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虽然作为自媒体的大拿,文学界的现代鲁迅,保险界的一股清流,本着求真、务实、客观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写过几篇平安旗下产品的测评,但人心的险恶实属意料之外。 文章留言之中不乏平安业务员恶语相加,恨不得将我祖宗十八代刨出来鞭尸,以泄自己客户犹豫期退保只恨。 甚至个别业务员同志已经丧失了党性,留地址留电话,要和本人坐下来对砍两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是的,本人畏惧了。 于是在诸多保险自媒体成群结队测评平安福2018的时候,我选择了退居二线(我就想看看,到底有没有自媒体作者被砍死的) 提到中国的保险业,有一座大山,你始终无法逾越,那就是中国平安。 这家1988年始发于深圳蛇口,不足50平米的小办公室,历经风云变幻商海沉浮,如今已成为了中国保险界的金融巨擘。 其董事长马明哲先生以其远超同代人的智慧眼光与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无论是在引进洋人外援、产寿分离,亦或是员工持股、海外投资等重大事件,若干年后回头看来,依然为他当时雷厉风行的手段拍案叫绝。 旗下的100余万保险业务员更是继承了这家优秀企业的精神,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被拒绝、被打骂,也要将风险观念深入人心。 九大不能倒保险公司、世界五百强、中国保险品牌第一位.....扶摇直上的公司地位,也让业务员渐渐迷失了本来的方向。 “我们公司最牛B,我们的产品最强”不止一次回荡在公司的晨会中、培训里、脑海处。 至少我遇到的平安业务员都是这样: 他们从不相信公司培训以外的声音。 平安福2018,号称是打着行业标杆的口号,为了维护领先旗舰产品形象,所以进行了此次重大升级。 朋友圈里也是平安业务员各种的包装文案,排比之工整、词藻之华丽、语言之精湛,连我这个语文作文满分的文科狗,都甘拜下风望尘莫及。 而这些话术(骗术)在我看来,却是嗤之以鼻。 都杀遍保险界没对手了,那你还升级个P? 但,似乎只有一个答案能够自圆其说: 产品始终跟不上趟。 因为没有哪个产品,能在短短几年之内,进行了N次更新。 ⊙2013年10月 平安福上市 作为平安第一代费改重疾险,成人平安福上市,保30种重疾 ⊙2014年5月 平安福第一次升级 平安福新增8种轻症 ⊙2015年4月 平安福第二次升级 平安福将重疾种类升级至45种,轻症不变; ⊙2016年4月 推出少儿平安福 推出同名少儿版平安福,并新增10种特定少儿疾病 ⊙2016年9月 平安福第三次升级 将重疾和轻症种类分别升级至80种和20种,同时加入RUN概念 ⊙2017年5月 少儿平安福升级 少儿平安福升级,成人版升级略微下调了50岁以上人群费率(受监管影响) ⊙2017年11月 平安福第四次升级 推出2018版,轻症三次赔付,轻症后重疾保额提升,癌症多次给付,并调整RUN计划 平安福2018与上个版本的平安福2017比,又有哪些变化呢? 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升级前后区别不大,主要是增加了恶性肿瘤多次赔付,以及重疾医疗。 说是升级,但疾病种类无增加,保险责任基本没创新。 诚意不高,套路又新增不少。 下边深扒开始。 1、 产品形态 平安福2018依然是采用平安福系列惯用的形态,主险终身寿+提前给付重疾+长期意外险(必须绑定)+乱七八糟各种附加险。 因为常听到平安业务员说,重疾赔付完,寿险还能赔付。 而在这里对于赔付的保额,大部分业务员会选择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而善良淳朴的消费者以为是寿险+重疾叠加赔付。 其实大错特错。 以平安官网30岁男性举例: 乍眼一看,重疾、意外、医疗、住院都包含了,倍儿省心。 以组合拳形式打包销售,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 比如我就想买个小号鱼钩,商家又给我推荐了中号和大号。买完鱼钩不算完,接着又给我推荐了鱼线。鱼线买完了,又让我买个游艇。游艇不方便拉,又卖了我个汽车。 如果真正能让每个险种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组合也未尝不可。 但关键的是,这里采用的是公用保额。 什么叫公用保额? 以这个官网案例,假设先罹患重疾,平安福2018赔付30万,合同不终止。但主险寿险合同等比例减少,即还剩1万保额。也就是说,如若再身故,赔付1万。 1万?顶个鸟用啊! 并且对于如此重要的信息,平安官网竟然没有将它重点标注,放到显眼位置。 我这全球限量的钛合金24K黄金狗眼,找了七八遍,才在角落处发现了下边这段话: 妈卖批,你字儿再小点,我就得用显微镜看了! 2、 重疾责任 虽然保监会在2007年8月1日,对以后市场销售的重疾险的前25种,进行了统一定义。其中6种高发必保,19种高发可保。 但因为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日益趋于白热化,现在保险公司所销售的产品重疾种类,早已超过了25种,有的个别产品甚至达到了百种之多。 虽然本人曾在之前的文章不止一次说过,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已经占了保险公司理赔案件的90%以上。 但是,如果保费不提高或者提高不大的情况下,谁不愿意种类越多越好呢? 毕竟,种类越多,将来理赔的概率也会更大。 平安福2018虽号称重大更新,但疾病数量却是一点没变。 抠抠梭梭的,也是难为你了。 并且作为移动可视化人形保险条款库的我,眼睛随便这么一扫,理赔的猫腻还真不少: 平安福2018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理赔条件过多 平安福2018对于植物人状态需满足脑干及以下 其他的例如: 非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严重痴呆,平安福2018除外了酒精中毒引起。 急性坏胰腺炎开腹手术,平安福2018除外了因酒精作用引起的腹腔镜手术。 这些我也就不再一一举例。 3、 轻症责任 平安福2018包含20种轻症,从目前整个市场看,数量之低实在无法入眼。 并且还继续沿用了之前平安福的套路,以一拆三。 别人仅是一种轻症,而平安福2018却拆成了3种凑数。 对外宣传20种,实际18种。 并且在数量本就不占优的情况下,缺少了极其高发的轻症种类: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术(非开胸)、不典型心肌梗塞、较小面积烧伤等。 4、 绑定长期意外险 此项责任必须绑定平安福一起售卖,自驾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双倍赔付。 这个条款的设计,简直让我对平安福产品设计人的智商,折服的五体投地: 你丫的良心,被狗吃了? 30岁男性,平安福意外险50万保额,交20年,保至70岁,年交2500元,共计50000元。 价格简直要贵出天际了好么! 而同样是意外险,出自国内十大保险集团,价格和责任却是如此赏心悦目: 保50万,每年仅需125元,保40年也不过才5000元。 平安福贵了10倍。 可以,这很平安。 把利润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小细节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平安每年利润甩同业十条街的原因吧! 5、 恶性肿瘤多次赔付 平安福2018,沿袭了少儿平安福2017的恶性肿瘤多次赔付责任。 若初次确诊患的重大疾病为恶性肿瘤,且生存至少满5年,第2次或第3次确诊仍罹患或新患恶性肿瘤,可额外按100%保额赔付恶性肿瘤保险金。 为什么要求5年,而不是3年或者1年呢? 因为在医学界,有个5年生存率的说法。 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即使5年后也是10%。 所以他的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1、首次罹患的重疾必须为恶性肿瘤,若是先得了其他病,此条款作废。 2、两次恶性肿瘤罹患之间需间隔5年或以上。 赔个钱,还得赌运气? 说白了,你就是不想赔呗? 6、 等待期的陷阱 等待期:是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设置等待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的行为。 平安福2018采用的是等待期内出险,退还现金价值,也就是退保金,约为首年保费5%: 而同业采用的是,等待期内出险,退还已交保费: 这项条款的套路之深,就连我保险界的百晓生都为所未闻。 本来等待期内出险就是一件很心塞的事儿,不赔钱也就算了,怎么还把我的保费打折给我了? 7、 轻症赔完重疾保额增加 在这一点儿上,我终于看到了平安福2018的创新。 轻症赔付后,且在70岁前,重疾保额增加20%,可最多累积增加60%。 业务员也会抓住此项优势,拼了命介绍。 但是,也要辩证的看。 想增加的前提,也得是活着不是? 从平安福2018的轻症种类来看,基本不是癌症前期,就是伤残、脑损伤、瘫痪等。 一次还有可能,多次以上,恐怕只存在理论当中。 况且也别忘了前提条件,需在70岁前罹患才有效! 8、 平安RUN升级 2017版RUN:投保后2年内,在指定平台(平安金管家APP)上,达到至少600天,每天1万步的运动记录,则从第三个保单年度开始,平安福2017主险和重疾险保额增加10%,轻症保额增加2%。 2018RUN升级:累计18个月最低只需14个月,保额提升5%,累计24个月最低只需18个月,保额提升10%,每月达成25天10000步,计当月达标,连续达标3个月赠送1个锦囊抵1个月。 其实平安推行这个的理念还是不错的:如果你有很好的运动习惯,那么保险公司也会认为你有个健康的体魄,理赔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给你增加一些保额也未尝不可(反正你也用不着)。 本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关键在于,你这个难度虽然经过了降低,但实现起来依然难如登天。 每天上班忍受周围的SB已经够累了,还得保证每个月10000步? 你怕是在刁难我胖虎? 并且这个RUN保额的提升,和轻症、重疾保额提升穿插在一起,责任复杂程度,怕是爱因斯坦重生、牛顿附体,也难以窥其究竟。 ![]() 总结 自带的豁免需额外收费、投保人豁免仅包含轻症责任、产品永远比同业贵40%以上等等,因篇幅原因,我也不再一一评说。 平安以其综合金融集团的战略定位,也让平安业务员对于绩效的追求,远高于其他同业。销售误导,在所难免。(老子都吃不起饭了,谁还管你买的保险对不对啊) 前几天看到这则新闻震碎我的五官。 钱都用来打广告了,哪还有利润给客户啊。 在平安品牌的强大光环笼罩下,平安福产品系列的销量稳居行业第一,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马明哲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平安才可以数次度过商业危机,并将对手远远甩在脑后。 但平安福2018——由一堆不入流的险种而拼接成的三流产品,是否值得购买,却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难道我喜欢杨幂,就得去看小时代吗? 有的消费者看重品牌效应,无可厚非。 但你得清楚, 你现在购买的这份保险, 到底是和保险条款有关系, 还是和保险公司名气有关系? ![]() 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可任意转发,复制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来自: 昵称30970841 > 《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