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技巧 ▏怎样把人物写活呢?只要3招!

 摩羯天尘 2019-09-11


 小学生写作文可以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那么不会写的同学到底认为“难”在哪里?



其实,“生活即素材”。你每天吃的每一粥一饭,说的每一字一句,见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近到身边的事,远到道听途说和新闻上的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但是要想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写得不同凡响,就要把感情写真实感人,把中心思想写深刻!那么怎样达到这种效果呢?关键也在于把作文中的人物写“活”起来。


怎样把人物写“活”呢?其实并不难,只要找好人物的“动点”。










 生动地描述“动词”


比如:妈妈问:“今天考试考了多少分?”


这句话中的动词是“问”,就要想怎样问?


改法一:“妈妈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问……”


改法二:“妈妈问:'今天考试考了多少分?’——妈妈问得特别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我,好像分数就写在我的脸上。”


看上面修改后的两个句子,前一句是直接在“问”前潜入修饰语,变成更长的句子。而第二句则是在句后解释说明是怎样的动作“问”。


这两种方法都可用,前一种是写长句,后一种写短句。而一般短句更好写,也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疲劳,也就是说读来让人更有兴趣。



再如:我转身进了我的房间,关上门,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这句话里的动词是“进”“关”“流”,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写前想一想,或者写后改一改,怎样进?怎样关?怎样流?


改法一:我默默地转身、默默地进了我的房间,轻轻地关上门,眼泪如决了堤的小河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改法二:我转身进了我的房间,默默地,我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脚上,脚步依然沉重,我已经没有再说一句话的力气;关上门,那门好似有千斤重;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像一条决了堤的小河,挡也挡不住。


这样一改,人物就唤发了生命气息,因为人有感情,有动作,有思想,你刻画的越详细,人物就越活灵活现,感情也就越真挚。











 “形容词”更形象  


比如: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高兴极了。


改法一: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像无限循环的播放着一首欢快的乐曲,高兴极了。


改法二: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高兴极了,大脑禁不住地唱起了歌,小心脏跳起了华尔兹,多日的担心一扫而光。


这两种改法,仍然是沿用上面的把某种现象描写得更详细,高兴极了,高兴极了的表现就是仿佛心里唱起了欢快的歌。


再如:爸爸的话在耳边回响着,爸爸虽然说得对,但我不知为什么那么地委屈,那么地悲伤。



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形容词“委屈”“悲伤”,在表达这种感情时,一定要想好“委屈成什么样了?悲伤成什么样了?”写得越详细,越真切,越具体可感越好。


改法一:爸爸的话在耳边回响着,爸爸虽然说得对,但我不知为什么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嗓子眼里像堵了块棉花,想喊喊不出来,想哭哭不出来,委屈,悲伤,难过极了!


改法二:爸爸的话在耳边回响着,爸爸虽然说得对,但我却不知为什么那么地委屈,那么地悲伤。——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嗓子眼里像堵了块棉花,想喊喊不出来,想哭哭不出来,难受极了。


这样一改,本来难过这个抽象的形容词,一下子变成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感情更真切深刻。










 心理描写  

有些同学的作文言之无物,感情不丰满,主题不深刻,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会在适当的时候插入心理描写。要想把人物写“活”,除了会个性的动作特点和表情特点外,更重要的是有心理思想活动。


人的所有行为动作以及神态表情都是在心理思想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写作文就要想。当自己做出不寻常的行为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当你伤心时、兴奋时、愧疚时、愤怒时……心里都是怎么想的,要细致入微地把它写出来,这样你塑造的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灵活现的人。文章读起来才生动有味。


如我们学过的一篇作家毕淑敏写的记叙文《学会看病》,文章中就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正是这些心理描写把母亲那种深沉而内敛,细致而矛盾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我们的作文中,我们也是要善于抓住自己的心理描写,比如:下图中的这段心理描写就把自己的紧张表达得细致入微。

还有下段把自己的痛苦无奈刻画得呼之欲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