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冰聊专利141:一文看懂专利“号”

 wzawxt 2019-09-12

作者:华冰

专利代理 / 知产咨询 /专利金融

聊专利数据,自然离不开专利“号”,今天只说专利申请号。
申请号是啥?就是下面红框里的这个:  

(数据来自incoPat)

它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一件专利申请时,给予该专利申请的一个标识号码。申请号的“唯一性”对一件中国专利而言,申请号是唯一的。也就是说,某一件专利的申请号确定之后,不会更改。同时,该申请号也不会用到其他专利上,也就是说申请号与专利是一一对应的。像我们的身份证号码,申请号就是一件专利的身份证号。专利号与申请号
我们常说的专利号,例如ZL88201465.X,大家会发现其数字部分与申请号完全相同,只是把CN替换成了ZL。对比专利号和申请号,区别如下:

时间前缀存在条件
申请号授权前CN每件专利申请都有
专利号授权后ZL专利授权后才有
因此,专利只有授权后才有专利号,一件未授权的申请,是不能写成ZL 数字号码的。申请号的构成专利申请号包含5部分,总计16位,由数字、字母及特殊符号组成,分别是:国别码、年号、种类号、流水号和校验位。以CN201410424697.5为例:国别码:一般是两位标识,字母形式。标识的是专利的受理国或地区的缩写,中国专利是CN。国别码信息,往往会被加工成受理国字段,供专利检索分析使用。(注意: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后,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由于受理国是中国,所以其国别码也是CN。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统计一下国知局每年受理或公开的专利有多少,就武断的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创新力如何如何,是很不准确的。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是别人的创新能力。) 年号:一般用四位标识,数字形式。用公元纪年的形式标识该专利受理的年份(请注意,是受理年份而非申请年份)。早一些的中国专利申请号并不完全符合上述规则,例如专利CN96191563.3。那是因为现有的专利申请号标准是在2003年10月1日起通过实施的,而在此之前受理的专利申请号规则中,年号标识只有两位,仅标识受理年份的后两位。种类号:只有一位数字标识。不同的种类号,对应不同的专利申请类型。如下表:
种类号对应申请类型
1发明专利申请
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3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发明专利申请
9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流水号:7位连续数字,从0000001开始升序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某一类型的专利年申请量超过了9999999,现有的专利申请号标准将无法满足需要。(现在还没出现某一类专利年申请量超过9999999的情况)校验位:校验位由一个标点符号的“.”和一位数字或字母组成。它的作用主要是校验整个申请号的正确性。因此校验位是通过针对申请号的12位数字的一个计算公式来获得的,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 四位年号数字依次为Y1、Y2、Y3、Y4;
  • 种类号数字为C1;
  • 7位流水号数字依次为S1、S2、S3、S4、S5、S6、S7;
  • 设校验位数字为P,则:
P=(Y1×2 Y2×3 Y3×4 Y4×5 C1×6 S1×7 S2×8 S3×9 S4×2 S5×3 S6×4 S7×5) mod 11         (mod:求余)如果被11整除,则P=0;余数为1~9时,则P=1~9,若余数为10,则P=X。仍以CN201410424697.5为例,它的校验位计算方法如下:P=(2×2 0×3 1×4 4×5 1×6 0×7 4×8 2×9 4×2 6×3 9×4 7×5) mod 11=(4 0 4 20 6 0 32 18 8 18 36 35)mod 11=181mod 11=5这两个信息连在一起,主要作用就是检验号码是否正确。很多时候,一些虚假广告中会出现虚假的专利号信息,可以用号码的长度、特定位数的信息是否符合申请号规则,快速判断专利是否是真实的。注意事项:一件专利的申请号是唯一的,但其文献却不是唯一的。如发明专利的公开文本和授权文本,会因为审查意见答复做修改,导致两者有差异。例如:想无效一件专利,公开文本就可以用。如果要确认是否侵权,就一定要用授权文本。总之,申请号是唯一的,专利的使用过程中用到的信息却是不唯一的。最后的话:当今生活中,专利已经开始逐步贴近大众。经常会看到有些商品在促销的时候打专利牌(印象中老板电器的导购就很喜欢说专利)。大家可以利用申请号的知识,快速判断信息的真伪。这真的不是职业病,而是生活中有用的小窍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