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古稀老人赵 2019-09-1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作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此时的苏轼已经与他世上唯一的亲人,弟弟苏辙分别七年不曾相见。

可早在熙宁二年(1069年),苏辙却因反对青苗法触怒了王安石而被贬出京,任河南府留守推官,至那以后他们兄弟二人便失去了相聚的机会。

正逢七年后的中秋,苏轼面对天上那一轮圆满无缺的明月,却发现竟无一个亲人在自己身边,不由得悲从中来,只得以酒消愁。思念弟弟,酒至酣处,便心潮起伏,挥毫题墨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水调歌头》——“作此篇,兼怀子由。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兄弟之才

人总有一个惯性,什么东西都更关注第一,而对于第二、第三者却往往不那么在意,所以世人大都熟知苏轼,而对苏辙便知之甚少。

提到苏轼,相信很多人都能聊上几句: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如《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潇洒;如《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而提到苏辙,好像除了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以及三苏这个三个名头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而且这三个名头还少不了沾了苏轼的光。

但其实苏辙之才比之苏轼不分上下,对于弟弟苏辙之才,苏轼丝毫不吝溢美之词:

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好学老益坚,表里渐融明。——《初别子由》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答张文潜书》

苏轼的大弟子秦观也曾言:“中书(苏轼)尝自谓‘吾不及子由’,仆窃以为知言。”(《答傅彬老简》)

在高傲的千古第一才子苏轼心中,当世没人可以和他比肩,唯独他弟弟可以:“吾观今世学者,独子可与吾上下。

在当年的科举之中,哥哥苏轼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京师,备受主考官欧阳修的上是,夸他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后在殿试之中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

弟弟苏辙也不遑多让,比苏轼还小两岁的他写了一篇《御试制科策》,一样轰动了京师。

当时的考官司马光本来建议将苏辙和其哥哥苏轼一样列入第三等,只是另外一个考官胡宿不同意,认为这有违常理,最后司马光只能将苏辙置于第四等,才导致比苏轼低了一级。

本来那一年科举时,苏辙流年不利突然患病卧床,不能如期参加考试。是当朝宰相韩琦听闻苏辙不能考试,生怕朝廷错失苏辙这个人才,直接上书皇帝:

“今岁召制科,诸士为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人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

考试之后,当时在位皇帝宋仁宗更是直言:“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可见苏轼是宰相之才,弟弟苏辙同样是宰相之才。并且苏辙还小了苏轼两岁,若是同岁,两人之才谁高谁低还是个未知数。

北宋名臣张方平曾这条评价苏轼和苏辙这一对兄弟:“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兄弟之性

苏轼和苏辙两人虽是兄弟,也同是大才,但是性情却是迥异。

世人对苏轼最深的印象便是他那直言不讳,潇洒不羁、快意豁达的秉直性情,他像是北宋朝廷上次的刺头一般,提着一支笔杆子看谁都不顺眼,对所有他认为不正确的事情都要反抗,先怼了政党王安石一边的新党,又怼了恩师欧阳修一边的旧党,最后还搞的自己里外不是人,无法在朝廷立足。

但是北宋朝廷一开始的第一愤青却并不是苏轼,而是他的弟弟苏澈。

早在苏辙22岁参加殿试之时,就充分的发挥了如哥哥苏轼一般怼天怼地的刺头风格。那篇《御试制科策》之所以能够引发了北宋朝野上下的争论不休,就是因为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四川瓜娃子。

当时苏辙觉得宋仁宗已五十二岁,对政事早已感到疲倦,所以大宋才出现如今这般粉饰太平的社会风气,表面风平浪静,实在危在旦夕。所以他在文中尽力讲政事得失,对宫禁朝廷之事,言辞尤为激切,痛斥统治阶层只顾自己享乐,更是一连用了历史上的六位昏君来讽刺当今皇帝宋仁宗沉迷酒色、荒淫无度、剥削百姓,好大喜功。

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御试制科策》

这番言辞,可比他哥哥苏轼要激烈、尖锐多了。被人这般戳脊梁骨滋味,普通人尚且受不了,更可况是皇帝?毕竟就连他哥哥苏轼这个赫赫有名的喷子都不敢直接喷皇帝,也就最多喷一下王安石之流罢了。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殿试考试结束后,苏辙哪怕自认为一定会被黜落,可依然丝毫不在乎,直言自己的策论是“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

幸好宋仁宗是历史上的出了名的贤德君主,他认为“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才没有立刻把这个不懂事的家伙绳之以法。

可是皇帝不追究了,不代表没人追究,副宰相胡宿认为苏辙对仁宗不恭,坚持要求黜落他,也正是因此苏辙才没有和他哥哥一样被列入第三等,只是入了第四等。

之后苏辙又早自己的哥哥苏轼一步怼了王安石的新法。当时王安石和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意见相合,在陕西转运司实行青苗法。苏辙得知之后,直接写信给王安石,竭力陈说此事之不可行。

本来王安石还极为欣赏这个官场新人,可这次苏辙却扫尽了自己的面子,导致王安石大怒,直接把苏辙给贬出京城,让他去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经历了这次的事件之后,苏辙变了,他“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不再那么激进外向,变得越来越沉默内向。

从此之后,苏辙虽然是弟弟,但却远比他哥哥苏轼更加成熟,性情沉稳,老成持重,比依然性情外露,胸无城府的苏轼靠谱多了。他懂得了祸从口出的道理。

苏辙深切的知道哥哥苏轼和之前的自己一样过于情绪化,容易口无遮拦。在苏轼也终于和自己一样被贬谪出京后,苏辙便时常劝解哥哥要谨慎言语,谨慎择友,少说多做,不要总是写诗讥讽时政。

可惜苏轼依然死性不改,觉得有些事情“如蝇在喉,不吐不快”,偏要写,偏要说,最后果真惹了一身骚,惨遭入狱差点没命。

可能也正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同,一个沉稳,一个张狂,所以后世人大都不了解苏辙,而只对苏轼之名如雷贯耳。

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初别子由》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兄弟之情

苏轼和苏辙兄弟正如其名,一个是“轼”,“辙”。“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苏轼和苏辙自小就关系极好,苏辙打心眼里崇拜哥哥,对他来说哥哥不仅仅是哥哥,更是自己的老师,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扶我者兄,诲我者师”。

这两人的兄弟之情,堪称是世人的典范:

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宋史.苏辙传》

苏辙因触怒王安石被贬出京啊,紧接着苏轼就自请出京了,为什么方便和弟弟相见,他还特意要求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任职。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终于得偿所愿的到了密州任职,可这一年中秋苏轼依然没有和弟弟团圆,苏轼感慨“明月几时有?””却只能“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言看似为情人所写,实则为兄弟所作,此中思念不足为外人道也。

熙宁十年(1077年)被调往徐州时,两人才终于得以见面,只可惜相聚不久,两人也不得不分离。

两人分别之时,良多不舍,苏辙为答哥哥之情,提笔便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以对哥哥苏轼前些年那《水调歌头》之意;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词是好词,何苦太悲?苏轼感念至此,作诗宽慰弟弟道“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苏轼湖州知州后,因不听弟弟苏辙之劝,祸从口出,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遭逢了人生中最大的变故“乌台诗案”, 下狱一百零三日。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此消息刚传到苏辙耳中,担心兄长和哥哥家小的他便立刻家哥哥家里的人全部接到了自己家里安顿照顾,也马不停蹄的连夜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赎罪。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为兄轼下狱上书》

此文声泪俱下、情真意切,虽然成功的感动了宋神宗宋仁宗,可规矩就是规矩。朝廷不准,苏辙还因此被苏轼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且五年不得升调。

狱中的苏轼听闻弟弟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又得到了自己即将被处以死刑的错误消息,悲愤填膺,感于弟弟苏辙之情,做绝命诗“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绝命诗》)给弟弟,今生兄弟缘尽,来世再为兄弟。

好在最为连王安石等人都为苏轼请求,在加之大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保住了一条命。

苏轼出狱后被贬黄州,苏辙马不停蹄的赶回江西安顿好自己的佳人后,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便再次出发,将哥哥的一家老小安全护送至黄州。

此后苏轼又连遭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自然不可能拖家带口,一家老小又尽数托付给了弟弟苏澈。

世人都知道苏轼之苦,又有几个人明白苏辙之难?

要知道苏辙膝下本就已有儿女十人,有惨遭连累贬谪,日子本就过的十分艰辛了,此时又要负担哥哥的家眷妻儿,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债负山积”都不足以形容。

没人知道那段苏辙是怎么撑起这么大一个家的。

人人都羡慕苏轼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的潇洒,羡慕苏轼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的乐观,羡慕苏轼那“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别海南黎民表》)的乐观。

可苏轼豪迈潇洒,了无牵挂的背后,全是因为苏辙在帮着他收拾各种烂摊子,一次又一次的替他收拾残局,一次又一次的帮他照顾家里人。

没人苏辙一直默默的在背后支撑,替他承受那些生活中的琐碎与不堪,苏轼又如何旷达乐观、自在洒脱?是弟弟苏辙的一生付出,才成就了哥哥苏轼的超然之名。

这兄弟二人,反倒是苏辙更像哥哥,是两家人的顶梁柱。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兄弟之约

在世人眼中,苏轼一生潇洒豁达,可苏轼这位大才子饱经沧桑也不可能一直乐观,只是他只会对自己弟弟苏辙述说悲伤。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一》),苏轼对苏辙倾述愁肠道:“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二》)。

苏轼一生给弟弟苏辙的写了一共一百多首诗,大都是伤感不已,催人泪下之作,苏轼这个世人眼中的豁达之人,在弟弟苏辙面前却一直只是个可怜之人。

最后苏轼身死常州之时,心心念念的也只有弟弟苏辙而已: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死之前不能再见苏辙一面

只可惜当年两人初入官场的约定:相约早退,田园牧歌,终是成了一场空。

童年时“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怀渑池寄子瞻兄》)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

苏轼死后,遵嘱其子苏过自己灵柩交给苏澈,让苏辙将自己安葬在嵩山之下。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苏辙为苏轼作墓志铭: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

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以是终。

时过境迁,苏辙得知自己哥哥在海南的学生姜唐佐终于考取了进士。

帮助海南革新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苏轼的大愿。姜唐佐是苏轼最好看的海南学生,为此苏轼还曾在姜唐佐的扇子上提了半首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并与其相约,等到姜唐佐中举的那一天,就为他补全后面的两句。

可惜姜唐佐金榜题名之时,苏轼却已经魂归九泉,为此苏辙特意找到了姜唐佐,提自己的哥哥补上了那两句诗“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赠姜唐佐生》)。

苏辙又偶尔看见了自己哥哥苏轼在海南时为附和陶渊明《归去来辞》写下的旧文,不禁潸然泪下道: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当年相约互相扶持的兄弟,两个意气风发少年,如今有一个已经背弃了誓言,撒手人寰,只留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活世间。

中秋节背后的故事:兄弟之情当如此,苏家二人解真意

相约来世

老年的苏辙又想起了当”乌台诗案“哥哥与自己那“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绝命诗》)的约定。

在世互扶持,身后毗连穴,政和二年(1112年)已经七十四岁的苏辙病逝,他让自己的儿子将自己葬在哥哥苏轼的旁边。

兄弟二人终于能够像儿时那般形影不离,不再有这尘世几十年难以相聚的遗憾,实现了当年那“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逍遥堂会宿二首》)的梦想。

谁知道当年那个中秋节背后,这感人至深的兄弟之情?苏轼和苏辙二人堪称是兄友弟恭的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