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汉纪十 一次失败的引诱(一)

 修悟搏 2019-09-10

公元前133年,雁门郡马邑县的豪强之士聂壹,通过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议:“匈奴刚刚与汉和亲结好,亲近信任边境吏民,可用财利引诱他们前来,汉军预设伏兵袭击,这是肯定会打败匈奴人的妙计。”武帝召集公卿讨论这个建议,战国之初,代国保有它的全境时,北面有强敌匈奴的威胁,内受中原诸国军队的牵制,但仍然可以尊养老人,抚育幼童,按照季节时令种粮植树,粮仓中一直有充足的储粮,匈奴不敢轻易入侵。现在凭陛下的神威,天下一统,但匈奴的入侵却持续不断,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在于没有使匈奴恐惧罢了。我私下认为打击匈奴对国家有利。”韩安国说:“我听说高皇帝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能吃上饭;等到解脱围困返回都城之后,却没有愤怒之心。圣人有包容天下的器度,不因自身的私怒而伤害天下大局,所以高皇帝派遣刘敬为使臣与匈奴和亲,到现在已为五世的人带来益处。我私下认为不打匈奴对国家有利。”王恢说:“不对。高帝身披铠甲,手执利器,征战将近几十年,他不向匈奴报复被困平城的怨恨,并不是因为力所不及,而是出于让天下人休息的仁心。现在边境经常受到匈奴侵扰,受伤战死的士兵很多,中原地区运载死亡士兵棺木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是仁人所悲痛的事。所以说打匈奴是应当的。”韩安国说:“不对。我听说善于用兵的人,让自己的军队温饱以等待敌军饥饿,严明军纪以等待敌军混乱,安居军营以等待敌军疲劳。所以一旦交战,就会全歼敌人;一旦进攻敌国,就会攻破城防,经常安坐不动地迫使敌人俯首听命,这是圣人的作战方法。现在如果轻易地对匈奴用兵,长驱直崐入,难以成功;如果孤军深入就会受到威胁,齐头并进就没有后继,进军太快就会缺乏粮食给养,进军缓慢就会丧失有利的战机,还没有走到一千里,就会人马都缺乏粮食。这正是《兵法》所说:‘派出军队,就会被敌人擒获。’所以我说不打匈奴为好。”王恢说:“不 对。我现在所说的打匈奴的方法,本不是征发军队深入敌境;而是要利用单于的贪欲,引诱他们到我们的边境,我们挑选骁勇的骑兵和壮士,暗中埋伏,用来防备敌军,谨崐慎地据守险要的地势,以加强防御的力量。我们的部署已经完成,有的军队攻崐打敌军左翼,有的军队攻打敌军右翼,有的军队阻止敌人前进,有的军队断绝敌人的退路,这样就肯定能擒住单于,必定大获全胜。”武帝采纳了王恢的主张。

一、豪强聂壹。他应当是最早的时候与当地官员搞关系,虽然他做了一些不符合当时法律的事,但与官员关系好,所以也就这样过去了,这期间利用官员结交上朝中的王恢,并不断的向其输送利益。但聂壹不是一个满于现状的人,他的野心很大,后来发展的越来越大,最后大到可以与当地政府计价还价的地步了,所以当地官府养虎为患,也没有办法。聂壹做这件事的目的是想洗白自己,毕竟自己的起步是不光彩的,没能当官也是一个遗憾,所以想通过这件事洗白自己,为朝廷立一大功,争取能被任命官职。当地官员在王恢眼中已经被忽略,因为聂壹的势力显然已经超过了官府,管理当地百姓,聂壹的话语权已在官府之上。

二、作战与否。汉人与匈奴的生活习性不一样,即使我们把匈奴征服,就需要把官员派到北方去管理他们,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让他们彻底臣服,就城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用武力彻底让他们心服口服,这对刚刚继位的武帝来说也不太容易做到。所以作战与否是要看有没有必要,如果真的诱敌成功,杀死单于,匈奴不会心服,只会认为中了汉朝的计才失败,而不是两军对垒,拼的是实力。假如诱敌失败了,则会打破原来通过和亲建立的平稳关系,又会让边境陷入混乱状态,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样的诱敌的计策还是不做为好。

三、厚德载物。人要勇于实践,年轻的时候不怕失败,试错成本低,但到高位或走向社会,则不要轻易犯错,因为代价会非常大。武帝如果失策,影响的是汉朝的统治和广大民众的生存,而他当太子时做错了一件事,可能只会影响到自己身边侍臣、宫女的利益和安全。所以已经步入职场的我们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三思而后行,凡事谨慎小心。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社会是所大学校,只有经过检验的理论才算是真正落地。我们有时想每天读书而不去实践,等自己读的书足够多觉得不会再犯错再去实践,这样的想法也不对,实践没有不犯错的,不要因噎废食,大的原则性的错误不要犯不可以了。不要因为追求完美而失去锻炼成长自己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