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的悲哀

 用哲学改变生活 2021-02-05

哲学家群体是一群自以为有终极追求的人,他们善于皓首穷经地挖掘人性、认识人性,并期待人性的至善,于是通过数代哲学家的努力将哲学这门学问发展得无比庞大与高深,但他们终究是悲哀的,因为过于自负,他们竟然自鸣得意地妄想用这种严重脱离基层民众的智慧引领人类走向终极幸福与和谐之境。

实际上,哲学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从来都是小众文化,他们从来就没能让每个老百姓都能掌握并主动运用好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哲学,除了伦理上的束缚,我甚至怀疑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就没想过要这样做,所以人类的终极幸福根本指望不上他们,除非把政治家和科学家也纳入他们的阵营。

因为在哲学普及方面作为有限,这便客观导致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与群众的生活脱节,因此说哲学家是脱离群众的人,所以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就了他们的悲哀。

群众对这些离他们生活甚远,且严重自以为是的哲学人士从来都是敬而远之地尊敬,这种尊敬源于无知导致的盲目,所以潜意识的不接纳和鄙视与表面的崇拜一样多,因为群众有自己的哲学,所以对于看不见实际价值的百姓来说,专业哲学就是无用的,因此而在背后说哲学家是精神病或无用之人就顺理成章了。

以曾经遍布中华大地的孔庙祭祀的孔子为例,早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这本与哲学普及同义,可两千多年过去了,儒学在世界东方依然是显学,古今中外的哲学也未见真正实现有教无类,为什么?因为哲学被政治绑架了嘛!

西方哲学更惨,除了被政治绑架之外,宗教的介入更限定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外延,中国哲学至大无外的部分他们根本研究不了,于是拱手把这部分领地让给了在哲学羽翼下逐渐发展壮大的科学,然后自己拘泥于哲学的形上部分死抠,完全无视哲学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结果视角越来越窄,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基础上现实地启动了哲学的实践转向,无奈一贯绑架哲学的西方政治为了特定阶级利益而驱逐了同样颇具有教无类的实践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于是西方哲学只能在语言转向后混吃等死,结果只能让“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补强曾经华而不实的中华传统天下大同思想后,被动等待中华文明对自己的拯救。

中华文明为什么具备这样的能力呢?就是因为上古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直接排斥了神的超人属性,所以根本不是政治绑架了中国传统哲学,而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政治互相绑架,直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后,才实现了哲学对中国政治的彻底征服。

这里必须强调,现代中国政治臣服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补强后的整个哲学,能接纳并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统哲学具有西方哲学一直不曾具备的哲学整体性必须尽快得到实至名归的认可,这样才能让奄奄一息于西方世界的哲学起死回生,哲学家的终极追求才能真正实现。

哲学统率一切,包括科学、心理学,哲学的方向和出路有了,哲学家便再没有了享受孤独的资格……(2016.8.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