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看的人 都还在做梦 向内看的 才是清醒者 温暖人心 滋养灵魂 我在 你来吗? ——阮 娅 莉 ![]()
1 合群,意味着情商高? 我们往往将合群与否视为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以及是否受人欢迎的重要表征,所以令无数人对此趋之若鹜。 无论心里乐意不乐意,都要削尖了脑袋,各种伪装和矫饰,往人堆里钻,唯恐自己被人在背后闲言碎语——孤僻、假清高、情商低。 近些年,随着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等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碎片化阅读被并不热衷阅读的国人逐渐欢迎和接纳。终于,如合群、孤独、独立、人权、民主、自由等高度抽象化、模棱两可和莫衷一是的概念,终于有机会得以正名。 并在国人的认知系统中逐渐有了一席之地,至少国人开始对自己曾经坚信,甚至视为信仰的东西,开始产生了动摇、疑问和思考,而这正是民智开启的标志。 越来越多的国人,无论由于阅读了此类文章或书籍,抑或是通过自己的社会观察和自我觉察,逐渐发现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和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同等级的聪明人深交。 其实,在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真正聪明人的心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早就是一个共识和必然。 2 道不同,不相为谋 德国的大思想家和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 而另一位德国大思想家和哲学家尼采说: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而我国知名哲学家周国平在1988年出版的经典散文《困惑和坦然》里写道: 一个人只要耐得住贫困,自甘于寂寞,总可以为灵魂守住一块家园,不至于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流离失所。认清贫困和寂寞,是心灵高贵者在这个时代的命运,困惑中倒也生出了一些坦然。 而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认为: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在多长的时间里,以及在什么样的层次上,他能够甘于寂寞,无需得到他人的理解。能够毕生忍受孤独的人,能够在孤独中决定永恒之意义的人,距离孩提时代以及代表人类动物性的社会最远。 我想,以上四位中外哲学家的意思基本上是类似的和一致的—— 真正聪明的人,和普通人是很不同的,他们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 3 看得通透 活得明白 4 人类的两大问题—生存和生命 另外,心理学认为,热爱独处其实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表现,意味着他可以自己满足自己,而不用依赖于其它人满足自己。 而且唯有独处的时候,一个人才可能是真正的自己。 只要有其它人的在场,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和干扰,而无法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而真正聪明的人,往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内倾型人格,习惯于反思和内省,充分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 对于他们而言,独处意味着充分的自由时间,用于整合自己的认知系统和内在世界,让它们不断地生长和扩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且不断生长的系统。 而这就是一种高级的自我存在感,而不是刷出来的、稍瞬即逝的低级存在感。 同时,真正聪明的人,普遍拥有强烈的好奇心、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他们需要足够多的独处时间去研究那些令自己感兴趣和好奇的问题,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他们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而不像普通人那么强烈地依赖外在世界和他人满足自己,他们的人格更加独立和自由。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大问题——生存和生命。生存,是现实问题。生命,是终极问题。 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两大问题产生和进行的。 儒家,主要关注和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也是老百姓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因此,佛学在唐朝时期从印度被引中国,以弥补中华文明的缺陷和不足,回答中国人不可避免的终极追问。 而真正聪明的人,始终关心和关注的是生命的终极问题,即我从何来?到何处去?我如何存在?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和答案。 所有的困扰和痛苦,其实都只是表象而已,背后隐藏的都是来访者试图逃避面对或没有找到答案的终极问题。 5 从动物性 到人性和神性 西方文明,带给人类社会的不仅仅是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更先进的价值理念,更带来了进步论、效率至上、欲望膨胀、过度竞争、野蛮发展、道德沦丧,和贫富悬殊,甚至将整个人类世界带到了毁灭的边缘。 而前者代表了人类的人性(真善美),而后者代表了人类的动物性(欲望和贪婪)。显然,前者更多是口号和包装,而后者才是现实和真实的世界。 而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像普通人一样毫无觉知地沉沦在悲惨世界里,任人宰割。 而是与它刻意保持着距离,或远或近,远的是佛教的超然出世,不远不近的是道教的消遥游世。 几千年来,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命运最深刻的是儒释道三家。儒教主张积极入世,由于受到政权的支持和推广,对国人的影响最深。 而佛教和道教,都旨在帮助人们从痛苦而悲惨的现实世界里,寻求心灵自由和自我解脱。 真正聪明的人,他们往往会成为圣人、圣贤、智者、宗教领袖、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心灵导师、社会活动者…… 从而自度度人,自觉觉人,帮助和引导人类从动物性走向人性,从人性走向神性,完成三级跳跃。从痛苦和绝望,走向自由和解脱。 文明与野蛮的决战,犹未见分晓。 超越与沉沦的对峙,已拉开序幕。 每个人,将在纷扰尘世,何去何从? 部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
|
来自: 朝朝暮暮ut9wwm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