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代骨质牙刷(中国恐怕是最早使用牙刷的国家233~) 是不是和你大学食堂用的餐盘神相似? 不知为何,看到这个, 脑子不受控制地出现了: 刘关张三人一人一餐盘, 在食堂里共商讨曹大计的场面…… 这造型,莫不是真的有人穿越回去了? 
汉画像 车马图 
清 花梨木龙首衣架 
明 黄花梨交杌 汉魏之前不存在椅子这种东西,不管贵族还是百姓都习惯席地而坐。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随着各民族互通有无,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开始传到北方,并迅速在中原地带流行成为不可或缺的坐具。
南北朝 胡床 到南北朝时,胡床就已经发展成为折叠椅了,是供贵族大臣将军狩猎坐下休息用的。除了马扎,咱们古代还有另一种传说是鲁班发明的折叠椅——鲁班枕。平时是个板砖,便于携带,便于收纳,必要时,你也可以拿来……防身!!
打开就是个凳子了, 拿去钓鱼、郊游绝对不错啊。 贼实用,有没有?! 
春秋时期 折叠床这大概是公元前 300-1000年左右, 楚国最强盛时期出现的全球首款折叠大床, 绝对有钱也买不到的全球绝版! 用途大概是郊游、旅行…… 总之,看上去科技感满满就对了。 俎,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早在传说的远古部落有虞氏时代就存在了。因为俎在那时还只是一种礼器,用来在祭祀时切割牲畜和陈列牲畜使用,这件物品是所有桌、案、几、椅、凳的始祖,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切菜板。
西汉 铜姜擦 出土于广东 这是西汉时的厨房用具,铜姜擦! 它前面有漏孔,后面有孔钉擦面, 可以用来磨取生姜汁。 古人居然如此爱吃姜,不知是拿来沾白切鸡呢, 还是吃饺子时包在馅儿里的呢? 不对,这两样东西貌似战国时期都没有! 

清早期 黄花梨折叠式炕案 到清代,这炕案的样式和现代已经没什么差别了, 桌子已备好,就差台笔记本电脑了。 资深床上懒人一定对下图这东西不陌生,适合床上或者榻榻米上坐的和式椅,也叫懒人椅。 但其实这东西,咱们中国唐代就有了,当时叫做“养和”或“嬾架”,“歆架”。这名字一听就是懒人专用,你看下图男主人靠着“养和”,开着手动风扇,听着现场演奏,十足的我是宅男我不愿意出门的节奏。
南宋李嵩《听阮图》 
清 黑漆描金背靠 藏于故宫 到了清代,“养和”发展为背靠式,且多了些不可名状的用途,感兴趣的自己查找资料……这种新式养和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不仅自带香味,软垫,不用时可以放平收纳,使用时还有三档角度可调,总有一档适合你!宋代就有的多功能变形桌 

清 七巧桌 这种出现于宋代的组合餐桌叫做“燕几”,发展到清代叫做七巧桌,古代大户人家多见。此桌最适合请客吃饭,3人可拼三角形、4人可拼正方形、6人可拼六边形。用不到的时候应该还可以分开做个边几啥的。就是不知道数学思维不好的人,会不会拼着拼着发脾气?

清末 红木梳妆台 这个梳妆台桌面是由三块活动板组成的,中间的桌面抬起是面镜子,两边的桌面向外打开,可以增加梳妆台的使用面积。女人的东西嘛,你懂的,收纳功能很重要,桌面下面为多个小格,可以分类放置化妆品,非常经典实用。也许你曾经见过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婴儿椅,当时看到,还夸这日本设计师挺聪明啊,这也能想出来。
谁知道这东西咱们古代早已经有了。 

母子凳 江南以及广东福建 母子凳,江南以及广东福建一带常见,平时可供大人坐,翻一面之后又可以供婴儿坐,是古代民间特有的纯净质朴的家具。除上述这些外,像明代的毛笔: 

本文参考:《观观雅集》(中国何止四大发明,看完这些,你一定心服口服)、《观察者网》(这些古代发明简直潮到不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