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的印章有哪几种形式?

 RK588 2019-09-11


▲和合石瓢  范宇臣(李寒勇弟子

紫砂以造型丰富,古朴敦厚见长,而紫砂款识与其它陶瓷制品的款识不尽相同,别具特色,已成为紫砂艺术不可少的组成部份。
紫砂壶与书画作品一样,是属于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最终需要作者本人的印来做身份肯定,款识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壶的价值体现,“壶因字贵,字依壶传”用来指印也恰到好处,壶因名人印而身价倍增,印因壶的精巧而日趋闻名。


 印章款识的发展



▲和合石瓢  范宇臣(李寒勇弟子

唐颜师古注曰:“款,刻也;识,记也”,“款识”一次最早见于青铜器铭文,历史相当悠久。
紫砂壶最早作者印章,可以追溯到供春在树瘿壶上刻下『供春』二字的那一天,紫砂壶落款的雏形。

▲陈鸣远印章

时大彬时代,文人开始参与紫砂艺术,由大彬首先镌刻『庚戊冬日时大彬制』款识,从此在紫砂壶上署名成为潮流。

陈鸣远时期是个过渡时期,刻款逐渐被壶底盖章取代,形成了壶底姓名大章,壶内名章的署名风格。
乾嘉年间,陈曼生开始参与壶艺发展,书斋名、年款章出现。如:“阿曼陀室”,“桑连理馆”等等。

  • ▲彭年制曼生铭仿古井栏壶


历经几代紫砂艺人的发展贡献,使得紫砂壶印成为鉴赏年代和作者的重要佐证之一。

现将紫砂款识以内容分,有纪年款、堂名款、吉语款、诗词款和陶人款等。以部位分有底款、墙款、肩款、腹款和盖款等。所用书体正、草、隶、篆均有。

这些刻、印在砂壶表面的文字,表明了此器的年代、制作者、装饰者和订制者等信息,为紫砂壶鉴赏和估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印章的使用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印章大小要适宜。印钤款,理当视作品的大小而相应配置。倘若几人合作,几人的印章大小亦宜相仿。因此一般艺人都会多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印章,用起来方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二、印章形式要善择。印章变化有致可与整体作品的艺术美相得益彰。印章除正方形,还有半通形、瓦当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各种印面形式。凡一件作品同时钤用二方或二方以上印章者,就须择不同的印面形式。
 
三、钤印的位置要得当一般用印在壶盖内、壶底、壶把或者壶内腹四个部位。用得好,可以起装饰作用,活跃振醒,得画龙点睛之妙。

 

印章的形式 

自时大彬始,至清、民国及当代,常见的紫砂壶底款表现方法有两种:刀刻和印章钤印。

以刀刻署款必须有书法根基或较高的悟性,而一般工匠很难达到。刻款麻烦,速度慢,不适应商品生产的请求,因此它逐渐让位于印章。

而印章可以不断地重复应用,适应了批量生产的需要,避免了不确定因素使得刀刻的款识产生异变,给后人鉴赏带来不尽的困扰。

印章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案印章,一是文字章。另外还有图文相联合的印章。

汪寅仙印章(各种印面)

印章款识的印面不一,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异形或称肖形等。
圆形章:许晋侯制水仙花壶,壶底钤有'许晋侯制'四字圆形章,此壶现藏于旧金山亚洲博物馆。
椭圆形章:余剑霞制井栏壶,'余'字是椭圆形章。黄玉麟制大提梁壶,壶盖内钤'玉麟'椭圆形章。
正方形章:徐飞龙制汉方壶,壶底钤'荆溪徐飞龙制'六字正方形印。

▲顾景舟印章(部分)

长方形章:清代末期仿时大彬壶,壶底钤'时大彬制'四字无边框楷书印。惠孟臣制壶有钤长方形印的,如'一杯中山小·孟臣',即是朱坭程度壶之壶底印,为长方形。
单边框:如'宜兴紫砂'、'荆溪杨记'等印为单边框。
回云纹框:如印文为'荆溪紫砂'。
肖形印:如清末制作的铜提梁壶,盖为嵌盖的,盖上钤有葫芦形印章,印文'豫丰'。
这几种印形中以正方形印最常见,各种身份的人都用,明、清、民国、当代也常见用正方形印者。较少见的是肖形印,椭圆形多用在盖内或柄下。


看完了以后,壶友们可以动手找一找自己爱壶上的印章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