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1人死亡,安徽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最近要小心这些病!

 牛人的尾巴 2019-09-11
注意!注意!
安徽最新发布传染病疫情通报
8月全省
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34309例
死亡41人
看过来!
这些疾病千万要当心
安徽8月疫情通报情况
昨日,记者获悉,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今年8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19年8月(8月1日0时至8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34309例,死亡41人,其中28人死于艾滋病、7人死于肺结核、4人死于狂犬病、1人死于出血热、1人死于手足口病。
图片
全省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除新生儿破伤风、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8个病种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8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4691例,死亡40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8.24%。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黑热病2个病种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共报告9种19618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1.94%。
除以上全省报告传染病疫情
注意!警惕!
下面重点来了!
来自省卫生健康委提醒
近期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仍然比较多发
事关大家的健康安全
务必防范!
其他感染性腹泻
其他感染性腹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其染病途径大致相同,主要“病从口入”即粪-口传播,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诺如病毒等)。
防病指引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和未煮熟的食品,特别是不生吃牡蛎等贝壳类海鲜,不喝生水,蔬菜瓜果要彻底洗净。
3、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和医疗机构应建立日常环境清洁消毒制度;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4、如有患病请注意居家隔离。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在发热、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需仔细观察,个别病例会转为重症。
防病指引
小编提醒,在手足口病流行期,爸妈要每天检查宝宝的情况,主要是观察手心、脚心以及口腔有没有异常,体温有没有变化。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口服补液盐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 周就会好。
在家护理的宝宝时,爸妈也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持续高烧不退;
频繁呕吐;
四肢抖动、无力、抽搐;
精神差、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呼吸困难、心率增快。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切勿上学;外出回来后请先清洗手部和面部,再接触孩子。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流感发生的风险仍不能忽视,因此要注意个人防护以及要谨防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
防病指引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避免飞沫传染。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应确保至少两次以上的自然通风,每次开窗通风15~30分钟。
3.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在流感高峰期去人群聚集区域,尽量避免接触流感病人。
4.增强抵抗力:平日增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保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抵抗力相当重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5.及时杜绝疫情扩散:对于发生流感样病例增多的集体单位或团体,应做好病例的隔离和活动场所的消毒,必要时应采取停课或停止团体活动等措施。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开始前,建议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在10-12月接种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季节交替
气温变化大,传染病多发
小伙伴们提早做好预防措施
让这些疾病远离我们和家人
转发!扩散!
来源:合肥晚报 综合 安徽省健康委员会 编辑:陶欢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