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没有大一统。 罗马帝国分崩离析之后,欧洲小国林立,一直持续到今天。 与之相反,遥远的东方大陆基本上分久必合,一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大一统的希望,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之所以叫“罗马”,是因为帝国是从罗马这个弹丸之地发展起来的。罗马人驱逐了国王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罗马共和国,原本的罗马共和国只今天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地方。 但是经过几代罗马人的经营,征伐,殖民,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很快占据了整个半岛,也就是当今的意大利。 凯撒遇刺身亡后,屋大维掌权。屋大维不甘心让元老院掌权,经过一系列运作,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经过发展罗马帝国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东方与罗马帝国交相辉映的是汉帝国。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的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个日后享誉全球的宗教,基督教。 公元1世纪,基督教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 对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而言,宗教的传播无疑是挑战帝国皇帝的权威。上帝是天神,有救世主降世带领人民奔小康?我皇帝算什么?人生下来都是有罪的?不能享受我做皇帝干什么? 最终要的是,宗教与皇权争夺民众,听上帝的还是听皇帝的? 于是罗马帝国明令禁止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会遭到的清除,骨干成员遭到迫害。 基督徒曾受到罗马帝国的数次大迫害,但是宗教的力量太强的,经过不断的发展,甚至帝国的基层官员都成了基督教教徒。教会的发展迫使罗马当局改变做法,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313年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在临终前受洗为基督教徒。 君士坦丁是第一位正式皈依基督教的罗马皇帝。 公元392年狄奥多西在位时期,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传遍帝国的每一寸土地,掌控人民的思想。但是教会只有神权,没有世俗的权力,对皇帝来说算不上威胁。 之后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 教会因为阵营,理念等原因也分为两部分,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形成天主教传统,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正教传统。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如果教皇不是傻子,就不会推动欧洲的统一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日耳曼小国林立。 教皇与最大的法兰克王国达成协议,成为政治同盟。法兰克王国的实际掌权人丕平就成了教皇拉拢的对象。在教皇的帮助下丕平成功法兰克国王,751年,丕平在苏瓦松举行王国大会,教会为其涂抹圣油,赐予王权。753年冬季,教皇离开罗马来到法兰克王国,丕平亲自迎接并给教皇牵马,民众也很高兴,不顾严寒,夹道欢迎。民众的热情驱散了寒冬,教皇重新给丕平加冕,病给予他的两个儿子罗马贵族头衔。 丕平承诺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所征服的意大利土地中,划出拉文纳至罗马的狭长地带,捐赠给罗马教会。756年末,丕平已平定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丕平兑现了承诺,将征服的拉文纳 、利米尼 、 具沙罗等二十二个城市献给了罗马教会,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之后罗马教皇不仅成为了欧洲的精神领袖更掌握了世俗权利,教皇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罗马教会规定,教权大于王权,教皇可以废除国王。 对于罗马教皇而言,一盘散沙的欧洲是有利的。这片土地再也不能出现一个像罗马帝国那样的强大国家的。小国不断征伐,教会并不禁止甚至暗地里推波助澜,比如法国德国的千年仇怨。战乱下人民惶恐不安,才会更加虔诚的信仰上帝,听从罗马教皇。与我国类似,改朝换代人民饥寒交迫的时候宗教就盛行。德国是欧洲最混乱的地方,因此罗马教皇在这里捞的好处也最多。德国被讥笑为“教皇的奶牛”。 强大的世俗权利是教皇的威胁,因此只要教皇不傻就不会推动欧洲的统一。 1861年教皇国大部分领土并入意大利,1870年罗马城也并入意大利,教皇屈居梵蒂冈墨索里尼在1929年与教廷枢机主教加斯佩里签订《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正式承认教皇国灭亡。 实际上梵蒂冈成为了新的教皇国。 |
|
来自: Ztiger1980 > 《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