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型油画《玉馨良渚(三联画)》赏析

 学无止境coco 2019-09-11

玉馨良渚(三联画)(局部)

玉馨良渚(三联画)(局部)

玉馨良渚(三联画)(局部)

潘鸿海、汪文斌合作的大型油画《玉馨良渚》(三联画)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文联共同组织实施的“浙江省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命题创作之一。作为这个重大题材创作工程的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油画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画院名誉院长、著名油画家潘鸿海深知其任务的艰巨和意义的重大,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难度颇大、表现浙江历史起源的“良渚文化”题材。

这幅作品在构思上不落俗套,采取三联画的形式,利用大场面、场景式,能够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组合。整幅作品高2.2米,宽5.4米。画家把几千年前的良渚人描绘成令读者有视觉愉悦的形象。画面中间的男子有着强健的躯体,棱角分明。英俊的脸庞,在阳光照射下,透着王者的风范;身后的老者威严中显露着慈祥,手中高举着玉璧,似乎在举行一种宗教式的图腾。整幅画面色调处理亮丽而柔和,中心的两个人物加上玉器构成纪念碑式的造型,形成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和两边安居乐业的温婉秀丽的女子从体貌和精神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进行了精细的刻画。

整个画面前后关系疏密有致,虚幻的背景满眼碧绿,瀛洲交错,藤蔓纵横,水汽氤氲,把江南的地域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出一个美丽的古文明社会。画家成功地将东方题材江南水乡、玉文化与西方油画相互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浙江良渚美景有着独特的呈现。

该作品以其气势恢弘的人文场景、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和底蕴深厚的艺术造诣,展现神秘瑰丽的良渚文化和创新开拓的民族精神。被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

玉馨良渚(三联画) 潘鸿海、汪文斌合作 浙江美术馆收藏 2008年

潘鸿海是这样介绍这幅画的创作背景的:

我生活在杭州,与良渚近在咫尺,一直对良渚题材情有独钟。余杭良渚,远古自有的人文积淀、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江南特色,吸引着我无数次前去采风写生。

从2006年到2009年,《玉馨良渚》的创作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其中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考证和收集素材,先后到过浙江、上海的5个历史博物馆调查,走访了多位研究良渚的专家,我们对良渚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积累了很多的创作素材和资料。整幅作品在原有的历史画基础上,从纪念碑的形式转向生活化的形式进行创作,以表现生活场景为主,突出玉文化,强调文明之光,真实地反映当时良渚社会的风土人情,再现了一个美丽富饶的江南伊甸园。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通过历史出土文物来创作历史绘画,从考古角度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当时良渚人民的生活状态,这是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