需要谨慎的选择行军道路。(这一点会在下面提到)

我们在这里主要说执行“突袭”任务的队伍如何选路。

这类队伍为了隐蔽行军,往往选择的都是无人的小道、险道,也就是将帅常说的“间道”。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这种取间道行驶的军队,为了速度与体力(因为这种道路需要开路、爬山等等,消耗体力极大),常常需要轻装上阵。

“轻装”那么必然食物带的不多,若不能尽快绕到敌后或潜行到作战目的地,那么己方就可能被饿死。

三国邓艾偷渡剑阁,便是一场经典的间道“突袭”战。看看邓艾的行军过程,就知道魏军若想抵达成都,除了拿下剑阁,大军别无他路。

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三国志·邓艾传》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邓艾进入蜀地后不久,为何刘禅就在姜维主力还在的情况下投降了?因为他认为既然邓艾都已经到成都了,那么魏国的主力肯定已经拿下了剑阁,自己已经无险可守了。因为他没想到有人会偷渡剑阁。

从中邓艾的行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间道不仅自带危险,甚至需要军队自己开山取路、造桥过河。稍后不慎,就是补给匮乏,人命危急。

这也难怪诸葛武侯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毕竟太危险了!

兵贵神速,行军应该采取多快的速度

《武经总要·卷五》:“凡军行在道,十里齐整休息,三十里会乾粮,六十里食宿”。也就说,一般情况一天行军60里,就需要诸军吃饭睡觉了。

从上面的记述也可以看出,行军路程便是“军用时间”,什么时候吃饭、休息是按照走了杜多少里路来判断的。

当然,这60里指的是一般情况。但有时为了取得先机,或者“趁敌不备”往往采取的是急行军。比如三国曹操听说刘表去世后,为了率先掌控荆州,“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北齐高欢为了消灭尔朱兆,骑马追击,“精骑驰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古代战事中,不乏这种急行军的案例。但这种急行军的“危险度”也是极高的。这种急行军对士兵、马匹的消耗极大,虽然能达到出人意料的目的,但也可能遇到的是“精力充沛”的敌人,被对方“以逸待劳”给击败。

《兵经》“趋一日力疲,经昼夜者神疲”。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劝东吴共同抗曹的理由之一就是:曹操急行三百里,已经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我们孙刘两家联手,还用怕犯了兵家大忌的曹军吗?

同样曹魏的夏侯渊就以急行军而闻名,《三国志》称其:“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外”,经常“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曹操也正是因为夏侯渊“急疾”的性子,知道急行军的危害,于是将性格稳重的张郃派给他为副将,就是希望两者互不,不至于让夏侯渊因为急行,而陷入危险。

注:朝代不同“里”换算到今天“米”不同,商周时期约406.8米,秦汉时期约415.8米,隋唐时期约540米或530米,明清时期约576米。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行军中的军队,也是军队战力较弱的时候

行军的时候,是一只军队战斗力最弱的情况之一(之一也可以去掉),因为行军的时候兵力分散,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战阵列,难以对敌人进行有效的反击。

若想以较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战果,那么偷袭(埋伏)一支行军中的敌人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公元前627年,晋襄公因为不满秦国擅自袭击郑国,便命晋军埋伏在殽函地区——秦军从郑国返回秦国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埋伏秦军。

晋军也因为提前埋伏,占据地利,以极小的代价全歼秦军,造成了秦晋百年的仇恨。晋秦的殽之战也是记载最早的埋伏战。

因此行军中如何防护军队,也就成了将帅们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行军防护措施一:尽量避免狭长、窄小的峡谷、小道等。

《孙子兵法·行军》中介绍了如何应对“地形”,“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凡是遇到上面的地形,远远避开。若敌人处于上述的地形中,别考虑了,进攻吧。

上面提到的殽函地区便是一条狭长的通道。秦军选择它为行军路线,主要还是秦国没想到自己的亲家晋国会攻击自己(当时殽函地区归属为晋国)。

西汉名将周亚夫平七国之乱。他从长安出兵后,避免了容易中埋伏的“殽、黾”地区(等同上文的殽),而是向南“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哪怕行军时间多上一两日,也不想中了埋伏。

待周亚夫到达雒阳后,派兵搜寻殽、黾地区,果然发现了吴王的伏兵。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行军防护措施二:光派斥候,增加己方的“眼睛”

斥候既能探寻敌人军队的踪迹,也能搜寻前进路线上是否有埋伏,为后方大军扫除隐患。斥候便是一支军队的眼睛,只有保证“眼睛”看的更多、更远,己方的军队才更安全。

行军防护措施三:提高警惕,派出精锐小队排查隐患

有些地势险要的地方,仅凭斥候无法完全排除隐患。

这时候主帅就需要组织一支精锐小队(数百人)守在道路的入口,防止大军进入后被断掉退路。

然后令派一支精锐小队,先大军一步,沿着大军的行军路线,对其中的树林、高山、草丛等能藏人的地方一一排查。若有高地,便站到高地上,将大军前进路线尽收眼底,对地形有更深刻的了解。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刚到战场,主帅常常喜欢带着将军们登高,你以为他们都喜欢爬山玩啊?他们登上高处,能观察敌军的阵型、人数、对方的状态,以及战场的地形。为接下来的战争做战术安排。

张辽与孙权的合肥之战。张辽突袭孙权大营,孙权一时间没搞清楚状况,首先便是“走登高冢”,查探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明白了局势,才能为此做出合理的安排,是迎战还是撤退。

说完了“高地”对一支军队的作用,我们来继续说行军。

上述几点做完后,将帅仍需要分兵前行。辎重、老弱士兵率先进,步兵随后进入。若有埋伏,敌人一般都是攻击先头的辎重。

若敌人强大,将帅就将后续步兵撤回,不管前方的老弱与辎重。

若敌人不强,士兵就前去救援、击敌人。不得不说,战争的残酷不仅来自于敌人,还有己方。

只有分兵前进,前后相应,才能保证在狭窄的道路,不被敌人埋伏击败。

古代行军背后的故事,如何行军,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谁来带路

结语

行军打仗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着史书上的“破之”、“击之”、“败之”几字,总以为战争是那么的“简单”——大军到达战场,然后开打。

殊不知,战争是从开始动员的时候开始的。

战前战略制定、行军规划、后勤粮草补给以及运输、行军防护、战斗战术的实行等等,都需要一步步安排出来。

战争不光拼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战争”幕后的东西同样精彩,同样重要。一个将帅能把军队安全、准时的带到战场,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