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们是松鼠的亲戚,可以在林中滑翔

 大自然野趣 2020-10-29

在松鼠家族中,还有一个旁支。它们可以滑行,可以跳跃。它们就是鼯鼠家族,也被称为飞鼠。分布在亚欧大陆、美洲大陆的热带与温带丛林中。之所以能够滑行,是其借助于飞膜以及尾巴,其飞膜可以撑开以起到翅膀作用,尾巴就是舵,可以控制方向。据说,有的可以滑行47米。它们大多是夜行性动物。

别看它们能滑滑翔,但中国古代先贤荀子认为:“鼯鼠五技而穷,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看来,荀子对它们要求很高啊!话会所回来,若是它们滑翔、游泳、打洞等各种本领羊羊都会,而且还很精通,那岂不是神兽。即使是神兽,也难逃人类人类贪婪的魔爪。

在中国,有以下几种飞鼠,有些还是中国特有种。

1、毛耳飞鼠

摄影:赵江波

小型鼯鼠类。吻部相对较长。国内分布于云南、 贵州、广西、海南、广东及台湾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 老挝。夜行性,生活于热带及南亚热带原始森林。食物以植物的果实为主,也吃植物的花、嫩 枝叶、芽等。

2、复齿鼯鼠

摄影:王昌大

吻部相对较短。吻鼻部、翼膜及足背呈黄褐色。耳郭发达,耳基部内外侧具黑色的长簇毛。背毛棕褐色或土黄色;腹毛黄白色;尾毛以灰色为主、蓬松,远端具黑色长毛。为中国特有种。

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 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 西藏等地。通常独居,生活于温带及亚高山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一般在树洞中筑巢,夜行性。主要以植物的果实、种子、花、芽及嫩枝叶为食。

3、红白鼯鼠

摄影:牛蜀军

大型鼯鼠类。相对于其他种类的鼯鼠,红白鼯鼠的毛被较浓密且更具光泽。头部白色, 眼眶赤褐色,身体背面、侧面及翼 膜大多呈棕栗色或赤褐色,腹部橙红色 ( 中央区域也有呈现灰白色的 个体)。腰部中央具有一个淡黄色或黄白色的大型斑块。

国内分布于云南、 广西、贵州、重庆、四川、甘肃、 陕西、湖南、湖北、江西及台湾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

摄影:袁屏

通常栖息于海拔 1000- 3000m 左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暗针叶林中,常在高大乔木的树冠或树洞内筑巢,滑翔能力较强。食物包括植物的嫩枝、叶、 果实等,也吃昆虫及鸟卵等。

4、灰头小鼯鼠

摄影:董磊

吻部相对较短,额部主要呈灰色,喉部白色,耳黑、基部 灰棕色且内侧有浅红色斑。体背部无 白斑 ( 这是与白斑小鼯鼠的主要区别)前后足背橙红色, 尾浅棕色并夹杂有黑毛,尾梢黑色。

国内分布于西藏、云 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北、 湖南、甘肃和陕西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及缅甸北部。

主要生活在海拔 1000- 3500m 左右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针叶林中。树栖性,通常单独活动。大多在高大树木的树洞或树杈上筑巢,夜间活动。主要以植物的果实、 嫩芽为食物。

5、栗褐鼯鼠

摄影:郭亮

大型鼯鼠。背部毛色呈黄褐色或暗棕色。从头至尾基部具 有暗棕色至淡黑色的纵行条纹。肩部 黄斑明显。体侧及翼膜深黄褐色。腹 部黄褐色。尾基部棕色,尾毛以黄褐 色为主,杂以黑色毛尖。足黑色。

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和不丹。

夜行性。树栖。主要 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林环境,栖 息地海拔可达 3000m 左右。主要以植 物的嫩叶、芽及禾草为食。筑巢常选 用地衣、苔藓等柔软材料。

6、栗背大鼯鼠

摄影: 黄秦

眼眶及鼻周黑色,脸颊部灰黑色,头、颈及躯干背部以栗色为主。大多数个体从肩部以后开始有散布的白色毛尖,至腰臀部更多。胸、腹部以棕褐色为主,四肢足趾部黑色。尾呈圆柱形,尾毛发达,后端基本呈黑色。

国内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海南、台湾等地。国外分布于缅甸等。夜行性,生活于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在高大乔木的树洞或树冠顶部筑巢,一般独栖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植物的果实、种子、花、芽、嫩枝叶,以及苔藓等为食。

7、小飞鼠

摄影:权毅

小型鼯鼠类。有短而稠密的毛体。腹毛淡白到米黄色。背部毛灰色,比腹面深些。足腹面白,背面 棕色。尾扁,尾侧毛较长,尖尾部淡灰黑色。眼大且黑。

国内分布于西北和东北地区,向南延伸到中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朝鲜半岛、日本等。

栖息于中国北部海拔 2500m 的冷杉林中。也常出现在成熟的桦林中。喜好在树洞筑巢。大多数交替占有着几个巢,不冬眠。夜行动物。个体非常灵活。食物包括坚果、芽、嫩枝、浆果、桤树和桦树花,偶尔吃鸟卵、雏鸟、蘑菇和昆虫,会储藏大量食物。

8、灰鼯鼠

摄影:李锦昌

眼眶呈淡棕黄色。耳 郭稍圆,耳尖呈黑色,基部外侧黄褐 色。喉部灰白色,皮毛柔软而疏松。背部毛色整体偏暗,带白色至米黄色 的毛尖。腹部整体呈浅灰色,毛尖白 色。翼膜外缘橘黄色。足背稍显黑色。尾较长,具黑色的长毛。

为横断山区特有种。仅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等地。

夜行性,晨昏活动频繁,栖息于海拔 3000m 左右的亚高山 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滑翔能力较 强,一般筑巢于高大乔木的树洞或离 地面较高的岩石洞中。以植物的果实、 种子、嫩枝叶、芽等为食,也吃昆虫

9、沟牙鼯鼠

摄影:牛震

吻鼻部至两颊浅棕灰色。眼周棕色转深。额部灰 棕色。颌下有一褐色小斑块。耳 基部无细长簇毛。背毛长且蓬松、 较柔软,浅棕色至暗棕色。腹部 毛较背毛短、黄白色。翼膜边缘 呈棕黄色。尾呈棕色略微扁平, 尾端部黑色。足背黑色。

为中国特有种, 仅分布于四川、甘肃及河北。

夜行性,晨昏活动频繁。栖息于海拔 2500-3000m 的冷杉、红桦混交林环境中。滑 翔能力较强,一般筑巢于树洞。

10、林睡鼠

摄影:王瑞

个体中等。体长 80-100mm。尾长等于或略长于体长。耳前至眼前及眼周围有一道 明显的灰黑色纹路。身体背面毛色棕灰色,脊背、 头顶、枕部有赤褐色色调。腹面毛基灰,毛尖淡 黄,背腹毛色界限明显。尾毛厚密而蓬松,尾两 侧的毛比尾背面和腹面的毛长,尾毛深棕灰色。

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北部。国外还分布于中东、向西北到欧洲。

大多数像小松鼠,有柔软而密实的毛,尾毛蓬松,眼睛大而圆。善于爬树。有特殊的尾断后能再生 能力。数量稀少。中国分布的林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Chaetocauda sichuanensis)均十分罕见。尤其四川毛尾睡鼠生境特殊,仅分布于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和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全世界的标本数量仅 5 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生态学资料几乎空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