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位一旦易主难免会血流成河。善于趋炎附势者可能会马上跪倒在新君脚下高呼万岁,从而飞黄腾达。 然而忠臣往往杀身成仁,不会为了权力和财富改变自己的意志,如此一来他们不仅会丢掉自己的性命,还有可能连累整个家族。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当燕王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皇位之后,便开始大开杀戒。朱允炆身边的心腹黄子澄和齐泰均被处死且祸及九族,帝师方孝孺同样宁死不屈,传说朱棣不但将他凌迟处死,甚至灭了他的十族。 灭十族,意味着凡是跟方孝孺沾亲带故的人都难逃一死,就连曾拜在他门下的学生都不例外。 那么,明成祖朱棣真的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吗?史书上到底是如何记载的呢? 01 在此之前,我先来说说方孝孺到底做了什么,会让朱棣对他赶尽杀绝呢? 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是造反从朱允炆手里抢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而当时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所以朱棣想让他写一份即位诏书,借机拉拢人心。 但是方孝孺宁死不从,他披麻戴孝来到大殿上嚎啕大哭。朱棣看此情形,还安慰方孝孺说自己只是想效仿周公辅佐成王,这里的成王意指建文帝朱允炆。结果方孝孺反问成王在哪,朱棣回答他自焚了。 方孝孺依旧不依不饶,接着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治理国家需依靠成年的君王。方孝孺再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开始有点不耐烦直言这是朱家的家事。 随后朱棣让人拿来纸笔,告诉方孝孺即位诏书非他执笔不可,而方孝孺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字便把笔扔在地上,豪言就算是死我也不给你写诏书。朱棣强压怒火问方孝孺难道就不顾及九族的生死吗,结果方孝孺脖子一横说就算灭我十族又何妨。 话说到这份上,朱棣也只能成全方孝孺的必死之心了。 02 诛十族,明朝之前还没有这个先例,因为诛九族已经是十分严苛了。 如此一来,方孝孺的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姑母姨妈、姥姥姥爷、岳父岳母以及他们的族人都被朱棣下令处死,而第十族则是指方孝孺的门生朋友。 朱棣下令将方氏一族一一带到方孝孺面前杀死,直到最后才杀了方孝孺。整整七日,杀了873人,血流成河,惨状难以言表。 对于方孝孺的忠心后世褒贬不一,有人说:朱棣即位后他本有活命的机会,但是他却宁死不屈杀身成仁,无愧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胡适就曾说过:“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 但是有些人却认为方孝孺是愚忠,因为建文帝并非明君,就算他要誓死效忠,大可以在燕王大军冲进皇宫之前以死明志,何必要一次次激怒朱棣,最终殃及十族,他的族人、亲友和门生又何罪之有?何错之有? 03 关于明成祖朱棣是否真的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史书上记载的也不统一,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在《野记》中曾提到方孝孺因为惹怒朱棣被灭了十族,但此书并非正史。但是《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等文献中也说方孝孺被灭了十族。 不止如此,崇祯年间编写的《熹宗实录》上也是这么写的,同时还记载着方孝孺的一个儿子被人救了下来,改姓余,到了天启二年方孝孺的十世孙伏阙还向皇帝上书并得到憎恤。而在清朝人编写的《明史·方孝孺列传》中,只说方孝孺是被凌迟处死的,关于被灭十族和连坐873人只字未提。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这是《明史》记载的方孝孺的绝命词。 04 我是出口未成章,一位90后的历史爱好者,原创不易,希望您能喜欢我的文章,谢谢! (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属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