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家语》9三恕(下)

 琴诗书画情 2019-09-11



题文诗:

真水有情,以其不息,遍與諸生,不知不為,

真水似德,流也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義;

浩浩荡荡,無穷无盡,此则似道;流行奔腾,

百仞嵠,不懼似勇;至量必平,公平似法;

盛不求概,自平似正;綽約至明,微達似察;

發源必東,向东似志;以出以入,通无化有,

萬物化絜,此似善化.君子观水,自强不息.

幼不強學,老無以教,吾所恥之;事君而達,

故人,曾無舊言,吾所鄙之.與小人處,

不能親賢,吾所殆之.子從父命,臣從君命,

非孝非贞,贞孝以情,至孝至适,至贞至忠,

至忠至义,至义适宜,至宜自审,审其所从,

从以真情,父慈子孝,君公臣廉,上行下效,

至公至明,上下精诚.萬乘之國,爭臣有七,

無過舉,社稷不危;父有爭子,不陷無禮;

士有爭友,不行不義.色智有能,虚情小人;

真情君子,知之曰智,言谈之要,不能非能,

行为之至.言要則智,行至則仁,真情所至,

既仁且智,至智仁至.智至自知,至仁自愛.

者知人,仁者愛人.無道则隱,有道则现.

正文:

【原文】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曰:「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對曰:「以其不息,且遍與諸生而不為也.夫水似乎德,(遍與諸生者物得水而後生水不與生而又不德也)其流也則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懼,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綽約微達,此似察;發源必東,此似志;以出以入,萬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注释】

倨---jù、(形声。从人,居声。本义:傲慢)倨,不逊也。——《说文》 通“踞”。凭倚。邑---,yi会意。字从囗(wéi),从巴。“巴”意为“附着”、“黏着”。“囗”指“国”、“城”。“巴”与“囗”联合起来表示“附属国”、“卫星城”。本义:(大国的)附属国、(首都的)卫星城。///古同“悒”,愁闷不安。嵠---[xī]. 古同“溪”。概----gài(形声。从木,既声。本义:量米粟时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时,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过满)斛甬,正权概。――《礼记·月令》綽約----绰约chuòyuē】<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杨倞注:“淖当为绰;约,弱也。绰约,柔弱也。”絜----[xié]1.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度长~大。”2.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絜[jié]1.古同“洁”,干净。2.廉洁。3.明亮。4.修整;修饰。

【译文】

    孔子观赏着向东流去的河水。子贡见了向夫子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因为它川流不息,而且周遍,使生命生生不息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像是有很高的'德性’;不管它流向低处还是流向屈折,姿势低下,但一定按自己的水道去走,这就像是'义’;水势盛大,浩浩荡荡,永没有穷竭,又像是'道’;它奔流直泻,到很深的溪谷也毫无惧色,这如同是'勇’;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公平公正(它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又像是'法’;水盛满后,不需用什么概去刮平,自然平正、端正,这像是'正’;它柔美而略呈透明,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又有些像'明察’;不论从哪里发源,它一定是向东流去,不变其志,这又如它的'志向操守’;它流出流入,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的德性有这么好,所以君子见到水一定要前去观赏嘛!” 

【原文】

     子貢觀於魯廟之北堂,出而問於孔子曰:「向也賜觀於太廟之堂,未既輟,還瞻北蓋,皆斷焉,(輟止觀北面之蓋斷絕也)彼將有說耶?匠過之也.」孔子曰:「太廟之堂宮,致良工之匠,匠致良材,盡其功巧,蓋貴久矣,尚有說也.」(尚猶必也言必有說)

【注释】

輟----辍chuò(1)形声。本义:中途停止,废止///辍车小缺复合者。——《说文》又《广韵》已也。《集韵》止也。《增韵》歇也。

【译文】

    子贡参观了鲁国宗庙的北堂,出来后请教孔子说:”前几天,(端木赐)我参观了太庙的(神主所在)北堂,没有停住脚步,回头再去看北面的屋顶,都是一块一块的木头拼接的,那有什么讲究吗?是木匠的过失吗?”

     孔子说:“太庙的北堂当然是有讲究的,官吏们会招来技艺最精良的工匠,工匠会用最好的材料,会用他们最高的技术来施工,屋顶是那样华丽,已经很长时间了(大概是因为看重文采吧),这一定有什么讲究的呀。”('蓋貴久矣’中的'久’或许是'文’)

【原文】

    孔子曰:「吾有所齒,有所鄙,有所殆.夫幼而不能強學,老而無以教,吾恥之;去其鄉事君而達,卒遇故人,曾無舊言,吾鄙之;(事君而達得志於君而見故人曾無舊言是棄其平生之舊交而無進之之心者乎)與小人處而不能親賢,吾殆之.」(殆危也夫疏賢而近小人是危亡之道也)

【注释】

齒----chǐ齿1.(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3.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鄙---bǐ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粗俗:~陋。4.轻蔑,看不起:~视。5.品质低劣:卑~。6.谦辞,用于自称:~人。7.吝啬:~吝。~诈(贪吝诈伪)。殆---1.危:知足不辱,知止不~(懂得满足不贪心就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到危险)。2.大概,几乎:伤亡~尽。3.古同“怠”,懈怠。卒---[zú]1.兵:士~。2.旧称差役:走~。3.死亡:病~。4.完毕,终了:~岁(度过一年)。5.终于:~胜敌军。卒[cù]1.同“猝”。

【译文】

    孔子说:“我对有的事有耻辱感,不愿意提到,极端鄙视,我对有的事有卑鄙感,很看不起,我对有的事有危险感。是这样,年幼时不能努力学习,老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给别人,我以为这是要感到羞耻的;离开自己的故乡,侍奉君主而显贵发达了,突然碰到过去的朋友,竟然没有怀旧的话,没有要提携对方的想法,我以为这是卑鄙的,让人看不起的;不去亲近贤良的人,却要和小人混在一起,我以为这是危险的。”

【原文】

  子路見於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路出,子貢入,問亦如之.子貢對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士君子矣.」

【译文】

    子路去拜见孔子。 孔子说:“智者(应该)怎么样?仁者(应该)怎么样?”子路回答说:“智者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使别人爱自己。”孔子说:“这可以说是修养好的人(称得上是士了)啊。”子路出去了,子贡进来,孔子询问了同样的问题。

    子贡回答说:“智者了解他人,仁者热爱他人。”孔子曰:“这也可以说是修养好的人(也可以称得上是士了)啊。”子贡出去了,颜回走进来,孔子又问了同样问题。 颜回回答说:“智者了解自己,仁者爱自己。”孔子说:“颜回可以称为士中的君子啊。”

【原文】

  子貢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臣從君命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賜,汝不識也.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天子有三公四輔主諫爭以救其過失也四輔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也)千乘之國,有爭臣五人,則社稷不危也;(諸侯有三卿股肱之臣有內外者也故有五人焉)百乘之家,有爭臣三人,(大夫之臣有室老家相邑宰凡三人能以義諫諍)則祿位不替;父有爭子,不陷無禮;士有爭友,不行不義.(士雖有臣既微且陋不能以義匡其君故須朋友之諫爭於己然後不義之事不得行之者也)故子從父命,奚詎為孝?臣從君命,奚詎為貞?夫能審其所從,(當詳審所宜從與不)之謂孝,之謂貞矣.」

【注释】

貞---[zhēn]贞一般作为名词使用,表示贞洁,贞操。(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忠;真诚.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奚---xī1.古代指被役使的人:~奴。2.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胡”、“何”:詎----(讵),jù ,形声。字从言从巨,巨亦声。“巨”意为“包罗万象”,引申为“一切情况”、“任何情况”。“言”与“巨”联合起来表示“预言任何情况”、“谈论任何事物”。本义:预言任何情况或谈论任何事物。....岂,怎

【译文】

    子贡向孔夫子请教说:“子女听从父亲的吩咐办事,是孝;臣子遵照君主的命令行事,是忠,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孔子说:“端木赐呀,这样的理解就浅薄偏颇了,你不知道啊。过去那英明的天子,有七位直言敢谏的臣子,主上就避免了错误的举动;诸侯有五位直言敢谏的臣子,可保国家社稷,诸侯国可免于危难;卿大夫有直言敢谏的臣子三人,爵位便能保持;父亲有敢于劝谏的儿子,就不会陷于无礼;读书的士人有直言规劝的朋友,就不会做出那不合道理的事情。所以子女完全依照父亲的意志办事,何尝一定是孝?臣子完全遵照君主的命令从事,难道就一定是忠?能详细考察他所遵从的是否得当,这才叫做孝,才叫做忠啊!”

【原文】

子路盛服見於孔子.子曰:「由是倨倨者何也?夫江始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觴可以盛酒言其微)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風則不可以涉,非唯下流水多耶?今爾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以非告汝乎?」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自若也.子曰:「由志之,吾告汝,奮於言者華,(自矜奮於言者華而無實)奮於行者伐,(自矜奮行者是自伐)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智,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智,行至則仁,既仁且智,惡不足哉!」

【注释】

倨---jù1.傲慢:前~后恭(先傲慢而后恭敬)濫觴---滥觞 làn shāng】<书>①名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②动起源:词~于唐,兴盛于宋。觞---shāng1.古代酒器:举~称贺。舫---fǎng  1.船:画~。奮---奋,fen(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奋,翚也。——《说文》翚---huī1.飞翔。2.古书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

【译文】

    子路穿戴华丽去拜见孔子。

    孔子说:“仲由呀!如此盛装是为了什么呢?想那长江发源于岷山,当它刚流出时,水流浅小只能浮起酒杯,但当它流到入海口时,如果不是两船并行,如不躲避风浪,就不能渡过,难道只因为下流水就多吗?(比喻下流的水仍是由上流众川汇集而成)现在你穿得如此华丽,各种色彩齐备(神色傲慢),天下的人还有谁肯规劝你呢?”

    子路听后快步退出,换了衣服进来,像平时穿的一样。

    孔子说:“记住!我告诉你。只知道说而不会做的人浮华,只知做事却不接受建议的人爱自夸,外表看起来很聪明很有才能的,往往只是小人呀。因此君子知道的就说知道,这是言谈的要领;不能做的就说不能,这是行为的最高准则。言谈合乎要领就是明智,行为合乎最高准则就是仁爱。既智且仁,怎么会有欠缺的地方呢?”

【原文】

子路問於孔子曰:「有人於此,披褐而懷玉,何如?」(褐毛布衣)子曰:「國無道,隱之可也;國有道,則袞冕而執玉.」(袞冕文衣盛飭)

【注释】

褐---hè①粗布或粗布衣服;②黑黄色。袞冕---[gǔn miǎn] 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衮衣---简称“衮”。亦称“衮服”。为古代天子及王公的礼服,因上有龙的图案得名。衮衣是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册拜、圣节和举行大典时所穿的礼服。毛传:“衮衣,卷龙也。”朱熹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以龙首卷然,故谓之衮也。”陈奂传疏:“衮与卷古同声。”卷者,曲也,象龙曲形曰卷龙,画龙作服曰龙卷,加衮之服曰衮衣,玄衣而加衮曰玄衮,戴冕而加衮曰衮冕。天子,上公皆有之。。。。冕是形声字。从冒声,从免,免亦声。“免”意为“拖拉”。“冒”与“免”联合起来表示“拉住帽子(以防被风吹走)”。本义: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说文》:“古者黄帝初作冕。”

   子路请教孔子说:“现在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然穿粗布衣,出身寒微,却似怀中藏着美玉,很有真才实学,他们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如果国家政治黑暗,他们隐藏起来也好;如果国家政治清明,他们可以入仕做官,显示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