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中的“床”

 雲鹏子愚 2013-09-05

唐诗中的“床”

(2013-07-21 18:50:1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静夜思》,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唯一的“道具”是“床”。一般学校老师都这样讲给学生:李白常年漂泊在外,在一个月亮皎洁的夜晚,躺在床上思念着自己的故乡。但仔细推敲问题就来了:即使月亮照进屋子,但李白躺在床上如何“举头”,又如何“低头”?

其实,在唐代睡觉的床叫“榻”或“卧榻”。“床”的出现是汉后期从西域传入,叫“胡床”。胡床不是睡觉的床,是供人坐的椅子。更贴切些,是“马扎子”。古籍介绍,胡床有8根木棍穿扎而成,上面用麻绳扎成。和现在的马扎子完全一样。唐代穆宗时期将胡床改称“绳床”。至今,晋北一代农村还称“小板凳”为“小床子”。

这样来解释“静夜思”就顺溜多了:在一个月色如洗的夜晚,李白静坐在院子的小马扎上,看着满铺小院的月光,望着明月,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在李白另一首出现“床”的诗中,床同样是“马扎子”: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小女孩手中拿着刚折下的花枝,坐在门前的小马扎上欣赏。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女孩嬉戏。这多合情合理。如果把这里的“床”解释为卧床,就和原诗的意境大相径庭。况且小男孩怎么骑着竹马绕“卧床”转呢!

 

唐诗中出现床的诗句很多,盖指“马扎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