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书单”,领取有书快看精选的200本书 有书君在上网时发现,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这样一句流行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其实有书君很想反驳一下这些人的偏激看法。人至贱则无敌这种情况,和我们这个时代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在任何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句话都是成立的。那些脸皮最厚,心肠最黑的人,才能走上食物链的顶端。没错,今天有书君即将介绍给大家的这本书,就是民国作家李宗吾的著作《厚黑学》。 我们先来解析这个书名,所谓“厚黑”,指的就是脸皮厚,心肠黑。能做到这两点的人,通常都能成为人生赢家,最终走上人生巅峰。 虽然书里是这么写的,但作者李宗吾本人却是安于清贫的人。虽然他当过官,却是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直到去世的时候,家里也没有多少钱财。虽然如此,只因为他是这本《厚黑学》的作者,所以李宗吾仍然被称为“厚黑教主”。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厚黑”这个概念,作者特地为举出了我们耳熟能详,而且喜闻乐见的例子。 比如三国时期,刘备先是依附陶谦,后来和吕布联盟,吕布败亡后又归顺曹操,从曹操那里叛逃后又跟着袁绍混。最后脱离袁绍自己混,还没蹦跶两天,就被曹操一下子打的现了原形,不得不逃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的势力灭亡后,又不得不依附孙权。 虽然刘备前半辈子除了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就是四处逃亡。但是人家后来终于入主西川,成就帝业。能如此百折不挠,还四处受到礼遇,遇到困难就是一个字“哭”,最后活生生哭出来了一个帝国。这脸皮,真是厚的没边了。 说完刘备,再来说说曹操。曹操的脸皮没刘备那么厚,但是曹操心够黑。不论是善待他的恩人吕伯奢,还是名士孔融,甚至密谋推翻他的董承伏完,他都愿意毫不顾忌的将这些人杀死,而且个个都是诛杀全家。在攻打徐州时,甚至连百姓都不放过,百里之地鸡犬不留。 在杀了这么多人之后,这位居然还面不改色心不跳,说了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但这位黑心到了极致的曹操,在面对刘备的时候,却没占到多少便宜。看来,厚和黑的重要性,真的是不分上下啊! 偏安江南的孙权本来和刘备结了亲戚。但转眼间就翻脸,杀害了关羽,谋夺了荆州。但后来又和蜀国联合,对抗曹魏政权。心黑,但比曹操差一截,脸皮厚,但比刘备也差一截。虽然如此,孙权可是厚黑兼备。所以孙权、刘备和曹操才能三分天下,谁都看谁不爽,但谁都征服不了谁。 在三个人死后,司马懿深得曹操熏陶,又博采孙刘两家之长,集厚黑学之大成。前脚受了皇帝的托孤重恩,后脚就能欺负寡妇孤儿,黑心程度绝不亚于曹操。诸葛亮为了羞辱他,把一身女装送给他当礼物。 司马懿直接化身女装大佬出镜,脸皮之厚也是不亚于刘备。虽然诸葛亮身为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奇才,面对司马懿这个厚黑专家时却经常落于下风,最终被活生生耗死在了五丈原。 而在李宗吾先生看来,孙曹刘三人的厚黑学修养,仅仅停留在了第一层的水准,也就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脸皮厚是够厚了,心也是够黑了。但这种厚黑,普通人不用费多大劲就能把他们一眼看穿。能被人认出来的厚黑明显是低级厚黑。 司马懿明显比他们高级,他已经到了第二层的水准,也就是“厚而硬,黑而亮”。 虽然依旧厚黑,但已经开始将自己伪装得道貌岸然,必须细心查看才能发现蛛丝马迹。而稍微粗心一点的人,不免着了他们的道。 而达到第三层水准的人,绝不是普通人。这种人“厚而无形,黑而无色”,将厚黑的本质藏匿于仁义道德之下。 这样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中堪称凤毛麟角,篡位前的王莽算一个,发动侵略战争前的希特勒也算一个。但他们都没能善始善终,最后还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此时,有书君可以为这本《厚黑学》下一个结论了。 这本书,将政治家们温情脉脉的面纱撕得一干二净,让我们见识到政治斗争的本质是残忍的,血腥的,也是无情的。 换句话说,嘴里说的全是正义,手上做的全是生意。李宗吾自己并不厚黑,他也并没打算把我们这些读者变成厚黑型人才。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宗吾的这本厚黑学,可以教给我们分辨厚黑人物的能力,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尽量少吃亏。可别让人卖了,还得帮着人家数钱。这本书,原来本是一本反讽厚黑现象的书,却催生起了一股“追求厚黑”的风潮。而这个情况,估计是作者李宗吾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
|