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食粮:不负美食不负书

 九州君子好人 2019-09-11

人间食粮:真实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食粮/这是我们在人间所吃的食粮

纪德的这本薄薄的小书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或多有些过誉。

就像纪德在自己的序中写到“这是一本寻求逃避、寻求解脱的书”,是纪德在染上当时绝症肺结核以为命不久矣,却奇迹般恢复健康后写下的精神独白。“他就像险些丧命的人那样,拥抱生活,抒发情感未免显得过分。”

诚哉斯言,然而不同于当时娇柔造作的文风,这本书更赤足扎实地踏在地面上,心中对生活爱之炽烈在未经历生死的人眼中未免觉得有些过头。一如纪德自己所言“有些人只看到,或者只愿看到,这本书旨在歌颂欲望和本能。我认为这未免是一种短见。我重新翻阅这本书,从中看到更多的,却是对清心寡欲的讴歌”。

读罢此书,没有记住什么华美的辞藻。可是作者饱满的情感让书变得极具魔力,心中会默念那如诗一般的文字,脑海中也会自然地浮现出画面,明灭可见。

是旅行的人,在沙漠里在大海上在花园边,一次次的阖眼与眺望,独立而踌躇着,穿梭于现世于不可言说的灵界,触摸着他人也抚慰着自己。让读者体会到生命它自己的姿彩,感受心灵的跳脱与追溯。

这本书的价值或许不再你积累了多少华贵溢美之词,而是合上书后你能感受到充沛的精力和好可爱的生命好美妙的世界好有趣的灵魂。或许亦如本书名《人间食粮》,当你读它时你能感受到品尝至味时的愉悦,读后又会给人饱腹的感觉,感受到了整个身体都充满力量。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读了很多人的书评,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点,而那是我这个没有文化感知力的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再读一遍这本书,才些微发现了些曼妙的文字背后暗含的有意思的魂灵,也才一点点有所感悟有所理解。

第一遍时一直不懂纳塔纳埃尔和梅纳尔克究竟是什么,以为这个名字背后是法语里某个词的含义,却没查到到底是什么,或许只是纪德心里的符号和某种程度上的自我,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请自己喝酒。名字根本不重要了,每个人的心中大抵都住着这样一个自我吧,感觉到矛盾感觉到另一个声音,呼唤着自己,他特别懂自己,懂那些别人都不懂的事,你和他述说他也会悄悄地回应你,你的心神得以安宁。

再读时发现太多东西可说,但又是那么零零星星,心里有感触,却又没有那么深的感动,亦不存在那么多的表达欲。而让我得以慰藉的是,存在一种更接近生活本质的可能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又拙劣地试着表达,试着阐述些什么,分享些什么,记住些什么。

“但愿本书教你关注自身超过这本书,进而关注一切事物超过你自身。”读到纪德再三强调的,引言与结语中的这段话时,感觉好有道理,那就不用再读了,我要好好关注我自己。但这样的话又像一句咒语,它在呢喃着你真的有好好看过你自己吗?放下了这本书你就不会投入到无聊的游戏或者社交中而去关注自己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么不妨先来看这本书吧。

“别人纷纷发表著作,或者工作专研,而我却相反,漫游了三年,力图忘掉我所博闻强记的东西。这一退还学识的过程,既缓慢又艰难;不过,人们所灌输的全部知识,退还了对我更有裨益:一种教育才真正开始。”我们都已经习惯了甚至从未怀疑自己的理解框架,在各种视为公理的知识体系下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里你知道或者不知道地接受着人的异化,这件事本身毫无好坏可言,只是我们或许就离生活的真实更远了一点吧。而那些试图告知我们的艺术之美又多少是生活的帷幔,真实的折光,让我们对生活本身的理解变得模糊与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力图退还所接受的教育都会发现有些东西明明灭灭留存心中,无力改变。再退一步,所谓的真实之追求又何尝不是我们接受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呢?

“你永远也无法明了,我们做了多大的努力,才对生活发生了兴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样,我们一旦感兴趣,就会忘乎所以。”这句名言其实并没有太震撼到我,对生活本身我们的态度一直都是不冷不热忽冷忽热。我们每个人所理解的生活都不一样,可是生活又好像是这些所有的总和。光明的生活和黑暗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和痛苦的生活,这些都是生活,却又不是生活本身,是我们感知与理解的生活。所以比起食粮里拼命讴歌这种炽烈的生活,新食粮里则显得在理性地感知与思考,不是“我思故我在”,不是“我认为我存在”,而是“我感到我存在”。

“我是异端中的异端,总受各种离经叛道、思想的深奥隐晦和牴牾分歧所吸引。一种思想,唯其与众不同,才能引起我的兴趣。我甚至从自身排除同情心;所谓同情心,无非是承认一种通常的感情。”纪德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背德者,但读罢全书丝毫不能理解那种“大声念纪德的文章10分钟以后,你的嘴巴会发出恶心的臭味”的论调。随着时光的流转和社会道德的变迁,曾经被视为“撒旦”的纪德,在我们的时代不再惊世骇俗,也不再触犯众怒。那种对道德秩序的挑衅,生命的虚无与孤独,纪德式的生存在当代青年人中并不鲜见,甚至是种常态。对于他们而言,追求与众不同的思想才能标显自己的高雅,在糟糕透顶的生活中保持虚无与孤独才能拒绝庸俗。

很多话在读书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惊艳有多震撼,可是读到别的书评影评里摘出来后发现为什么写的这么好。这不全是刻奇,还有的是你这剩下这么一句或者一段话了,你不用赶着去看下一段下一页下一个情节点,你可以有时间有精力去理解作者背后想表达的,甚至更多的是误读,会沉思人生经历浮想人事种种,突然发现它好像说到你心坎里去了,而这些是自己很多时候除了空空感叹一句外根本无法如此确切地表达的,也一下子会被它给温暖被它给慑服。精彩的不是文字,是我们的误读,这些文字最棒的是找到了我们想说却不知从何说又该怎么说的话。

对于这种外国的散文和诗集总感觉翻译后少了点味道,除却一两句很大众的名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以及营造的氛围全然感知不到。还是想尽量学好外语去看原文吧,哈,又给了我一个学外语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