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颌下腺涎腺结石的影像学诊断

 天山外客 2019-09-10

距实践技能考试还有24天,综合笔试还有 94天

涎石症是由于腺体分泌唾液钙化异常所导致的在腺体或导管系统中发生异常钙化团块,导致唾液分泌障碍,继发引起腺体感染等一系列病变。

颌面部有三大对唾液腺中好发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最后是舌下腺; 80%以上发生于下颌下腺导管内[1]。本文通过采用影像学的方法,诊断下颌下腺结石的部位、大小,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2 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的30例下颌下腺涎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如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0.11岁。发病年龄段20-29岁,3例;30~39 岁,11 例;40~49岁12例,占23.1%;50-65岁,4例;病程1月~5年不等;单侧发病29例,双侧发病1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

1.2 判断结石部位

首先,通过患者主诉判断发病部位;通过临床检查(视诊及双手双合诊)初步判断结石的大致位置。然后通过拍摄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判断结石的发病部位。参照吴大铭的分类方法,以牙齿为参照物将结石的位置分为前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磨牙后区[2]。将位于前牙区和前磨牙区的结石成为导管前部,磨牙及磨牙后区成为导管后部,腺体内成为腺体部。

1.3 手术方法

30例患者中,29例患者经口内切口取出结石。1例经颌下切口,去除下颌下腺,摘除腺体及位于磨牙后区近腺体处结石。术后观察结石形态,采用游标卡尺检测结石的直径或长度。

2、 结果

本研究中,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 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 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 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mm-29.0mm不等。

3 、讨论

3.1 定位下颌下腺导管结石

本研究发现,下颌下腺结石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其中高发于导管后部。有学者研究,发生于下颌下腺导管后段的比例约较高[1-2],其中近腺门(近腺体与导管连接处)结石最多见,与本研究略有不同。临床定位下颌下腺结石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通过视诊观察口底粘膜及导管走形部位有无异常,然后通过双手双合诊有后向前滑动触诊,初步检查导管有无结石;然后通过下颌横断合片定位导管结石的部位[3]。但是,下颌横断合片的检查结果受到结石的钙化程度的影响,如对于阳性结石可以检查出来,但是不能用于阴性结石的检查。下颌横断合片容易操作,费用较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对于腺体内的结石,个别患者可以采用CBCT进行诊断[4],但是其检查结果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以及钙化程度。另外,CBCT所截取层的厚度也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3.2下颌下腺结石产生原因

涎腺结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唾液内粘蛋白的含量,唾液在导管内的流动速度,以及导管的走形方向。在三大唾液腺腺体中,发生结石率最高的是下颌下腺,尤其是在导管中的发生率最高,其原因是腺体分泌的唾液流动性较差,唾液容易淤滞;颌下腺导管走行是由下向上,加重了唾液的淤滞,易于结石的形成;其他的原因也对结石的产生起到加速作用,如导管的位置较浅,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导管局部炎症出现以及导管狭窄,这对导管结石的出现是一种促进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下颌下腺的解剖结构有很深入的研究,如Baurmasb等[5]通过研究发现导管在后部时位于后外下,而在下颌舌骨肌向前走行时却转向前上内转向;而下颌下腺是一个以粘液性腺泡为主混合性腺体,其分泌唾液较为粘稠,易于潴留,为结石的产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腺体内,少数腺叶间导管并非全是光滑的管壁,部分向外隆起形成憩室,便于结石在腺体内形成[6]。

本研究发现少量患者在下颌下腺腺体内有结石的产生,尤其是靠近腺门处,部分表现为“类骨盆样表现”(pelvis -like formation or basin -likestructure)[7]。总之,颌下腺结石的产生就是由于内在因素及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的方法取出结石,根据术前检查,定位准确,所取结石的形态大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可能与唾液的流动沉积有很大关系。

总之,我们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的方法判定下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徐力

编辑整理:小七

参考文献:

[1] McGurk M, Escudier MP, Brown JE, et al. Modern management of

salivary calculi[J].Br J Surg,2005,92:107-112.

[2] 吴大铭,俞创奇.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位置分布及形态研究:附65例临床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7(2):125-127.

[3]王松灵.涎腺非肿瘤疾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88-89.

[4] Avrahami E, Englender M, Chen E, et al. CT of submandibular gland sialolithiasis [J]. Neuroradiology,1996,38:287-290.

[5] Baurmasb D. Submandibular salivary stones: Current management modalities[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4,62:369-378.

[6] 程勇,龙星,李小丹,等.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价值[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131-133.

[7] Nahlieli O, Baruchin AM. Long-term experience with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alivary gland inflammatory disease[J]. Laryngoscope, 2000, 110:988-993.

[8] Park JS, Sohn JH, Kim JK. Factors influencing intraoral removal of submandibular calculi[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5 (5):704-7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