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愈心灵的“叙事疗法”连载029——叙事...

 沧海为书 2019-09-11
本质是帮助人们将他们的(脑海中)隐性的联接和图式(原文是Schema,图式这个概念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外化,并以慢动作来解构它们,并重建新的神经通路联接。这使来访者能够重新塑造他们对过去的回忆,拥有当下的新体验,并在未来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咨询师要对来访者当前的图式有非判断性(nonjudgmental)的尊重。非判断性是一个对心理咨询师相当重要的技能,就是不对来访者的叙述做出任何道德、道义、伦理上的判断,在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脸就是非常平和,不带有任何判断性。
依恋理论在这里很有用,因为它为咨询师们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让人们看到来访者叙事模式的预言性质,这样他们就可以将新故事嫁接到一个更合适的“砧木”上(指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树桩)。
*注:最后一段话是指咨询师如果了解了来访者的依恋模式,那就他就会预先判断出来访者的叙述风格,譬如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的叙述充满了指责和批评,还有回悔;而焦虑型的叙述风格则是焦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