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资料简介 历史上拓跋珪真实的生平经历

 庶民临风 2019-09-11

  拓跋珪(371—409年)(拓跋珪怎么读tuo(第四声) ba(第二声) gui(第一声)),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北魏建立者。十六国时代王什翼犍孙,其国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衰落,拓跋珪乘机复国,于386年在牛川即位代王,不久改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制定官爵、朝仪、音乐、律令、科禁等各项制度。随着国力的强大,展开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势力扩大到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与东晋相峙。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进称魏帝。拓跋珪晚年政事苛暴。409年,被次子拓跋绍杀死。

  拓跋珪,北魏王国之主,在位起于386年,讫于409年。


  一、伺机复国

  拓跋珪的祖父是代王什翼犍,他6岁时,什翼犍被部下杀死,代由此分为刘库仁和刘卫辰二部。拓跋珪和母亲归属于刘库仁部。拓跋珪很得刘库仁的喜爱。几年后,刘库仁被燕将慕容文等杀掉。刘库仁的儿子刘显自立为王,并密谋杀害拓跋珪。拓跋珪逃到贺兰部,投奔舅舅贺讷。贺讷惊喜地说:“恢复国家以后,还应该想着老臣!”拓跋珪笑着说:“确实像舅舅所说,不敢忘记。”贺氏的堂弟外朝大人贺悦带领所属部众尊奉拓跋珪。过了很久,刘显的部族内发生祸乱,中部大人庾和辰侍奉着贺氏投奔拓跋珪。贺讷的弟弟贺染干因为拓跋珪深得人心,便忌恨他。一天,贺染干出兵包围了拓跋珪,贺氏出来对贺染干说:“你们想要把我发落到什么地方,而要杀我的儿子呢?”贺染干惭愧地离去了。各部大人一起向贺讷请求,推举拓跋珪为国主。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大会诸部,即代王位,改年号为登国。任命长孙蒿为南部大人,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任命张衮为左长史,许谦为右司马,长孙道生、贺毗等人为拓跋珪左右侍从。拓跋珪嫌牛川地处偏远,便把都城迁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致力于农耕,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内的人对此都很高兴。同年四月,代王拓跋 皀开始改称魏王,北魏政权建立,当时拓跋珪年仅16岁。

  北魏建立之初,内部很稳定。护佛侯部的主帅侯辰、乙佛部的主帅代题全部背叛逃走。众将领请求追击他们,拓跋珪说:“侯辰等人世代为我们效劳,有罪过也应该暂且容忍他们。如今国家刚刚建立,人心尚未统一,愚昧的人本来就是进退无常,不值得追击。”虽然拓跋珪对叛乱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但内乱还是接连发生。当初,前秦消灭了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小儿子拓跋窟咄被迁徙到长安,慕容永任命他为新兴太守。这时,刘显派自己的弟弟刘亢埿与拓跋窟咄联合,威逼北魏的南部边境。拓跋珪的侍从于桓等人与部落中的一些人谋划拘捕拓跋珪,以响应拓跋窟咄,幢将莫题等也暗中与拓拔窟咄相勾结。于桓的舅舅穆宗告发了他们,拓跋珪斩杀了于桓等5人,对莫题等7人则全部宽大处理。这件事发生后,拓跋珪害怕内部的人发难,便又依附了贺兰部,派外朝大人安同去向后燕求救,后燕国主慕容垂派赵王慕容麟救援北魏。后燕的援军还没有抵达北魏,拓跋窟咄已逐渐逼近拓跋珪,贺染干入侵北魏北部边境,以响应他。北魏的兵众惊恐万状。慕容麟得知情况后,迅速派安同返回北魏。北魏人知道后燕的军队即将赶到,心里安定了一些。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拓跋窟咄进军驻扎在高柳,拓跋珪带领军队和慕容麟联合攻打他,拓跋窟咄大败,投奔刘卫辰,刘卫辰杀掉了他。拓跋珪接收了拓跋窟咄的全部兵众。太元十三年(388年),拓跋珪又带兵与慕容麟一起在弥泽攻击刘显,打败了他。刘显投奔西燕。

  太元十六年(391年)六月,后燕赵王慕容麟大破贺讷的军队,活捉了贺讷。贺讷的部落几万人投降。慕容麟对其国主慕容垂说:“我观察拓跋珪的一举一动,觉得他终究要成为我们的祸患,不如强行让他前来都城,让他的弟弟代理他处理魏国的大事。”慕容垂没有答应。七月,拓跋珪派他的弟弟拓跋觚到后燕去进贡晋见。慕容垂的子弟扣留了拓跋觚,要求拓跋珪用好马来赎。拓跋珪没答应,于是便与后燕断绝了交往,同时派使节长史张兖去向西燕请求和好。太元十九年(394年)六月,慕容垂出兵灭了西燕。后秦打算进而一举消灭北魏。于是,在第二年五月,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统领8万人,从五原出发讨伐北魏,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另外带领步、骑兵1万多人作为后继部队。北魏长史张兖听说后燕的大军即将到来,向拓跋珪献计说:“后燕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这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来进攻我们,我们应该表现出疲惫孱弱,以使他们更加骄纵,我们便可以攻克他们了。”拓跋珪听从了他的计策,命令把所有的部落的牲畜资产全部迁到黄河以西1 000多里以外的地方去躲避。后燕军队来到五原,收降了北魏其他部落的居民3万多户,收割杂粮100多万斛,然后把大军开进到黄河边,打造船只,准备渡河用具。拓跋珪派遣右司马许谦去向后秦请求援助。

  八月,魏王拓跋珪在黄河南岸整顿自己的队伍。九月,把部队开到黄河边。后燕太子慕容宝把自己的部队排开,正要渡河与北魏接战,突然狂风大作,把他们的几十艘战船刮到黄河南岸泊下,船上的300多全副武装的士兵,全部被北魏军队俘虏。

  慕容宝从中山出发的时候,慕容垂已经患有疾病。等到了五原之后,拓跋珪派人守候在从中山来的那条路上,等待后燕的送信人路过,把他们一个个抓住。慕容宝几个月都没有得到慕容垂的生活起居情况,拓跋珪把俘虏的燕国信差带到河边,命令他告诉慕容宝说:“你的父亲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不早点回去?”慕容宝等人忧虑恐惧,士兵也惊骇不安。拓跋珪派陈留公拓跋虔带领5万名骑兵驻扎在黄河东岸,派东平公拓跋仪带领10万骑兵屯据在黄河北岸,又派略阳公拓跋遵带领7万骑兵堵塞在燕国军队的南边。这时候,后秦国主姚兴也派遣杨佛嵩带兵前来营救北魏军。

  后燕与北魏两国互相对阵,僵持了20多天,后燕赵王慕容麟的部将慕舆嵩等人认为慕容垂是真的死了,因此图谋进行叛乱,拥奉慕容麟为后燕国主。泄漏了消息,慕舆嵩等人都被处死,慕容宝与慕容麟之间产生了嫌隙怀疑。十月,后燕军自己焚烧战船,趁着黑夜的掩护撤退回国。这时黄河上的冰还没有冻住,慕容宝以为北魏的部队一定不能渡过黄河来追击他们,没有派出侦察部队。十一月初,突然狂风大作,黄河上的冰很快封死,魏王拓跋珪带兵过河,留下军用物资,挑选了两万多骑兵精锐部队,火速追赶后燕部队。后燕部队走到参合陂,大风突起。北魏的军队不分昼夜兼程前进,追到了参合陂西边。这时,后燕军在陂东,扎营在蟠羊山南面的河旁。拓跋珪连夜部署各个将领,偷袭后燕,让士卒们含着枚,扎紧马口,趁黑夜接近燕军。太阳一出来,北魏军已经登上了山头,下面对着燕军大营。后燕军队向东进发时,回头发现北魏骑兵,燕军惊慌失措,混乱不堪。拓跋珪趁势驱兵攻击,燕军奔跑落水,人撞马踩,轧死淹死者数以万计。略阳公拓跋遵的部队横阻在逃亡燕军的前边,四五万燕兵,马上统统放下武器束手就擒,逃出去的也不过几千人。太子慕容宝等人都是单人匹马逃出。北魏军队杀死了后燕右仆射陈留悼王慕容绍,活捉了文武官员几千人,缴获的兵刃、衣甲、粮草、辎重数以万计。

  魏王拓跋珪选择后燕被俘的大臣中有才能的人留了下来,其余的打算全部都发给衣服粮食,放他们回家,希望用这样的恩德来博得中州百姓的好感。王建反对说:“抓获了强盗而又把他们放掉,是很不合情理的。”于是,北魏把所俘的后燕将士全部坑杀活埋了。十二月,拓跋珪返回了云中的盛乐城。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三月,后燕国主慕容垂留下慕容德镇守中山,自己带着部队秘密出发,翻过青岭,途经天门,大军直奔云中。北魏陈留公拓跋虔统领的部落约3万多户人家镇守在平城。慕容垂来到猎岭,让辽西王慕容农、高阳王慕容隆作为前锋部队突袭拓拔虔。这时,后燕部队刚刚遭到惨败,都很畏惧北魏,只有慕容隆统辖的龙城部队勇敢善战,个个争先。拓跋虔平素经常不注意戒备,后燕军来到平城,拓跋虔才发觉,仓促之中率领他的部下出来接战,战败而死。后燕军部收编了他的部落。北魏国主拓跋珪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恐惧,打算放弃都城逃走,其他部落听说了拓跋虔的死讯,都产生了二心。慕容垂率军路过参合陂的时候,看到那里依然尸骸堆积如山,于是摆下香案,为死难者祭奠,军士们也都跟着放声恸哭,哭声震撼着山谷。慕容垂见此惨状,心里既惭愧,又愤怒,因而吐血。从此他得了一场病,乘坐马车继续前进,停扎在平城西北部30里远的地方。太子慕容宝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都带兵从前方撤回。后燕军里有叛逃的人,跑到北魏说:“慕容垂已经死了,用车拉着他的尸首。”经过几次交锋,改变了北魏与后燕的力量对比,后燕在军事力量的颓势也无法挽回。拓跋珪遂率其精锐骑兵,长驱进入中原地区。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北魏的文武大臣一致劝说拓跋珪自称尊号,拓跋珪开始制作天子用的旌旗,出入时戒备森严,清除道路,禁止行人通过。七月,在盛乐称帝,改年号为皇始。参军事张恂进劝拓跋珪发兵夺取中原,拓跋珪以为他说得很对。

  八月,拓跋珪发重兵讨伐后燕国,步兵、骑兵共约40多万人,从马邑向南进发,跃过句注山,军旗招展,迤逦2 000多里,擂鼓前进。其中,左将军李栗带领5万骑兵作为前锋部队,又另外派遣将军封真等从东路跃过军都山,袭击后燕的幽州。九月,北魏军开到阳曲,沿着西山,临近晋阳,派骑兵围绕晋阳城大声喧哗一阵又退了回来。后燕辽西王慕容农领兵出战,被打得大败,逃回晋阳,被拒绝进城。慕容农带着妻子儿女,统领着几千名骑兵向东逃去。北魏中领将军长孙肥追击他们,抓获了慕容农的妻子儿女。燕军也全部被消灭,慕容农受了伤,只和3名骑兵一起逃回了中山。魏王拓跋珪于是夺取了并州,第一次设置了朝廷办事机构,安排刺史、太守、尚书郎等以下的官吏,完全用读书人担当这些职务。士大夫中,只要稍稍有一些才能和可用之处,都加以任用。拓跋珪任命中书侍郎张恂等人做了几个郡的太守,招徕并且抚慰过去流亡失散的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鼓励并且奖赏他们种田养蚕。

  后燕国主慕容宝听说北魏军就要打来,开始大规模修筑城墙,储备粮食,做持久作战的准备。十月,拓跋珪进军攻打常山,抓获了常山太守苟延。从常山以东,各地的驻守官吏或者逃跑或者开城投降,许多郡县都归附北魏,只有中山、邺城、信都三座城池还被后燕据守。十一月,拓跋珪命东平公拓跋仪带领5万骑兵进攻邺城,命冠军将军王建、左军将军李栗进攻信都。拓跋珪亲自带兵挺进中山。后燕高阳王慕容隆据守南城,率士兵奋战守卫,从早晨苦战到中午,杀伤北魏兵几千人,北魏军队退了下来。拓跋珪对众将领说:“中山城非常坚固,慕容宝一定不肯出城来与我们决战。我们急于攻打,定会损兵折将,长期围困,又要花费大量的粮草,不如先夺取邺城、信都,之后再来对付它。”于是,拓跋珪带兵向南开进。

  拓跋珪把大军集结在鲁口。后燕高阳太守崔宏逃到海岛上避祸。拓跋珪早就听说崔宏的名声,便派兵前去追赶寻找,找到了崔宏,拓跋 皀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和给事黄门侍郎张兖一起共同执掌国家机要大事,制订国家的各种法令制度。博陵令屈遵投降北魏,拓跋珪任命他为中书令,负责收发全国各地来往的公文和法令函件,并且负责撰写各种文告。十二月,北魏辽西公贺赖卢统率骑兵二万多人,会同东平公拓跋仪一起,进攻邺城。

  第二年,拓跋珪进攻信都,后燕国主慕容宝接到报告,便率军驻扎在深泽,又派赵王慕容麟进攻杨城,杀死了守兵300人。慕容宝将皇宫中所藏的珍宝甚至所有的宫女全部作为赏资,招募各郡各封国的强盗匪徒,让他们充军,去抗击北魏。二月,拓跋珪带兵回到杨城驻扎。因丑提叛乱,拓跋珪打算北撤,派国相拓跋涉延前去向燕求和,并且请求用他的弟弟作为人质。慕容宝听说北魏内部出现动乱,没有答应讲和,又派兵拦截撤退的魏军。北魏后撤的部队在滹沱河的南岸扎营。慕容宝重金招募1万多敢死队袭击北魏军营,慕容宝在营北作为援兵。后燕招募来的这些人对魏军发起迅猛的进攻,魏军一片大乱。拓跋珪在睡梦中惊醒,光着双脚抛弃大营逃走。后燕军来到拓跋珪的大帐,只得到了拓跋珪仓促之间遗失下的衣服和皮靴。不久,招募来的那些士兵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一片大乱,互相之间胡砍乱射。拓跋珪在营外远远看到这种情况,于是,击鼓招集刚刚溃散了的兵士,并在营地的外围设置了许多火炬,拓跋珪打马向前冲击后燕兵营。招募的兵勇大败,逃回慕容宝的大营,慕容宝带领着部队再一次渡到河的北岸。北魏整顿好部队渐渐逼近,并和后燕军相对峙。后燕军心士气大为低落,慕容宝只好带着部队回到中山,北魏军随后追击,后燕军几次接战均告失败。这时正是狂风暴雪,冻死的人横躺竖卧在原野上。慕容宝害怕被北魏军队追上抓获,命令兵士全部都丢下袍甲枪杖,最后把几十万精良武器全部丢弃,甚至连一寸长的小刀也没有带回一把。后燕的将帅士兵投降、被俘的人非常多。

  北魏军队围困后燕都城中山已经很久了,中山城里的将士们都想出城与北魏军决一死战。但是卫大将军慕容麟却不同意出战,所以慕容隆做好出击准备又做罢。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三月,慕容宝派人向拓跋珪请求,打算把他被俘的弟弟送回去,并且割让常山以西的大部地区送给北魏,希望两国休兵。拓跋珪答应了,但事后慕容宝又后悔了。拓跋珪再一次包围了中山城。慕容宝与太子慕荣策等人出城去投奔慕荣会的军营。河间王慕容熙、渤海王慕容朗等还年幼,未能逃出城来,慕容隆又回到城里去迎护,使他们逃脱。后燕将领李沈等人投降了北魏。中山城没有了首领,百姓惶惑恐慌,东门也没有关闭。拓跋珪打算连夜进城,冠军将军王建则一心想抢劫,于是说夜间进城恐怕手下的士卒偷盗府库中的财物,请求天亮进城。拓跋珪接受了他的建议。中山城的军民拥戴开封公慕容详做统帅,关闭了城门抗拒北魏军队。拓跋珪出动所有的兵力发动进攻,几天都没有攻克。于是派人登上攻城用的巢车,向城里喊话:“慕容宝已经抛弃了你们,自己逃命了,你们这些百姓在此不过是白白送死,打算为谁效忠啊?”城里的百姓都说:“我们这些无知的小民,只是害怕又像参合陂那些人一样,所以在这里权且苟活十天半个月吧。”拓跋珪很气愤,找来王建,向他问罪,眼睛直视着王建,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并派人追杀慕容宝,没有追上。

  中山城里的饥荒越来越严重,慕容麟带领两万多人出城据守新市。九月甲子日这一天,魏王拓跋珪指挥军队进攻慕容麟。太史令晁崇说:“今天很不吉利。早年纣王就是在甲子这天灭亡的,用兵的人忌讳这一天。”拓跋珪说:“纣王在甲子这天死,周武王不是在甲子这天兴起吗?”晁崇没有什么话可以回答。十月,慕容麟撤退到泒水去据守。拓跋珪与慕容麟在义台展开激战,后燕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有9 000多人被杀,慕容麟与几十个骑兵救出自己的妻子儿女逃进西山,随后又逃奔邺城。北魏部队攻克中山,后燕的王公贵族、文武官吏以及士卒人等投降的有2万多人。魏兵所缴获的后燕的御玺印绶、图书典籍以及藏在府库中的奇珍异宝,数以万计。北魏论功奖赏文武百官以及将帅士兵等有功人员。追谥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觚为秦愍王,掘开慕容详的坟墓,斩下尸首上头颅,抓住了杀害拓跋觚的主谋高霸、程同,把他们的亲属全部杀掉,并且用大刀一个个剁成肉块。后燕至此灭亡。拓跋珪攻取中山之后,又分兵略地,将黄河中下游的后燕故地全部占领。这样,在短短的10年中,拓跋珪将北魏发展成为北方一个最强大的政权,为北方的最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文韬武略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六月,拓跋珪让大臣们讨论国家应该使用什么国号。许多人都说:“周朝、秦朝以前,天子都是由诸侯中升位的,他们都是用自己诸侯国的封号,作为天下的国号。汉代后,夺取天下的人都没有一尺土地作为资本和凭借。我们国家百代以来,子孙相承,在代郡以北的地方开创基业,于是才夺取了中原的大片土地,所以应该用‘代’做我国号。”黄门侍郎崔宏说:“过去,商朝政权不长时间在一个地方,所以,便有殷、商这两种称号。代郡虽是我们祖先经常活动的地方,但我们受上天的恩赐,接受治理天下的使命,却还是新近发生的事,到颁布使用登国年号的时候,已经把国名更改为魏。魏,是一个含有美好伟大之意的字眼,也曾经是这片辽阔土地上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应该像过去一样称为魏。”拓跋珪听从了他的意见。七月,拓跋珪把都城迁到平城,开始营建宫殿,筑造宗庙,以及土神、谷神的祭坛。命令有关部门确定京师的区划,标明道路的名称和里程,统一重量衡器的标准,审定长度的计量,派遣大臣到各地去巡回视察、监督、检举弹劾违法乱纪的地方官吏。十二月,拓跋珪正式登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兴。

  第二年二月,拓跋珪在牛川以南的地方大规模打猎。三月,拓跋珪回到平城,拓跋珪将原尚书36曹以及一些京外官署,整理划分为360曹,派设八部大夫主管,又设置了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的名额,共达3 000人。拓跋珪向博士李先询问说:“天下有什么东西最好,可以增长见识和智慧。”李先道:“没有什么比书籍更好了。”拓跋珪说:“怎样能够把世界上的好书搜集到一起呢?”李先又道:“自从文字产生,又出现刻书,直到现在,图书的数量已经无法统计。如果陛下有这方面的爱好,何必担心不能搜集到呢?”拓跋珪听从了他的话,命令各地郡县大规模搜集各类书籍,全部送到平城。另一个博士公孙表,把韩非的著作介绍给他,告诉他如何进行专制统治,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拓跋珪注意吸收汉族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参与到中央及各级地方行政机构中。

  天兴三年(400年),北魏太史几次奏报天上的星象错杂混乱。拓跋珪亲自查阅占卜的书籍,大都说这是帝王变更,改朝换代的征兆。于是下诏书,传告文武百官,说帝王继承大业,都有上天的旨意,不要妄加干预、胡乱猜想。又几次改变官职的名称,想用这种方法阻止灾异的发生。仪郎董谧献上一部《服饵仙经》,拓跋珪特地设置了仙人博士,安排了仙坊,让他们在那里煮炼百药,下令把西山封了起来,把山上的木材砍下,用作煮药的薪柴。药炼出来以后,让那些已经被判死罪的人喝下去,结果,很多都死了,药并不灵验。但是拓跋珪还是相信有这种药,不停地四处访查、探求。拓跋珪对大臣无端猜忌,常担心他们造反。博士公孙表迎合他的意思,向他呈上《韩非子》,劝说拓跋珪用严格的法律来驾驭属下,左将军李栗性格傲慢无礼,常常对拓跋珪很放纵,十分不敬,甚至咳痰吐唾沫,也是无所顾忌。拓跋珪把他以往的过失加在一起,问罪斩了他,下属百官对此震惊害怕。

  天兴五年(402年)八月,拓跋珪的大军抵达永安,后秦义阳公姚平派精壮的骑兵200人前去侦察北魏军的虚实动静,长孙肥迎击他们,并把这些兵卒全部抓获。姚平带领部队撤退,拓跋珪追击他们,在柴壁城追上。姚平环城顽强据守,北魏大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后秦国主姚兴带领军卒前去救援姚平,准备占据天渡,从这里运送粮食接济坚守柴壁的姚平部队。北魏博士李先说:“我们应该赶在姚兴没有抵达之前,抢先占据天渡,那样的话,柴壁城就可以不用开仗便拿下来了。”拓跋珪下令增修围墙,对内预防姚平的向外突围,对外用来抗拒姚兴的向内进攻。广武将军安同说:“姚兴如果来,一定从汾水的西岸,直接逼临柴壁,倘若这样,那么我们设下的重重围障再坚固,也不能把他们制服。所以,依我看,不如在汾水之上搭起浮桥,把大部队渡到汾水西岸,在那里筑起围墙,用来抗拒敌人的进攻,这样,敌军就没有施展力量的地方了。”拓跋珪听从了他的主张。姚兴抵达蒲阪,畏惧北魏兵力的强大,拖延很久才将部队向前推进。拓跋珪率领步、骑兵3万人迎击姚兴军,杀死1 000多人,姚兴被迫撤退40多里,姚平也不敢冲出柴壁接战。拓跋珪于是分派部队据守险峻重要的关卡,使后秦军无法接近柴壁城。姚兴也把主力驻扎在汾水以西的地区,凭借着山谷,建起营寨壁垒,又把一些柏树等木材捆缚在一起,从汾水上游投放河中,使其顺流而下,打算用这种方法来摧毁北魏军搭在汾水上的浮桥,但北魏军队却把这些木材全部用钩捞上岸来,当做取暖煮饭的劈柴了。

  十月,姚平驻守的柴壁粮草吃完,箭矢用尽。夜里,姚平率领所有的军队从西南向外突围,姚兴也在汾水西岸列开阵势,燃起烽火,擂动战鼓,高声呼喊着,策应姚平军。姚兴想让姚平拼死力战突围出来,而姚平则盼望姚兴能向北魏的包围圈发动进攻,接应他们出来,因此,双方只是叫喊呼唤交相应和,却都不敢逼近北魏的重围。姚平没有突围出来,无计可施,于是,率领部下跳入汾水自杀,很多将领都跟着姚平跳水求死。拓跋珪派人把他们一一钩抓捕获,其余留下来的2万多部众,也都束手被擒。姚兴在汾水西岸,眼睁睁看着他们走投无路,却没有力量能够救援他们,因此,全军不禁失声恸哭,哭声震撼山谷。姚兴几次派遣使节去向北魏国请求讲和,拓跋珪坚决不许,乘胜对蒲阪发动进攻。后秦守将晋公姚绪只是坚守,并不出战。正好赶上柔然打算征伐北魏,拓跋珪听说之后,带领部队撤退。有人告发太史令晁崇,和他的弟弟黄门侍郎晁懿,在暗地里招引后秦军队来进攻。拓跋珪到达晋阳,赐令晁崇、晁懿自杀。

  天兴六年(403年),十月,拓跋珪封他的儿子拓跋嗣为齐王,并提升为相国。他的另外几个儿子,拓跋绍为清河王,加授征南大将军,拓跋熙为阳平王,拓跋曜为河南王。

  天赐三年(406年)拓跋珪规划设计平城,打算按照邺城、洛阳、长安的样子扩建宫殿。因为济阳太守莫题有很多好点子,便把他征召来,与他商议宫殿式样以及施工进度等问题。其实,当初拓跋窟咄征伐拓跋珪的时候,莫题以为拓跋珪年纪小,不可依靠,便在暗地里与拓跋窟咄联络,赠箭盟誓说:“三岁大的小牛犊,怎么能拉得动重载的车呢?”拓跋珪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到了这时,有人告发莫题平时接人待物高傲无理,好像有意摹仿君主的样子。拓跋珪派人拿着那支箭给莫题看,并对他说:“三岁牛犊结果怎么样?”莫题父子相对而哭,同时被斩首 。拓跋珪征发四方500里以内的男子,修筑飈南宫,宫的门高10多丈。另外又挖掘水沟池塘,扩大花园的面积,再按计划建立外城,方圆20里,分别设置市区街道,30天之后完成。

  天赐六年(409年),拓跋珪病重。他准备册立齐王拓跋嗣为太子。按照北魏的传统习惯,凡立继承王位的人选的时候,常常要把他的母亲事先杀死。于是,拓跋珪便令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自杀。拓跋珪召见拓跋嗣,告诉他说:“汉武帝杀死钩弋夫人,用来防止母后将来干预朝政及外戚家族作乱。你要继承国家大业,所以我效仿古人的作为,这是为了国家的长久之计呵!”拓跋嗣生性孝顺,悲哀涕泣,不能自已。拓跋珪为此大为恼火。拓跋嗣回到住处,整天整夜地哭号悲泣,拓跋珪听说之后又召他进宫去。左右的侍从告诉拓跋嗣说:“皇上非常气愤,你如果进去的话,结果恐怕不好预测,不如暂时回避一下,等皇上的怒气平定之后再进宫。”拓跋嗣于是逃到外面藏了起来。

  当初,拓跋珪前往贺兰部落,见到自己母亲献明贺太后的妹妹非常美丽,便向贺太后请求收纳她为妾。贺太后说:“不行!太美的东西,一定有不好的地方。况且她已有了丈夫,不可强夺。”拓跋珪秘密派人把她的丈夫杀掉,把她迎娶进宫,生下了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凶狠无赖,喜欢在大街小巷里游逛,往往抢劫行人,以剥光别人的衣服逗笑取乐。拓跋珪非常气愤,曾经把他倒悬在井中,待他奄奄一息时才把他拉上来。拓跋嗣多次教训责备他,拓跋绍从此与拓跋嗣的关系很不协调。十月十三日,拓跋珪责骂贺夫人,并把她囚禁起来,要杀掉她,正好赶上天黑了,才没有行动。贺夫人秘密派人去告诉拓跋绍说:“你怎么救我?”左右侍从都因为拓跋珪凶狠残暴,个个恐惧异常。当夜,与帐下武士以及宦官宫女等几个人联络谋划,跳墙进入宫中。左右侍卫高喊:“有贼!”拓跋珪被惊醒,一摸弓箭、腰刀都不在,这时拓跋绍赶到,刺杀了拓跋珪。此时拓跋珪39岁。永兴二年(410年)九月,谥为宣武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为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又改庙号为太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