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一读《人间食粮》这15句话,给疲惫生活一点精神的能量

 书巷 2024-02-01 发布于宁夏

1891年,王尔德的声誉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他在巴黎小住期间,一位热爱文学的年轻人,千方百计去见了自己的偶像王尔德。

这位年轻人,叫纪德。

那时候,纪德已经成了大师,作品影响了无数人,还在1947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说:

“他为我们活过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

同为诺奖获得者的加缪也说:

“纪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

作家余华,在看完纪德的《窄门》之后,浑身颤抖,声称这辈子要是能写出这么一本书,就心满意足了。

《人间食粮》是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写成的一本书,也是纪德的精神独白,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纪德也说,这是一本寻求解脱的书。

书的内容很精彩,就算你没读过,读了书中这15句话,也能给疲惫、忙碌的生活,一点精神的力量。

01

世间就是有些怪症,偏要自己没有的东西。

人生只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我们拥有的,一种是我们没有的。

放眼这世间,我们拥有的东西,数得清,看得完,而我们没有的东西,数不清,看不完,就算用一辈子来数,也数不完,更何况很多东西,还要花时间、经历、金钱才能获得。

然而,真正能影响我们幸福的东西,不是那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就算是最富有的人,他所能拥有的东西,也是极其有限的,在这广大的世界里,人太渺小的,再多的拥有都显得微不足道。

那些最幸福的人,不是什么都有的人,而是最会利用自身所能拥有的一切的人。

世间有些怪症,偏要自己没有的东西。

世间也有一种智慧,懂得珍惜自身所有,才是幸福之道。

02

不必到别处寻觅,上帝无所不在。

纪德说:

我无从知晓我出世之前是否渴望生活,但是既然活在世上,我就理应享受这一切。

是的,既然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理应享受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然而,很多人总是舍近求远,从别处去寻求享受。

他们寻寻觅觅,想从外面找到最好的,花很多时间去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以此来换取快乐和幸福。

然而,最好的东西,有时候不必去别处寻找,它们一直都在你身边。

我们最应该享受的一切,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切,而不是我们还未找到的那些东西。

幸福本不必寻找,幸福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你就能看见幸福。

03

不要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

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因为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要在别人的指示下生活。

后来,我们长大了,有能力照顾自己,可很多人却忘了要怎么选择自己的生活。

纪德说:

“你永远也无法明了,我们做了多大努力,才对生活发生了兴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样,我们一旦感兴趣,就会忘乎所以。”

然而,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任凭你怎么努力,都不会产生兴趣。

所以,要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不要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的生活,因为生活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别人认为好的,只是别人的,而你不是别人,原样接受,不过是削足适履罢了。

04

你要把夜晚视为白天的归宿,要把清晨视为万物的生长。

远行之时,水还剩最后半杯。

悲观的人见了,总是哀怨地悲叹:“只有半杯水了。”

而乐观的人总是笑着说,“还有半杯水”。

水是一样多的,但心态不同,从中能感受到的幸福完全不一样。

人生之中,每天早上起来,就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有人笑着迎接这一天,把所经历的一切都当成是一种恩赐,因为这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可有人却把这一天当成苦难的开始,要带孩子,要工作,要做家务,有做不完的事情,真是讨厌。

这么一想,日子还没开始,就已经够折磨人了。

有人问大师:怎么才能与自己讲和呢?有些事明明无法改变,却还总是念念不忘。

大师说:

当我把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替换成这件事想教会我什么,一切都明朗多了。

是的,换个心态,任何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可能都是想教会你什么,而那些不愉快的过去,就都找到了归宿。

05

一旦环境变得与你相似,或者你变得像环境了,那么环境就对你不利了。

有句话说:

我们那么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每时每刻都试图改变我们,把我们变得跟它一样,成为它的一部分,甚至加强它的能量。

你周围的环境都觉得,女人应该三十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你明明不想结婚,却也在三十岁时将自己嫁了。

如果你慢慢觉得,这就是对的,那你就变得跟环境一样了。

人如果变得跟她生活的环境一样,就不容易成长,不容易脱离环境的限制,去看到新的生活方式。

纪德说:

“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的心满意足了,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然而,一个跟环境相似的人,很难脱离他生活的环境去表达自己。

06

人生只有一次春天,追忆某次欢乐,不等于又接近幸福。

人生由两段组成,一段是过去,一段是未来。

人在当下,既可以怀念过去,也可以期待未来,很多人总是喜欢追忆过去的美好和欢乐,沉浸在过去的美好生活中。

然而,过去已然成了历史,再怎么美好,也回不去了,不如在当下努力一点,让明天变得更好。

尽管纪德说:

“细想起来,任何选择都令人生畏,连自由也是可怕的。”

但因为害怕而停止不前,便等于拒绝了一切美好。

07

“你临行的时候,最喜欢什么?”

“最喜欢临死的滋味。”

并不是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而是放弃多少对我可有可无的东西。

灵魂再怎么卸空了,也不足以满满盛下爱,而爱情、期待和希望,唯有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在这人间,很多人沉迷于占有,拼了命赚钱,想增加自己的银行卡数字,想让自己名下多几套房,多几辆车,或者尽量多些其他的东西。

可是,这些东西真的属于我们吗?

不,它们只是暂时被我们使用而已。

纪德有句话说:

“每个人的不幸,就在于每个人总在观察,又让所见之物从属于自己,其实,每个事物重要与否在于本身,而不取决于我们。”

深以为然。

当我们想让某种东西属于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就被这些东西束缚了。

或许只有当我们的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才会明白,我们花了一辈子去追求的那些东西,什么也带不走。

08

凡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为无法替代的人。

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跟你是相同的。

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我们却总想追求那些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却总想要那些很多人认为好的东西,也不管那些东西是否适合我们,甚至也不管我们是否喜欢。

有句很讽刺的话说:

每个孩子的梦想都不是城里的一套房。

可是很多孩子长大之后,就把自己绑在了一套房子上,走到哪都得背着一套房子,实在可叹。

和外在的东西比起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

纪德说:

“我自诲不倦,只根据我能做什么来评价自己。”

可是很多人有时间追求外在的事物,却没时间塑造内在的自己,最终让自己活成了一颗随时可以替换的螺丝。

而少部分人,他们急切又耐心地塑造自己,终于让自己成了光,无可替代。

09

人就是为幸福来到世间,自然万物无不这样指点。正因为努力寻求欢乐,植物才发芽,蜂房才酿满蜜,人心才充满善良。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在追求享受,但肯定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

所谓幸福,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可是很奇怪的是,明明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可很多人却“忘了幸福”,所以毕淑敏有一篇文章叫《提醒幸福》: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

我们本就是为了幸福而努力的,可是很多时候,却总是将幸福丢弃在一旁,好似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幸福,而是为了那些身外之物一样。

所以要记得,我们是为了幸福才需要物质的,不是因为获得了物质成功才幸福的。

10

凡是你不善于给出的,反过来会占有你。果实如若不死,就只能孤孤单单。

学生时读过一篇课文,讲的是《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一辈子爱财如命,虽然有钱,但其实从未好好生活过。

他临终前,因为看到家里点了两盏灯,他就伸着两根手指头,连死都不肯死。

还是他的夫人懂他,知道他是说点两盏灯太费油,他舍不得,所以就灭掉一盏,严监生才一命呜呼。

真是个守财奴。

他有钱,可是对钱太执着了,不要说给出,就连自己都舍不得花,也成了钱的奴隶。

事实上,这世间很多事都是这样,你越是执着,就越是被束缚住。

执着于钱的人,被钱束缚了。

执着于名的人,被名束缚住了。

最富有的人,往往不是拥有很多东西的人,而是给出了很多东西的人。

11

自己不能获取幸福的人,就无法帮助别人实现幸福

毫无疑问,一个自己都活得不幸福的人,是无法带给别人幸福的。

因为,他连如何让自己幸福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让别人幸福呢。

所以,要像纪德说的那样:

不要相信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不要用来世的生活来安慰现世的生活,来帮助我们接受现世的苦难。不要接受。工作吧,斗争吧,绝不要接受你能改变的任何不幸,要反复告诫自己,这完全取决于我。

努力吧,去追求你的幸福,唯有你过得幸福了,这世界对你来说才是好的。

12

“人陷入了困境。”

“上帝:那就摆脱困境,我正是尊重人,才让他们自己应付。”

人被抛到这个世界,就要接受这个世界的苦难和不幸。

然而,上帝之所以是上帝,就是因为他在这世间撒满苦难,同时也在这世间撒满希望,撒满美好。

人会陷入困境,但无论何时,人都有摆脱困境的能力。

所谓困境,恰如纪德说的:

所谓痛苦,坦率地讲,是人都虚构,而自然万物都争相让人避免,如果没有人的臆想,还能把痛苦压缩到微乎其微。

什么是痛苦?

当我们把一件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定义为痛苦的时候,痛苦就来了。

困境未必是人主动选择的,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选择去摆脱困境。

13

人要逐渐摆脱从前保护自己、今后要奴役自己的东西。

年幼之时,人被亲人保护起来,在成长的同时,也在接受亲人灌输给自己的生活观念。

那种观念会影响我们一生,那些曾经让我们觉得安全的环境和事物,可能最后也会让我们觉得痛苦。

弱小之时,我们会寻求庇护,在慢慢变强的过程中,那些庇护我们的东西也可能会反过来束缚住我们。

然而,人要成长,要成为自己,就要不断冲破束缚。

冲破束缚,不是变得冷漠自私,而是成长过程中,我们所必须要面临的一些选择,就像鹰要翱翔,第一步就要飞出那个保护它的窝。

14

自己能获取的,就不要哀求他人。

存在主义有一种观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就大多数人而言,自己需要什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可是这世间有些人,既想得到,又不想付出,最终不是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想让他人为自己买单。

然而,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除了你自己,谁都靠不住。

15

有朝一日,你开始明白,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苦痛,责任不在上帝而在人类本身,你就不再甘心忍受这一切痛苦了。

当一个人意识到,无论生活痛苦还是幸福,他都负有全部责任,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处境的时候,他就不会无所作为地忍受自己的所受的痛苦了。

史铁生刚坐上轮椅的时候,痛苦不已,甚至多次想要自杀。

但后来他明白了,这就是命运,上天给你什么,你不能拒绝。

他同时也明白了,上天给你苦难,但从不拒绝希望。

想明白了这些,他就看见了乐观,看见了积极,看见了幸福。

某些事件的发生我们或许无法决定,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面对事件的态度,这就是人的自由。

文|不有趣灵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