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教师节,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送腊肉?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10
古代教师节,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送腊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教育制度引进中国,许多中国传统礼仪渐行渐远。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所以今天就来讲一讲古代的“拜师礼”!

古代教师节,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送腊肉?

悟空拜师

古人云“尊师重道”,而如今却没有多少人真正行过拜师礼。

在中国古代,就有拜师礼的说法,拜师礼仪是“尊师重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古代的拜师礼是六礼束脩。

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

《论语》中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

【翻译】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也就是说,只要十条腊肉干,就可以拜孔子为师啦!

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总要有拜师典礼。

古代教师节,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送腊肉?

所谓的拜师典礼,就是先向老师鞠躬,然后再奉上“束脩”,这样,孩子才算是正式入门求学了......

学费即是“束脩数条”,束脩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送“束脩”投师的礼俗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

束脩六礼(古代入学拜师时,学生需要提供给学院或者先生的六种带有特殊寓意的礼品):肉干(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图大展)等组合成的六礼束脩。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古代教师节,学生为什么要给老师送腊肉?

束脩六礼

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收下礼物后,老师再将象征开窍生智的龙眼干、寓意早日高中的红枣和寓意聪明的葱回赠给学生,同时带领学子齐颂《大学首章》,象征担下“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

在古人的观念中,老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重要的造就培育之功。

“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三者而已……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力有所不及处,赖师之教尔,故师之德配君父”。把老师的恩德高于于父亲,所以老师不但有“恩师”之称,而且被弟子称为“师父”。

“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是古来敬师的名言。只要师徒关系形成,师傅有责任把学生想学的东西教会为止,使学生有自立生活的一技之长。

礼仪二字,最重要的并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其内在蕴含着的礼节、规范和精神。送给老师的束脩之礼,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却承载着对老师的尊敬之意和自己求学的诚意。

那么,今年的教师节,你给老师送腊肉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