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焦点】中国桃产业利润知多少?——桃产业全方位解析

 realman999 2019-09-12

或艳或媚,

赏心悦目;

或香或甜,

唇齿留香。

                            ——2019桃果之印象

近几年桃成为热门水果,产业发展迅猛,桃新品种层出不穷,更新换代之快,甚至有人说新栽的桃树还没结果就落后了。中国桃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新局面、新业态。栽桃还挣钱吗?产业链各环节该如何应对?让我们跟随专家一睹为快。

桃产业

全方位分析

栽桃挣钱吗?

首先我们跟随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姜全研究员看看桃的生产利润空间有多大。

从表面上看,栽培桃树一年毛收入有15万元,哇,这就是传说中的农业很挣钱吗?再来看看生产资料成本,合计3500元/亩,感觉成本也不是很高嘛,利润空间还是很高的。别着急,接着往下看。

果树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是劳动密集型管理,比大田作物要消耗更多劳动力,每亩用工成本5000元。在中国,桃果品商品率低,次级果、无效果占40%,相当于损失6000元。再算上建园成本分摊和种植风险,一年到头来经济利润是-2100元,是不是很沮丧?

姜首席表示桃产业所有传统技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重新考虑,特别是桃园除草、营养与肥料、整形与修剪等概念要与时俱进,不能再采用过去的老方法了。那么桃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操作、机械化管理、研究采用产业新技术、增加销售环节的附加值和全产业链管理。未来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适度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家庭农场式的特色经营

好的商品离不开好的品种

盘点2019年赛桃会上的金奖品种。八月瓦房店桃会上30个获得金奖的样品中,普通桃16个,油蟠桃7个,油桃5个,蟠桃2个。

金奖品种

金奖次数

中油蟠7号

4

中油20号

3

金秋超黄

2

春雨黄桃1号

2

中桃10号

2

锦绣

2

金霞油蟠

1

秋雪

1

中油8号

1

红珊瑚

1

春雨黄桃2号

1

风味天后

1

白凤

1

中蟠17号

1

中蟠19号

1

永莲蜜桃7号

1

艳霞

1

晚湖景

1

霞晖8号

1

黄金蜜3号

1

莱山蜜

1

7月蒙阴赛桃会上40个获得金奖的样品中,油蟠桃18个,蟠桃12个,普通桃10个,油桃0个。

金奖品种

金奖次数

中油蟠9号

12

中油蟠7号

5

中蟠13号

4

中蟠11号

4

中桃金阳

2

中蟠15号

2

白凤

1

玉妃

1

白如玉

1

金陵黄露

1

北京8号

1

中桃5号

1

中油蟠5号

1

新凤蜜露

1

湖景蜜露

1

中蟠2号

1

中蟠19号

1

品种盘点:

两次桃会普通桃得奖品种比例较大,其中黄肉桃和水蜜桃占比高,晚熟品种品质更好;早熟油桃品质不高;早熟蟠桃和油蟠桃获奖比例大,是未来市场的宠儿。

桃树形集锦

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栽培、病虫害防治和采后管理等一系列的措施。说到要种出内外品质兼优的桃,树形很重要,整形模式与栽培密度、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砧木类型、品种特性、机械化程度等都密切相关。桃树树形主要有开心形、Y字形、主干形,还有四挺身形、双株错位V字形、多主枝离壁形等。

河北农业大学陈海江教授对三种主要树形的果树品质和产量分布特点作了研究,发现不同树形结果部位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有差别,不同品种结果枝更新能力也不同。

一言以蔽之:

桃园管理应根据树形特点合理整形,确定合适的株行距、干高、开张角度、主枝和主枝长度、侧枝和侧枝长度等,发挥树形的最大作用。

现代桃园植保方案

桃蚜

即使是管理再精细的果园,也抵御不了病虫害的侵袭。根据植保专家统计,桃园主要害虫蚜虫、梨小食心虫、桃一点叶蝉、山楂红蜘蛛、桃蛀螟、卷叶蛾、桃潜蛾等,主要病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穿孔病、桃炭疽病、褐腐病等,每年造成减产达30%以上。

但目前病虫害防治以农业和化学防治为主,缺少病虫测报与生物防治,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少,施药装备作业效率低,无法保证防控质量。

桃真菌穿孔病

因此,现代果园必须树立综合防控的理念,果园要通风、透光、覆膜、避雨,秋冬清园,清理落果,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为主,科学施药,一喷多防。在果树生长关键时期,如休眠期、花芽露红期、谢花末期、果树发育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和采收后采取有效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

重视采后技术

果实采后的贮藏保鲜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难题。桃果实本身就不耐贮运,高温易腐烂,低温易发生冷害,再加上采收和采后处理环节的不规范预冷、贮藏技术的盲目使用,低温贮藏损失率多达30%,部分高达50%。而国外如美国、日本、意大利等较注重农产品的冷链一体化应用,损耗率小于5%,远低于国内20-30%的损耗率。而且,中国冷库容量有2000多万吨之大,但未得到合理利用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周慧娟老师认为未来桃产业采后环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冷库功能须全面。2.改进冷库消毒方法。3.果品入库前预杀菌。4.按照采收标准采收。5.良好的分级包装场所。6.正确的预冷方式。7.适应市场的果实分级方式与标准。8.冷藏时间不能超越生理极限等。

未来采后技术研究应多关注下面三点:一、针对桃不同类型品种、不同成熟期、不同特性等制定采收标准,达到采收质量最优;二、根据品种特性,制定相匹配的物流技术标准;三、运输过程中运用复合技术调控果实,降低损耗,保证果实品质。

◆ ◆ ◆ ◆

小编拙见

THE OPINIONS

◆ ◆ ◆ ◆

处于生产环节的桃农采用传统栽培方式获利空间有限, 推动桃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变革生产方式刻不容缓。需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方式、植保方式、采后技术等方面破旧立新,紧跟市场发展趋势,走现代化栽培之路。相信在广大桃仁们齐心协力下,中国桃产业定能向稳定、合理、健康上持续迈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