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做人,要常积这“五德”

 做好人好人好报 2019-09-11

文/彭波

每一个成大事者,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成功,他们的身上都会有常人不具备的优点。

孔子身上有许多优点:温、良、恭、俭、让,乃是孔子具备处世的五德。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然会知道那里的政事,他是求来的呢?还是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说:“老师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些优秀的品质而获得其所求,老师获得所求的手段是不同与常人的。”

1

温和是人的品行

温和能够产生亲切感,一个商情商的人,性情总是温和的。

温和并非一概地萎缩,而是具有原则的基础上,保持人的温和的状态,这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

孔子与南子的对话,一问一答,温和中充满了机智。

孔子自始至终语言精练,温文尔雅,把自己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几句话就把南子吸引住了。

南子对这样一位圣贤顿生好感,想约孔子留下来与她一块“读书”,可孔子还是婉拒了,温和的孔子,能够使南子倾情机诉,其温和的性情可见一斑。

2

善良是人的品格

善良是人人都具备的一种品格,好人善良,坏人同时也有善良的一面。

大德至善,大善至美,倘若要做到大善,就不容易了。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善良,这只不过是一种基本的善良,而我们对待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来说,更需要至善至美的大善了。

爱惜生命,至善至美,是人的一种最为高贵的品格。

“扫地勿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是一种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种善;

心怀天下,拯救民生,又是一种善。

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和爱护。

善跟恶有时候会结伴而生。杀楚王,杀秦王,项羽坑杀赵国40万人,烧阿房宫,屠城,对他的敌人斩尽杀绝。

最终,还是失了人心,被刘邦所灭,岂不悲哉!

3

恭敬是人的修养

恭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修养。

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相互恭敬,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份;当政见不同时,相互恭敬,就是一种修养了。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可我尊重你说出你的观点的权利。

孔子跟老子,门派不同,观点甚至是相悖的,然而,却要尊重不同政见的人,这就是孔子的修养。

孔子怀有恭恭敬敬的心态去见老子,像对待自己的老前辈一样,孔子老子一经交流,孔子马上对老子发出“龙”的赞叹之声。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4

俭朴是人的美德

俭朴是名人圣贤的一种高贵美德,穷人俭朴是本份,富人俭朴就是一种美德。

汉文帝贵为天子,他善于体察民情,施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自己也非常俭朴,穿普通的衣服,责令皇后的衣服不许拖到地上去,蚊帐上面也不得文绣,敢于给天下人做榜样,终于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5

谦让是人的胸怀

齐恒公当上齐国国君,想让鲍叔牙做宰相,鲍叔牙却推荐了管仲。

鲍叔牙说:“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起用管仲。”

管仲这个人,对百姓宽厚仁慈,我不如他;

治理国家不失权柄,我不如他;

指挥打仗军事谋略,我不如他;

制定国家政策礼仪,我也不如他。

管仲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请管仲呢?”

果然,管仲当上齐国宰相后,大胆改革,使得国富民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鲍叔牙懂得谦让,成就了管鲍之交,唱响一段千古美谈。

没有五德的人,无论表现得多么天花乱坠,终究纸里包不住火,算不得成功;

而怀有五德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