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门 | 三十六杀手功之断魂掌

 格格的阿玛 2019-09-12

【子午门】

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间),以宋江为首的108名英雄好汉,啸聚水泊梁山。他们仗义疏财,杀富济贫,战前练功,战后休整,经常列梁山县北部六工山建福寺与方丈远通大师切磋武功,后经反复研习,共创'子午门功夫'。《梁山县文史资料》第4辑和第12辑中记述:'六工山建福寺有个老和尚,法号圆通,收小和尚近百人,有非凡的武艺,刀、枪、剑、棍无一不精,气功法术高超,个个刀枪不入,称霸一方。传说花和尚鲁智深投奔梁山时,途经此处,曾与建福寺的僧人比武,胜了建福寺的师徒,被尊为师。六工山从此成了梁山寨北部的哨卡。'

关于子午门名称的由来,据传一是因好汉们在每天的子、午两个时辰练习此功而得名;二是此功练习先天之躯补后天之精华,练后天之精华补先天之不足,二者相辅相成,先天为阴,后天为阳,阴为子,阳为午,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后,练功时身上就会出现一股热流和一股冷流,热流被称为火候,冷流被称为'精华之泉'。武林形容此功厉害,又把子定为生,午定为死,喻意出拳抬腿可决定对方生或死,故名'子午门功夫'。

子午门功夫是梁山众好汉及历代传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民族文化的一些特点,又由于它受齐鲁文化的影响,因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子午门功夫大多以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拳如其人,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像武松、鲁智深、燕青、卢俊义、时迁、李逵、孙二娘等人是梁山功夫中颇有建树的英雄。他们以武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注入了不同人物个性特征的子午门功夫,因此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齐鲁文化特色。拳名与人名结合起来,练起功夫,使人能迅速与英雄好汉的形象结合,并有亲临其境之感;拳法与好汉们的英雄行为结合起来,又能给人以浓郁的文化气息。不同个性人物形成风格迥异的拳法,而又共同融于子午门功夫当中,形成了子午门功夫鲜明的个性特征,堪称是中国民间武术的一朵奇葩。如今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就有武松拳、武松脱铐拳、武松醉拳、智深拳、智深棍、杨志刀、燕青拳、燕青棍、林冲枪、李逵斧、时迁轻身术、孙二娘双刀等等。

断魂掌为子午门三十六杀手功之一,此功阴阳并练,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练功10日后,力量猛增,气行处有热感,百日后小成,浑身力量可增加3~4倍,掌可开砖断石,双掌贯气能发出强大气流,举手可制敌残死,与人交手随心所欲,千日后方成,掌到之处山蹦地裂,树倒房塌,故有断魂掌之称。

一、练功者,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两侧,两脚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图1)。

二、用嘴深深地呼-一口气,呼气时身体下蹲成45°,微停数秒,接着舌顶上鄂用鼻吸气,同时收腹提裆,吸气后再微停数秒,然后用嘴呼出。如此连续呼吸30次,时间2分钟左右(图2)。

三、接上式,两手前推,同时意念气由丹田运至双掌,然后身体直立,两手用力接回抱于腰间,同时气由丹田达两腿(图3、4),此动作连续做3次。

四、接上式,左脚向左跨步为左弓步,然后右掌向前方推出,推掌时呼气,全身放松,微停后,吸气提,脚趾紧抓地面(连续推两次),右掌变拳,两手抱于腰间,然后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并推双掌呼气,同上式(一正一反)。完毕后两手抱于腰间,身体左转开步站立(图5、6、7)。

五、接上式,两手由腰间向上推出。同时呼气,微停后两手落于腰间,同时吸气(图8、9)。

六、接上式,两手自然下放呼气,右手从体右侧抬起至头顶,同时左手从腰间向上向左伸出,然后左脚向左前方抬起,吸气,同时气贯周身(如10、11)。

七、两手自然下放,呼气,左手从体左侧抬起至头上方,右手从腰间向上,向右伸出,然后右脚向右前方抬起,吸气,同时气贯周身(图12)。

八、接上式,两脚自然分开,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吸气,两手上举于胸前,接着吸气,意念气由劳宫慢慢向下运达涌泉,同时双掌下按至膝部(图13、14)。

九、接上式,呼气,左脚向跨半步蹲成四六步,意念气由涌泉达到劳宫穴,且掌心相对,稍停,吸气,两手再慢慢而有力地向右移动还原成图14,意念气归于涌泉穴(图15)。

十、接上式,呼气右脚向右跨半步,成四六步,意念气由涌泉达劳宫穴,掌心相对,稍停吸气,两手再慢而有力地向左移动,意念气归于涌泉,还原成图14 (图16、14)。

十一、接上式,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慢而有力收回腰间,五指展开,指尖向下,同时气沉丹田(图17)。

十二式、接上式,吸气,双臂左右上抬至肩平,掌心向后,同时,意念气由丹田到达双掌。此时意念掌心发热,呼气,两手自然合并于胸前成童子拜佛,接着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两侧,静站3分钟(图18、19、20)。

十三、吊好一个沙袋,里面放锯末,加黄沙或铁沙(红花、透骨草、鸡血藤、地丁各3克)。事先做一个高2尺半,圆周2尺半的沙袋内装锯末、沙子,随着功力的增长,可逐渐加入黄沙或铁砂,随着时间的增长,沙袋可增至300~500斤,功成后挥掌可击砖石、木桩,出手制敌筋断骨折。

【功法】

面朝南方吸气,再将此气喷出后吸气,气归丹田,将两臂向前慢慢抬起于肩平,再将内气由丹田注于掌,有一种热胀力大无穷之感,此时精神倍增,缩掌气归丹田。然后面对沙袋呼气,气行于臂内侧与掌同时击中沙袋,掌缩吸气,出掌呼气,如此反复击打300次,此功练成后,如用于制敌,则皮肤完好,内脏损坏,切莫出手无故伤人。

【洗手药方配制】

刘寄奴25g  自然铜20g  用芎20g  三七25g  鸡血藤30g  柳叶30g  透骨草20g  马尾莲15g  鹿衔草20g  伸筋草20g  松节25g  千年健30g  桑枝25g  络石藤30g  海风藤20g  紫花地丁25g  丝瓜络20g  胡桃25g  续断20g  虎骨15g  骨碎补20g  松脂25g  胡麻仁25g  桑寄生30g

这些药材混合加清水适量,用火煮80分钟,用来洗手、洗脚,练功前、后加热各洗一次,18天换一次新药。

【后记】

子午门功夫在其发展过程中,汲取百家之长,又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且极具开拓精神。它在演练中与内功浑然一体,摔打推拿,快稳准狠。其技术方法一般可分为踢、打、破、摔、拿、击、刺六大类。'踢'、'打'指的是以腿法见长的上下肢进攻方法。'破'指的是防守化解之法。'摔'指的是使对方身体失去重心,致使对方倒地的方法。'拿'指的是擒拿之法,包括锁、点等法,以反屈对方关节和点穴为主要手段,一般锁拿之后加点法。'击'、'刺'主要是指以器械击败对方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比较适合当时的作战方式,特别重视实用性。

齐国先进的军事思想可以说独领当时诸围之风骚。一些卓越的战术原则,早已是齐国人耳熟能详的事实,像'兵以诈立'、'先发制人'、'避实击虚'等。'兵以诈立'或曰'兵者,诡者也',是行军打仗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它的含义是:通过制造假相,隐蔽企图,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取胜的目的。这条原则,从两军对垒交战到肉人技击实战,均引之有效。兵法'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亦是此道理。子午门功夫的散打特别注重假动作的运用,往往要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子午门功夫实战时,特别重视'敌欲动,我先动',这里不仅强调的是进攻的主动性,同时也是齐国武术文化'先发制人'原则的重要体现形式与特点之一。另外,在子午门功夫的实战演习训练中,特别强调'观'与'探',要求不要急于出手,要善于观察,探到对方的虚实后方可出击。

子午门功夫还特别强调'气'的运用,将内功始终贯穿于整套技击动作之中。它既重实战,又讲养生之道;它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练习时要求心神合一,手脚并用,讲究'心、神、意、气、力'贯通,提倡'善养吾浩然之气';它还主张顺应人体阴阳平衡,经络贯通。

子午门功夫一向单传、秘传,其门规戒律相当严格,尤其把武德提到了至上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它受鲁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影响之深。鲁文化一向被称为'道德文化',以萌发于鲁国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代表。子午门特别强调'本门弟子要绝对忠于师门,凡有叛逆行为者,人人得而诛之'。而所谓'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告诫除表明师徒情深之意外,还体现出'徒弟对待师父也应绝对的'孝''。另外,子午门功夫有'八打'与'八不打'之说,它强调对攻击部位进行限制,比武较技时,提倡'点到为止'。当然,这种'恕'也是相对而言的。辩证地讲,对穷凶极恶、屡教不改的残暴之徒的'恕',则是纵容了他的'恶',让其去'不善'、'不仁',因此类似情况则应严惩不怠。子午门功夫强调'凡吾门习武之徒,须谦虚好学,尊师重道……',在其戒约中则强调'凡吾门内之徒,应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在技艺交流、向师长请教时,应先行抱拳礼或持械礼,以示谦虚恭敬。另外,子午门门规规定:本掌门人在正式接任之前,都必须云游四海,向武林各大流派名家虚心请教,探讨经验,印证武功。可见,这些门规戒约深受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荀子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等儒家言论的影响。守信重诺同样是子午门中所强调的,如'信义为立身之本'、'不信者不与教'、'对待侪辈,须诚信勿欺'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